韶关乐昌:持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守护生态“文物”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朱琳玉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也是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绿色的“活化石”。韶关乐昌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位于乐昌市长来镇的古樟树,曾入选韶关市“十大樟树王”
当地积极探索“政府+金融服务机构”合作模式,由保险公司作为承保机构,为全市现存并登记在册的1447株古树名木购买了古树名木保险,保险范围涵盖树体损害、意外事故责任等与古树保护相关的多种事项,累计提供保额高达1068.20万元。
据了解,乐昌市地处粤北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2022年4月,全市开展了新一轮的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经调查核实,全市现存并登记在册古树1447株,其中一级古树11株,二级古树244株,三级古树1192株,所有古树均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在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建档备案。
工作人员正在为古树名木悬挂铭牌
此外,按照相关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乐昌市已实行县、镇、村逐级签订管护责任书,压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并为每一棵古树名木制作专属铭牌,古树挂牌率达100%。
据乐昌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一直以来当地都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持续推行了古树资源补充调查、挂牌保护、签订管护协议、购买保险等系列保护措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正稳步有序开展。
接下来,乐昌市将按照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相关要求,大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在弘扬古树历史文化、留住绿美乐昌乡愁记忆的同时,实现全市古树名木更为科学高效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开发。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