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时评|破解“最难入学年”应顺势而变

  科教新报全媒体评论员 肖婷婷

  近日,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广州市多个区几十所中小学预警学位供给紧张。长春市多所小学预警称,小学学区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在浙江乐清这样的县级市,20多所中小学“红色预警”,即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人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100%。

  (5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进入5月,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对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来说,2023年是一个拥挤的学年。多地拉响“学位预警”,表示学校装不下学区生源数量了。更有部分地区明确,若学位“爆满”,将按购房时间的先后排序入学资格。这让不少家长直呼后悔把孩子生在了“高岗”上。

  其实,这两年入学难现象有迹可循——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迎来了人口出生高峰,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1723万人,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随着这批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各地的义务教育势必面临空前的入学压力。

  为了应对二孩潮入学难的现象,各地教育部门早已未雨绸缪,对学位新增有了明确计划。以北京为例,2023年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共新增一万九千多个学位;上海则将在2023年新建一批九年一贯制示范校,新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很多省会城市也掀起了“大建学校”的浪潮。即便如此,城市的学位却“越建越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城镇化的推进下,人口流动加剧,越来越多适龄的农村孩子随父母来到城市求学,导致城市学校学位紧张,义务教育资源承载量趋于饱和。

  与此同时,对一些地方的幼儿园来说,适龄幼儿则出现断崖式减少。日前,有媒体发布调查称,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到来,在一些地方,民办幼儿园近两年出现招生难,少部分公办幼儿园也存在招不满的情况。

  冰火两重天,小学挤不进,幼儿园招不满。如何解决入学的“高峰”和“低谷”,是摆在各地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道亟须作答的难题。面对入学高峰,教育部门应加强布局和管理,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教学质量不打折扣。尤其要谨慎扩张,以避免未来几年生源锐减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面对即将到来生源“低谷”期,教育部门也应顺势而变,降低班额、推荐小班化、个性化教育。

  在“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下,教育必将承压,无论是生源爆满还是生源锐减,考验的都是相关部门的决策能力。所谓重压之下见真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教育应该坚守的初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