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85岁母亲状告60岁女儿,讨要36万赡养费,结局如何?

  纵观动物界,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们对待自己的父母都知道感恩,人类更应该如此。

  同样,燕子衔食归巢,猛虎前行的时候也是走一步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动物们养育自己的孩子,是一种天生的本性。

  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孝顺父母,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则。即便是父母和子女有所矛盾,也不至于翻脸不认人。

  

  但是,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儿女拿出36万的赡养费。

  双方相见好似仇人一般,当判决结果出来后,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这位原告方是母亲吴文君,被告方是女儿许常英、儿子许建军,姐弟俩都已经退休多年。原本应该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却因为母亲吴文君的一纸诉状,展开了一场亲情的对决。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吴文君老人在过完80岁生日后,就不幸身患偏瘫,后来不得已住进了养老院。她自己有一个非常疼爱的大儿子许建国,在自己住进养老院之后,就移民国外了。

  养老院住了六年,前前后后花了36万元,自己无力承担下一步的费用,加之大儿子在国外也鞭长莫及。吴文君想起了自己“断绝关系”多年的二女儿和小儿子,就一纸诉状,把他们告上了法庭。

  许常英和许建军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姐弟俩和他们的母亲都断绝关系多年了,现在相见竟然是在法庭,说来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对于母亲吴文君请求赔偿赡养费,姐弟俩气愤到了极点,尤其是女儿许常英更是不愿多见这位母亲一眼。

  

  他们都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这笔赡养费,毕竟母亲和他们的大哥许建国生活了一辈子,大哥有义务而且也必须承担赡养费。

  在他们看来,大哥就是母亲的心头肉,而他们姐弟俩似乎就不是母亲亲生的。这姐弟俩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还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出生于五十年代后期的许常英和许建军姐弟俩,从小就一直认为母亲太过于溺爱大哥许建国了。

  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而且经常吃不饱饭。

  

  但是,每当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母亲总是拿给大哥吃,姐弟俩只有眼巴巴地看着。

  即使家里条件再困难,大哥许建国也是没有饿着肚子,姐弟俩只有到处找树皮、吃野草来充饥。

  姐弟俩仿佛认为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

  姐弟俩出生后,就送到姨妈那里寄养了,从来没有吃过母亲的一口奶,甚至姨妈都认为自己这个姐姐对姐弟俩太狠了。

  

  直到长大以后,姐弟俩才从姨妈家里回来,重新回到自己的家。

  大哥许建国就是家里的土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姐弟俩貌似就是家里的苦力,只要有活干,肯定不会少了姐弟俩,而大哥许建国就是一位监工,站在那里看着并且露出得意的表情。

  就这样,许常英和许建军就是一对患难姐弟俩,和大哥许建国的关系也不怎么融洽,而且动不动就因琐事打起来,但是最后父母偏袒的对象永远是大哥许建国。

  

  姐弟俩的成长经历可谓是历经磨难,父母的畸形偏爱让姐弟俩缺乏家庭的一丝温暖,他们都发誓要早些逃离这个没有安全感的家庭。

  后来,这样的机会真的来了。

  后来,许常英响应国家号召当了一名知青,在插队的同一个大队,认识了自己后来的丈夫许世峰。两人有共同的爱好,性格上也很一致,就抱定决心要永远在一起。

  虽然早已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但是婚姻大事还是要经过父母同意的。

  插队结束后,许常英就带着许世峰来到了家里,两人来之前也特意准备了许多礼品,想获得父母的认可。

  

  可是,父母的态度让两人大失所望。当地有个风俗习惯,就是同姓的人不能在一起结婚,否则会让家庭不吉利。父母对许常英和许世峰在一起,而且要结婚,那是坚决不同意的。

  纵然许常英多次恳求,父母也没有一丝妥协的意愿,后来甚至把两人带来的礼品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扔出家门,而且还把两人赶出门外。

  许常英恨自己怎么会有这么无情的父母。可是,即使他们不同意,自己也要和许世峰在一起,因为从他身上能找到自己缺失的安全感。

  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许常英和自己的父母断绝了关系。一年之后,许世峰的父母为两人操办了婚礼。而许常英也没有收到了自己家里人的祝福。

  

  许常英和许世峰就这样生活了几十年,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许世峰父母帮着带的。后来,许常英的父亲去世时,夫妻俩想去祭拜,也被母亲吴文君拦在了门外,最终只好在家门外向父亲磕了头。

  许常英原本以为和家里从此就断绝了往来,可是法院的传票送到自己手上时,她直呼冤枉,竟然会被自己的母亲给告上法庭。

  对于母亲吴文君的诉讼请求,许常英和许建军很有异议。

  这么多年来,姐弟俩相继和母亲断绝关系,不应该再承担赡养义务,所以不应该赔偿赡养费36万元,以后每个月的生活费更不应该出一分钱。

  从小到大,母亲都视大哥许建国为心头肉,这些年来也一直是大哥赡养着母亲。虽然母亲偏瘫住院,大哥更应该承担赡养义务,不应该远走高飞。

  

  许建军对赔偿金额也认为不合理,这些年来母亲一直都有退休金,每个月四千多块钱都用去哪里了,怎么可能还会倒欠养老院36万元呢?

  听闻母亲将两个弟弟妹妹告上法庭,大哥许建国也是一肚子苦水。这些年来,母亲一直由自己抚养,虽然每个月有退休金,而且也从刚开始的几百块钱涨到了四千多块钱,可是和每个月母亲的花销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母亲偏瘫住院各种花销,全是自己出的,弟弟妹妹一分钱也没有出。后来住进养老院,也是自己一手张罗着的。自己前前后后总共花出去二十多万元,这些钱也是自己一分一毫挣来的,也不是书上掉下来的。

  

  纵然,弟弟妹妹和母亲断绝了关系,但也是法律上认可的亲子关系,他们仍然有赡养的义务。所以,自己很支持母亲的诉讼。

  后来,法院经过长时间的认定,最终判决许常英和许建军共同承担母亲吴文君赡养费74660元,二人每月各自付给母亲吴文君生活费990元、810元。

  判决下来,原告双方都给予了认可,没有再提起上诉。

  许常英和许建军也时常来到养老院,看望母亲,带一些好吃的好喝的给母亲,帮助母亲洗衣服、打扫打扫卫生。

  

  看来,原本断绝关系多年的母女、母子要重归于好了。但是,后来还是再起波澜。

  许常英和许建军在判决之后,经常到养老院里照料着母亲,其他人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家人就这样其乐融融的过着。

  可是,这样的和谐氛围只维持了半年。

  半年之后,大哥许建国回到国内,母亲对许常英和许建军的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

  

  吴文君对许常英和许建军恶语相向,骂他们俩太没有良心了,一次都没有来养老院看过自己,还不愿意承担赡养自己的义务。

  许常英和许建军原本想着和母亲吴文君,借助这次机会弥补多年不在跟前的遗憾,和母亲重归于好。对于母亲在大哥许建国回来以后态度的巨大转变,两人接受不了,从此寒了心。

  许常英对于和母亲修复关系已经不抱希望了,她索性直接拿出三万块钱交给养老院,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来了。

  许建国知道以后,生气地说他们俩以后不要出现是最好的,自己也不想看到他们。

  

  也许,吴文君始终认为大儿子许建国才真正地对自己好,一家人的关系一波三折,又继续回到原本的冰点,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家庭原本是避风的港湾,呵护着子女的成长,子女也守护着父母的慢慢变老。

  可是,在吴文君的家庭里,母亲吴文君对许常英和许建军的埋怨与愤怒,许常英和许建军对母亲吴文君和大哥许建国的嫉妒与寒心,双方的积怨也越来越深,也许这辈子就是一对解不开死结的对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