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微专题:地球上唯一的蓝血生物!生物多样性、物种的特殊性分析,积雪对地理环境的作

  鲎(hòu)

  鲎是一种奇特的海洋生物。它的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就已出现,那时恐龙还不是地球的霸主,原始鱼类刚刚诞生。随著时间的推移,其他动物都在不断进化或者灭绝,只有鲎,4亿多年来保持著最原始的样貌,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对于人类来说,鲎的血液尤其重要。它们的血液中富含铜,所以呈现蓝色。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们在鲎的灰蓝色血液中发现了一种凝血剂,称为鲎试剂(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LAL),它可以与菌类、内毒素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在这些入侵物周围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凝胶。结果显而易见:它是一种检测药品和医疗用品中是否含有杂质的既简单又万无一失的方法。他们将鲎的血液提取出来并制成试剂,能够检测出含量低至万亿分之一的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因为鲎喜欢靠近海岸居住,每年春天都会上岸产卵,所以成为人们捕杀的对象。人们没有发现鲎的医学价值之前,经常捕捉它们蒸熟后研磨成粉,当作肥料,或者用来饲养家禽家畜。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鲎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它们血液的价值,渔民们会在鲎的产卵季用拖船大批捕捞,并将它们运送到实验室采血。

  1.抓捕

  

  只有美国自然资源部授权的渔民才能抓捕鲎,它们通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沙滩上产卵,渔民所要做的只是将它们从浅滩上拾起,再放入渔船之中。

  2.清洗

  

  人们使用密封的车辆来将鲎运往实验室,这样能保证它的新鲜和潮湿。之后,鲎身上的沙子、藤壶和其他杂物将被除去,同时人们还将检查它是否受伤(不会提取病鲎的血液)。

  3.提取血液

  

  

  

  

  每只鲎都将被固定,然后他们使用不锈钢针刺入鲎的心包以提取输往心脏的含氧血。每个消毒瓶大约能收集到100毫升的血液。

  ▼用鲎血制成试剂,滴入注射液后如果试剂凝固或者变色,就说明注射液中含有病毒。

  4.放生

  

  在采集的当天,他们就将鲎放生至离抓捕处70到80英里(约113至129公里)的地方,这样就能保证它们不会很快被再次捕获。鲎在被放生时体内的血液足以使其恢复如初了。

  采血的过程需要24到72小时。大概1周后,鲎的血量就会恢复正常。采血导致鲎的死亡率为10%-30%之间。因为人们的大量捕捉,上岸产卵的鲎已经越来越少。

  5.加工

  

  鲎血将被放入离心分离机中来分离出阿米巴样细胞(amoebocyte)。之后,细胞将被破坏,然后释放出内部的凝固蛋白原(coagulogen),这也是鲎试剂即LAL的基本成分。鲎试剂的价值大约是每夸脱1.5万美元(1夸脱约为0.946升)。

  人们并不知道采血会对鲎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研究,采血后的鲎会进入一种半昏睡状态,行动迟缓,也不能像其他同类一样跟随潮水行动。最重要的是,被采血后的雌鲎繁殖后代的机率大大减少。

  这种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的生物,因为人类的剥削已经大量减少。它们的医学价值正在逐步被新产品代替,但是这并不意味著解脱。如果实验室不再需要它们,渔民又会将它们用作捕捉蛾螺的诱饵,它们的悲惨命运似乎没有尽头。让大家都看到这种可怜的生物,希望在鲎灭绝之前,人们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海洋灾害

  (1)风暴潮

  

  ①概念:风暴潮是阻碍严重的海洋灾害,指的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以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②两种风暴潮的比较

  

  (2)海啸

  

  ①概念: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

  ②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

  ③危害: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所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3)赤潮

  

  概念:?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

  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时空分布: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原因:

  自然原因:

  a. 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b.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

  c. 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地形)

  d. 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天文)

  人为原因:

  a. 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

  b. 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危害:

  a.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 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

  c. 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措施:

  a. 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

  b. 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c. 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

  d. 节约用水

  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天气的影响

  (1)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气温较低;

  (2)积雪融化会大量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

  2、对土壤的影响

  (1)积雪可以阻碍土壤和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

  (2)冬季积雪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春季积雪融化,增加土壤含水量;

  (3)积雪含有较多的氮化物,融化后可以增强土壤肥力;

  (4)积雪覆盖能减轻外力对土壤的侵蚀。

  3、对水文的影响

  (1)季节性积雪在春季融化,河流径流量增加;

  (2)高山冰雪融化过快,可能形成融雪型洪水;

  (3)积雪产生的融水,含沙量小,水温较低。

  4、对生物的影响

  (1)大雪会冻死部分害虫;

  (2)积雪融化降低气温,植物生长缓慢;

  5、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1)对土壤的保温作用,使农作物免受冻害;

  (2)积雪融化可以补充土壤水分,增加土壤肥力;

  (3)冻死害虫,减少病虫害。

  不利:产生低温冻害、压倒农作物、压塌大棚、牲畜冻死冻伤、寻找牧草困难等。

  6、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降雪量大的地区,屋顶坡度往往较大;

  (2)可能压断通信、输电线路;

  (3)导致道路被埋、湿滑,影响交通;

  (4)引发感冒、雪盲症;

  (5)可以借积雪发展旅游业和冰雪运动。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直接价值包括对人类的医药、仿生、文艺、旅游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亦称“生态功能”,指的是对生态环境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功能,常见的有:湿地生态系统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一、影响生物多样性因素

  1、气候:热量和降水。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

  4、封闭程度(独特物种必用)。

  5、天敌情况、灾害污染情况。

  6、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远近。

  7、优势物种。

  

  【规律总结】

  

  【生物多样性原因答题模板】

  

  二、影响物种独特性的因素

  1、极端的环境,自然环境变化小

  2、自然地理环境的障碍隔离(缺少交流、长时间独立进化)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3、建立基因库。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经典高考试题】

  (2020年,全国2卷)

  1.?如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题。

  

  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

  (2018年,北京)

  2.?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海陆兼备;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山地重直地带性明显。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为例分析了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学生可结合其所处纬度、地形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可迁移我国横断山区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

  【详解】据图可知,该国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丰富;且中部山区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物种丰富;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国受海洋影响较大,海陆兼备,海陆生物种类众多。

  【素养提升】

  一、单选题

  吉林省西部松嫩草原地表起伏不大,海拔130~160m,沙丘与草甸相间分布,地带性土壤为黑钙土。某科考队对固定沙丘(相对高差大约20m)阳坡选取坡顶、坡中和坡谷3个地形部位、草甸(相对高差较小,通常小于1m)选取地势稍高和地势稍低的2个地形部位进行调查,获取了土壤动物群落数据。下图为松嫩草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动物多样性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松嫩草原土壤动物多样性(?? )

  A. 沙丘不同坡位差异较大?? B. 沙丘不同时间差异较大

  C. 草甸不同时间差异较小?? D. 夏秋交替整体差异较小

  4. 草甸不同地势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B. 陆生与水生环境差异较大

  C. 海拔高低与地势起伏差异较大?? D. 光、热、水条件差异较大

  5. 松嫩草原沙丘与草甸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体现了(?? )

  A. 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3. D??? 4. A??? 5.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松嫩草原土壤动物多样性,沙丘不同部位的差异比草甸小,A错误;沙丘的坡顶、坡中、坡底不同时间差异较小,B错误;草甸不同时间差异较大,C错误;夏秋交替(8、9月份)无论沙丘不同部位、草甸不同地势及沙丘与草甸之间的整体差异均较小,故选项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草甸地势虽然差别不大,但从材料可以看出,草甸不同地势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草甸不同地势的植物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A正确;并非陆生与水生环境的差异;草甸的海拔差异小于1米,海拔高低与地形起伏差异不大,光照、热量、降水差异也较小,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松嫩草原相比而言,沙丘起伏稍大,草甸起伏较小。从材料可以看出,沙丘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比较相似,草甸则变化趋势比较复杂,说明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微观地貌和微小海拔差异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较大,故体现的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微观地貌和微小海拔差异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较大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里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水体,距今约1.1万年前,里海与黑海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里海平均水深180米,北浅南深,最深处达1025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8.5米,北部湖水盐度为 0.2‰,而南部盐度高达13‰.里海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21世纪初,由于海水入侵,里海湖面已经急剧上升了大约2.5米。下图示意里海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里海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里海

  ①浅水和深水区域并存②沿岸浅滩面积宽广③流域气候复杂多样 ④湖水盐度跨度较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里海水生生物特有物种较多,主要是由于里海

  A. 入湖河流众多?? B. 营养物质充足?? C. 曾与黑海相连?? D. 水体长期隔绝

  8. 海水入侵直接导致里海

  A. 逐渐演化为新海洋?? B. 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

  C. 油气资源储量减少?? D. 沿岸三角洲面积扩大

  【答案】6. B???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该题考查的是物种丰富的影响因素。水生生物物种丰富主要是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化。而水生生物则主要受水文环境的影响,湖泊水深变化大、盐度变化大都是物种丰富的原因。而沿岸滩涂面积、流域气候对湖泊内水生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特有”物种多的原因。古老、珍惜、特有物种多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思考:自然环境的长时间隔绝、导致区域内生物进化缓慢;人类发现较晚、人类活动影响小,D正确。入湖河流多,与外界联系更广,特有物种应该较少,A错误。营养物质丰歉与特有物种多少无相关性,B错误。与黑海隔绝后才导致该区域物种进化缓慢提供的条件,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海水入侵,导致该区域湖泊和地下水盐度上升,湖泊面积变大,部分沿湖区域被淹没,经过上万年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将被打破,B正确。海水入侵不会直接导致里海演变为海洋,A错误。油气资源储量与海水入侵无光,C错误。沿岸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海水入侵可能会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D错误。故选B。

  1854年3月,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在海岛间流浪八年,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他在研究中发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如袋类。为纪念他,科学界将该线称为“华莱士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两侧岛屿(?? )

  A. 曾分离甚远?? B. 地形差异大?? C. 被海洋包围?? D. 分属南北半球

  10. 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

  A. 火山喷发?? B. 台风袭击?? C. 丛林山火?? D. 雷电暴雨

  11. 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气候多样?? C. 水热较好?? D. 无人类干扰

  【答案】9. A??? 10. D??? 11. C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物种不同,说明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特别大,可能在很早之前两侧岛屿分离甚远,A对;地形均以山地为主,差异不大,B错;被海洋包围,物种缺少交流,进化程度慢,但不是物种差异的原因,C错;两侧岛屿没有全部分布在不同(南北)半球,D错。故答案选A。

  【10题详解】

  热带地区,对流旺盛,多雷暴雨天气,D对;此处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但火山喷发不是高频率事件,A错;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微弱,难以形成台风,B错;热带雨林,降水较多,不易形成山火,且山火也不是高频率事件,C错。故答案选D。

  【11题详解】

  物种丰富,与气候有关,该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C对;该地多火山,土壤肥沃,但不是主因,A错;该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B错;马来群岛人口稠密,D错。故答案选C。

  【点睛】物种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大,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形成不同的物种。

  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滇东南-桂西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三大分布中心。云 南大理苍山位于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如图为苍山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格局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植被状况从原生到现状的变化,最能反映(  )

  A.?人类干扰强烈????? B.?局部气候变冷????? C.?植被自然演化????? D.?生物多样性增强

  13.?现状苍山东坡亚高山草甸地区比云南松林地区(  )

  A.?热量更充足????? B.?地表气温高????? C.?光照条件好????? D.?水土流失严重

  14.?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为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其(  )

  A.?水热组合好????? B.?气候垂直变化大????? C.?纬度位置最低????? D.?区域面积最大

  【答案】12. A???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植物在高海拔的位置能够保持原生物质的状态,而在低海拔处,原始自然植物都更改了,因为低海拔处,人类活动较多,所以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原生植物的影响。故选A。

  【13题详解】

  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热量比云南松林地区少,故A选项错误;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地表温度较低,故B选项错误;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大气稀薄,光照条件更好,故C选项正确;云南松林属于人工林,水土保持能力较弱,比亚高山草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川西-滇西西北地区纬度较低,相对高度最大,气候垂直变化大,自然带种类丰富,垂直带谱完整且丰富,因此该地区植物更为丰富多样,B正确。其他两地中心水热组合同样好,A错误;相较于其他两地中心,纬度位置不是最低,C错误;区域面积大不是植物丰富的主要和关键原因,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远郊区相比,市区(?? )

  A. 动物多样性较丰富?? B. 植物多样性较丰富

  C. 外来物种数量较多?? D. 本地物种数量较多

  16. 导致近郊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原因是(?? )

  A. 环境更接近自然?? B. 栖息地面积更广?? C. 人类活动干扰少?? D. 生存环境更多样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城市(?? )

  A. 市区生物多样性会持续减少?? B. 近郊区本地物种多样性增加

  C. 远郊区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 D. 生物多样性高值区移向市区

  【答案】15. C??? 16. D???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从图上可知,近郊和远郊的生物多样性多于市区,市区由于空间狭小,不适合动物的生态活动,动物种类少,A错误。市区人为的建设活动,导致植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市区的绿化和美化,大多数以外来物种为主,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种类多,C正确,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D正确。远效环境更接近自然,栖息面积远郊大、人类干扰远郊少,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市区的本地物种多样性会减少,但外来物种的增加,使生物多样性不会持续减少,A错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郊用地被占用,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远郊物种由于城市的发展,外来物种会不断增加,C正确。生物多样性高值区应移向远郊区,D错误。故选C。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点睛】本题考查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合图形信息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分析,可知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城市生存的根本条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生物多样性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有(??? )

  ①消除城市“热岛”效应②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

  ③美化、绿化城市环境④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 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大规模平整楼房建筑用地???? B. 建设湿地生态公园

  C. 大力拓宽城市道路系统????? D. 使用大排量的私家车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也美化、绿化了城市环境;城市的植被覆盖率高利于减缓热岛效应,但与生物多样性无关;生物多样性对交通状况影响不大。选B正确。

  【19题详解】

  建设湿地生态公园,利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大规模平整楼房建筑用地、大力拓宽城市道路系统及使用大排量的私家车只会加重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选B正确。

  2014年云南大理苍山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高原山地地貌景观,区内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广布,此地是大理石命名地,物种丰富。回答下列问题。

  20. 该公园中地理事象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 板块张裂形成高原山地

  B. 高纬度地区形成冰川地貌

  C. 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D. 流水沉积形成喀斯特地貌

  21. 苍山地区蚂蚁物种多样性平均值大体从山麓到山顶逐渐减少,这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20. C??? 21. C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因素、常见岩石的成因、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题详解】

  高原山地是板块碰撞而成;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流水的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而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故选C。

  【21题详解】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的变化,表现垂直分异规律。故选C。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滇西北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下表为滇西北高等植物多样性及所占比例,下图为滇西北高等植物密度与6个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 B.?气候条件好

  C.?水分条件好????? D.?土壤条件好

  23.?据图7可知,会导致物种减少的因素是(?? )

  A.?降水增多????? B.?气候变暖????? C.?海拔升高????? D.?纬度升高

  24.?物种最丰富的玉龙,位置特点应是(?? )

  A.?纬度低,海拔低????? B.?纬度低,海拔高

  C.?纬度高,海拔高????? D.?纬度高,海拔低

  【答案】22. A??? 23. B???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滇西北地区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适合不同种类的生物生存,所以,生物多样性丰富,A正确。气候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据图可知,降水增多、海拔升高、纬度升高均会导致物种增多,ACD错误。据图可知,年均温度升高,气候变暖,会导致物种减少,B正确。故选B。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在滇西北地区,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植物密度越大,物种越丰富,因此,可以判断物种最丰富的玉龙,位置特点应该是纬度高,海拔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谷北坡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该河谷可能为

  A. 汾河谷地?? B. 汉水谷地

  C.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D. 伊犁河谷

  26. 该河谷海拔1200 m以下,植物多样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土壤?? D. 坡度

  27. 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

  ①年均温较高②光照较弱③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④群落生产力较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5. D??? 26. A???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位置的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汾河谷地位于半湿润区,河谷底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汉水谷地位于湿润区,河谷底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为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据该河谷底部为荒漠草原,判断其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伊犁河谷符合题意。故选项D正确。

  【2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分布的自然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海拔1200 m以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地势较低处土壤厚度较大;没有材料信息说明不同海拔存在坡度差异;海拔1200 m以下为河谷的基带,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未能形成森林,只能形成荒漠草原。故选项A正确。

  【2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海拔较高,年均温较低,①错误;草原缺乏植被冠层阻挡光照,太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地表,光照更强,②错误;山地草原由于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③正确;与森林相比,草原生物量较小,群落自然生产力较低,④正确。故选项B正确。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答案】(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解析】

  【分析】

  【详解】(1)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建筑、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等自然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统一,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所以导致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2) 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与动植物本身特性有关,如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两大原因都导致了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

  (3)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源于近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且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该位置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地球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断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渤缩小.

  

  

  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原因。

  【答案】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气候变化小,生物进化连续;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陆桥消失,生存空间较小;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食物相对不足。

  【解析】

  【分析】本题以加里曼丹岛为背景,考查影响动物进化的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该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气候稳定变化小,所以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的生物进化得以连续。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大陆桥消失,岛屿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生物生存空间变小。该岛屿土壤贫瘠,树木生长缓慢,不能每年结出果实,食物来源相对不足,导致这些外来动物食物不足,生长发育不良,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点睛】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 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

  (1)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2)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

  【答案】(1)沿江水利及工程建设,破坏江豚栖息地;密集的航运,威胁江豚生命;过度捕捞,导致江豚食物匮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2)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流域实施休渔或禁渔;加强立法以保护江豚;强化管理,严禁滥捕滥杀;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加强保护江豚的宣传教育。

  【解析】

  【详解】(1) 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主要从栖息地、航运、食物、污染等方面分析。沿江的水利及工程建设,破坏了江豚栖息地。密集的航运,威胁江豚生命。过度捕捞,导致江豚食物匮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2)保护措施主要是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流域实施休渔或禁渔。加强立法以保护江豚,强化管理,严禁滥捕滥杀。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污染。加强保护江豚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3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尤其以西部地区(下图)最为突出,孕育了超过10000种的高等植物,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30%的种类为特有种,该地区也是世界上1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分析云南省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答案】地处横断山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坡地广阔,生物生存空间大;纬度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热条件好;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复杂多样;地理位置偏僻、地域封闭,受到外界干扰小;人口稀疏、产业规模小,环境破坏小。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详解】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包括生存空间、气候条件、垂直差异等自然原因,以及外界干扰、环境破坏等人为原因。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坡地广阔,使得该区域内生物生存空间大;云南位于25°N附近,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夏秋季节降水较多,使得该区气候优越,水热条件好;该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复杂多样;从人为原因来说,这里地处横断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地域封闭,受到人为的外界干扰小,使这里的特有物种得以保存下来;该区人口稀疏、产业规模小,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小,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多种物种的繁衍。

  3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三江并流地区图

  

  资料二:三江并流地区面积占中国的0.4%,却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种和25%以上的动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根据资料二,简析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该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主要人类活动方式。

  【答案】(1)地处低纬;热量条件好,降水充沛;(两点都要答全)垂直地带性显著。

  (2)工矿、交通建设;旅游活动增加;采伐森林;采药和狩猎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该地区生物物种丰富主要从该地区的气候的复杂性、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等角度回答。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所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充沛;同时,该区域山高谷深,加之所处纬度较低,所以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生物的生存环境多样,所以生物多样性丰富。

  (2)该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有滥砍滥伐、过度捕猎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如工矿、交通建设(一方面,直接破坏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另一方面,交通干线的建设也使得部分动物的栖息地碎片化);旅游活动增加(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独特,伴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可进入性增强,旅游活动增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伐森林(该区域森林资源较丰富);采药和狩猎(生物多样性丰富,药材资源丰富,珍稀野生动物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