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为改善形象,知耻而后勇:取消伴读制度,显著降低留学生补贴
山东大学近年来因为两个做法备受诟病,形象跌至谷底。其中最受争议的是学伴制度,该制度自2016年开始实施,最初是一对一配对,到2018年每位留学生配备3名女性学伴。该制度的初衷是让女生结交外国留学生朋友,但实际效果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和抨击。另外,山东大学还曾为一名住院的男性留学生配备了20多名女大学生,轮流伺候其起居和学习,这种做法更是荒唐可笑。此外,在补贴方面,山东大学给予留学生高额的生活补贴,2019年的补贴费用达到了5900多万元,每个留学生的补贴超过10万。这种待遇引发了国内学生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交不起学费却看到外国留学生享受如此高的待遇,不禁感到愤怒和失望。
为了改善形象,山东大学果断取消了学伴制度,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学伴制度的取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肯定和支持,这也意味着山东大学愿意倾听民众的声音,并主动作出改变。取消学伴制度是山东大学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社会对其诟病的声音,重新树立起了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摆脱“超国民待遇”之名,山东大学开始逐年减少留学生的补贴费用。从2020年开始,补贴费用下降到了4500多万元,继而降至3400万元、2400万元,今年更是下降到了1900万元。这意味着山东大学正逐渐调整留学生补贴的标准,以实现更加合理和公正的分配。这些缩减下来的费用将用于资助国内学子,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助学金和补贴。在本科阶段,2022年共有11000余名国内学生获得国家级助学金,总额达到1800万元,人均每年1600元。此外,3000余名国内学生获得山东大学助学金,总额达到150万元,人均每年500元。还有800余名国内学生获得社会助学金,总额超过300万元,人均每年4000元。在研究生方面,2023年的预算更是令人振奋。全免学费并提供大量助学金,让14000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总额超过1.6亿元,人均每年1.1万元;3700名博士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总额达到1.27亿元,人均每年3.4万元。以上的数据表明,山东大学在提升国内学生待遇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随着山东大学的努力和改变,其形象逐渐得到修复。取消学伴制度和降低留学生补贴是山东大学积极应对问题的表现,也是其为更加公正和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而努力的体现。山东大学的决策表明,他们重视广大学生和社会的意见,愿意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然而,改变仍然需要时间,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作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对山东大学的努力和改变表示肯定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教育环境。
作为一名编辑,我对山东大学取消学伴制度和降低留学生补贴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表示赞赏。教育应该追求公平和平等,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特权和偏袒。山东大学的努力证明他们愿意倾听社会的声音,纠正错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我希望山东大学的做法能够得到更多学校的借鉴和效仿,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开放的教育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其他学校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期能够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和进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