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连续三年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160万人

  鲁网7月13日讯(记者 庞燕蕾柠)7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巩固民政领域兜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情况。

  据悉,山东紧紧围绕基本民生,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从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10%以上,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据测算,目前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比2019年底提高了78%和80%,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160万人。为了提高救助的精准性,山东建立了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目前已将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同时,山东积极推动社会力量有序高效参与社会救助,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启动“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去年以来全省慈善组织支出慈善资金近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20万人次。

  ?紧紧围绕重点对象,着力解决好农村“一老一小”服务短板。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村养老。山东将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经过努力,目前全省县级敬老院、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到100%,共建设农村幸福院12576处、农村助老食堂7435处。针对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难题,开展了集中托养试点;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情暖夕阳”项目,资助4万名经济困难(低保)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巡访关爱制度,落实巡访关爱措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涌现出“荣成暖心食堂”“沂源红民生综合体”等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强化儿童关爱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联合相关部门拓展了助学、助医、助康等项目,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关爱服务水平。同时,推动所有乡镇(街道)都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村(居)委会配备儿童主任7.5万名,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基本建成。

  紧紧围绕基层建设,持续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山东重点抓了三件事情:一是抓好“一支队伍”。配合省委组织部高质量完成全省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村委会主任全覆盖、常态化培训,村委会成员学历升了、年龄降了,村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在“一升一降”中实现了整体优化。二是夯实“一项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严格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出台村务公开指导目录和村(社区)协商指导目录,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完成目录制定工作,建立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1000个。三是解决“一件烦心事”。持续推进村级减负,开展了“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全面实行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管理,村委会开具证明事项减少到7项,让该办的证明能够一次办理、一次办好。巩固村(社区)“牌子多”问题整治成果,推动基层由“牌子上墙”转为“服务上心”。

  紧紧围绕移风易俗,倡树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的文明新风。山东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示范引路。积极开展改革探索,推动青岛市黄岛区、沂水县成功争创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指导各级确定婚俗改革试点单位88个。按照“一县一策”改革思路,培育了30多个殡葬改革试点单位。沂水县“惠民礼葬”经验被民政部推广。二是创新服务。利用“520”“七夕”等婚姻登记高峰期,组织各地积极举办免费颁证仪式、集体婚礼形式,引导新人自觉选择和逐步接受简约现代的婚礼模式。以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为重点,近3年全省各级累计投入51亿元,目前基本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行减免,每年为群众减免费用近8亿元。三是宣传引导。推动各地将喜事新办、丧事俭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目前,全省成立了5.4万个农村红白理事会,强化群众自我管理服务,有效减少了大操大办、低俗闹婚现象,助推乡村文明。

  紧紧围绕社会参与,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凝聚合力。山东立足民政职能,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社工人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山东近期又启动了“万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据统计,近三年全省社会组织共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7.85亿元,开展帮扶项目6870个,受益群众1430万人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