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8月1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撞响13响和平大钟,时刻警示人们:铭记历史记忆、守护历史真相。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昨天,在照片墙前,幸存者后代接过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肩负起接续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重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第二批“南京大屠杀  历史记忆传承人”接过证书  10人均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  本报讯(记者 江瑜) 历史不容遗忘,记忆代代传承。78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昨天上午,“南京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主题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和《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区举行。第二批共1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接过传承历史的接力棒。  上午8时15分,公祭广场和平大钟敲响,浑厚低沉的钟声久久回响。当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老人的女儿徐宏和女婿夏天行、杨静秋老人的外孙女周肖燕、黄桂兰老人的重外孙女陶心怡等12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分成两批撞响13响和平大钟,代表着不忘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时间:1937年12月13日。  随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颁发仪式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照片墙前举行。10位传承人都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70岁,年龄最小的是在校大学生。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母亲跟着家人逃难,被刺刀刺伤,躲在芦苇荡里才捡回一条命。她生前听到巨大的声响就会浑身发抖,甚至晕过去。”传承人曹玉莉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均已过世。她说,“父母生前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着历史见证人的使命,并一直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被屠杀的亲人和同胞,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们要永远牢记历史,更要把南京大屠杀真相一代代传承下去。”  幸存者黄桂兰的重外孙女陶心怡1999年出生,是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她目前在南京艺术学院就读,平时就经常和同学们讲起这段历史。“我的专业方向是展示设计,我经常会和同学朋友来纪念馆参观,不仅学习纪念馆的展陈布局,也学习这段历史。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有责任把这份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颁发证书仪式结束后,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周肖燕和中外学生代表、志愿者代表来到展厅中的魏特琳雕像、拉贝雕像和程瑞芳照片旁,为观众诵读《魏特琳日记》《拉贝日记》《程瑞芳日记》片段。当天,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波兰的10位外国留学生一同参加活动,他们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献上白菊,并认真聆听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解。  缅 怀  昨天,江东门纪念馆为近期去世的幸存者阮秀英、杨静秋、高恒发举行熄灯仪式,亲属代表敬献白菊,缅怀逝去的亲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江东门纪念馆为近期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仪式  登记在册在世的  幸存者仅39人  本报讯(记者 江瑜) 昨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近期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仪式。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有39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3岁。  献上白菊,深刻缅怀,随着照片墙上的彩色照片变成黑白,近期去世的阮秀英、杨静秋、高恒发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熄灯仪式举行完成。今年以来,已经有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我们:马庭禄、郭林大、李美兰、葛道荣、周湘萍、张惠霞、王长发、郑锦阳、阮秀英、杨静秋、高恒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我们而去,他们的后代却坚定地接过了传承历史的接力棒。昨天,杨静秋的外孙女周肖燕成为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望向照片墙,看着外婆的照片由明变暗,周肖燕流下眼泪:“外婆生前经常跟我们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她教育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千万不能忘记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外婆也是一位热爱和平的老人,教育后人要珍惜当下。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我将会把她的故事、她的精神传递下去。”  外交部发言人:  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  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针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等日方政要消极动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中方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表明严正立场,中方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汪文斌表示,7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和法西斯主义。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正义事业的史册上。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汪文斌说,日本政要涉靖国神社消极动向再次反映出日方对待历史问题的错误态度,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表明严正立场。  “我要强调的是,切实正视并深刻反省侵略历史,是战后日本得以同亚洲邻国恢复发展正常关系的必要前提。”汪文斌表示,中方敦促日方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避免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历史永志不忘,共同守护和平  □ 吴云青  在日本战败78周年来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南京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主题活动”,为离去的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仪式;第二批共1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肩负起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  日本对华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然而,78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始终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认知,一直试图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日本一些政客公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种种迹象,令人警惕和担忧。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和平来之不易,和平需要捍卫。“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在昨天的活动上,12名幸存者后代撞响和平大钟。沉重的钟声,一次次警醒我们,历史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不能忘记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不能忘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惨痛教训。对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对一切挑战民族大义、突破认知底线的言行,我们必须坚决“零容忍”“强震慑”。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4月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展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南京是和平之城,南京人民永志不忘惨痛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自2014年起,我们每年都要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回荡在城市上空的警报声,提醒人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传统安全威胁和不确定性因素有增无减,战争威胁还未根本消除,和平必须去争取和维护。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郑重宣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在警钟长鸣中,我们要增强以史为鉴的历史自觉,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烈士,发扬他们的精神、汲取奋发的力量,为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我们要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们愿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协力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并肩守护地球家园的和平安宁,共同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明天。  正反面分别是日本投降新闻的标题和报纸原样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制作文化创意衫传播历史  本报讯(记者 余梦迪) “这张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今天再次刷屏。”昨天,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三张图,一张是他自己手中举着的一份日本投降当天的珍贵报纸。另外两张图是一件文化创意衫的前后面,分别为日本投降新闻的标题和报纸原样,落款为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吴先斌说,第一批文化创意衫共100件,已全部送给历史研究者、博物馆同行以及部分参观观众。“制作文化创意衫,就是想以文创形式宣传这一历史时刻,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同时也有将胜利带回家的寓意。”  “没有哪一张报纸能像这张报纸一样,让全世界华人看到后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泪流满面。”这张珍贵报纸是吴先斌从一位老教授那里征集来的,目前就放置在三楼展厅入口处。一整面墙上只悬挂着这一件展品——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报纸右上角“日本投降矣!”的主标题,力透纸背,震撼人心。  “这个标题用了过去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大字号,而且,‘日本投降矣’中‘矣’很有讲究。矣是语气助词,用在这里,是指苦难的人听到胜利的消息,情感得到最大的释放。”此前吴先斌接受采访说。   这张老报纸,吴先斌惦记了15年。“从2006年我创办博物馆那天起就日夜思念,希望博物馆能够收藏到大公报的《日本投降矣!》这张报纸。”吴先斌说。2021年年底,他从一位收藏家那里得知,“东南大学有一位老教授,1945年时他还是学生,正在重庆读书,他买下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关于日本投降的报纸,一共有十几张。”去年,这些报纸全部被我们馆征集来了,包括8月15日至8月17日这三天的《大公报》,其中就有这张经典的《日本投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