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一个按钮上的精细化养老
全区面积100.89平方千米,138个社区,常住人口81.91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4.67万人,占比17.91%,老城区老年人口占比更是达到24.8%……这些老年人中又有不少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他们突发疾病如何救助成为居家养老的“痛点”。针对本区老年人的状况,济南市历下区开发了“亲情E联”智慧养老平台,配备给独居老人与平台联系的一个小盒子。
成功救援46位独居老人
大明湖街道县西巷的79岁居民周阿姨,睡觉前会习惯性地看看床头柜上那个红白相间的小方盒子,这个小方盒子曾经救过她的命。今年1月5日早上8点25分,她突发心脏病、虚弱无力,便摁下了盒子上的按钮。8点26分,工作人员代叫了120,并联系了社区和网格员,把周阿姨及时送到最近医院,为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个盒子,就是历下区给周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安装的一键报警设备,设备中间有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按钮,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以摁下按钮。此外,在周阿姨卧室和客厅里分别安装了红外感知设备,如果8小时内未监测到老人的活动迹象,设备便向后台发出预警。
从2020年开始,历下区推出“亲情E联”项目,陆续给有意愿的独居老人安装报警设备,如今已经安装了2815户。“亲情E联”也入选了全国首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示范案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济南市百佳案例。
“平时会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设备的情况,以前也没觉得会有多大作用,但上次真是救命了。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没有这套设备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提起年初的经历,周阿姨仍心有余悸。
紧急联络当日16次、本年度13094次,红外报警当日39次,主动关爱当日264次……8月2日下午,历下区创益园“亲情E联”智慧养老平台大屏幕上,显示了一键报警设备形成的数据。平台负责人张静说,目前平台已对46位周阿姨这样的老人成功进行了紧急救援。
适老化越精细越好
8月2日上午,记者跟随文东街道网格员赵莹来到了91岁老人苏仲芳的家中。老人衣食住行基本上能够自理。考虑到老人独居,赵莹建议老人安装报警设备。记者留意到,红外感知设备被安装在了客厅和走廊的墙上,大约与苏仲芳双肩齐平,而且红外感知设备的上方就是走廊内的电灯开关。为何要这么安装?
“这也不是随便安装的,目的是解决老人实际问题,必须要适应老人的生活习惯。我注意到,老人进出肯定经过客厅和走廊,进卧室要开走廊的灯。与老人双肩齐平,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感知到老人日常走动。”赵莹解释。
“亲情E联”智慧养老平台的产品展示台上,摆放着多种外形的红外感知设备和一键报警设备,张静说,“在正式安装前,我们仔细对比了多款产品的优缺点。比方说怀表形状的要挂在脖子上,虽然小巧玲珑,但老人心理上不大接受;卡片形状的有四个按钮,紧急情况下老人不知道摁哪个;现在采用的这款不用连网,不用充电,像个小收音机一样可以拿着走动。”
为了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老人生活的影响,报警设备预警更加精细化。红外感知设备按照老人的作息规律,把晚上8点半至早上6点设为了静默时间,6点后自动开启。此外,为了防备突发情况,一键报警设备24小时开启。
网格员是紧急联系人
“王阿姨,咱们家里的呼叫设备需要维护了,现在家里有人么?我们工作人员一会儿过去。”8月2日下午,历下区创益园“亲情E联”智慧养老平台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与安装设备的老人沟通,一键报警设备回传的“咚咚”声此起彼伏。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不少城市都在陆续为老人安装各种各样的一键报警设备。市场调研发现,部分一键报警设备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原因或者是设备经常掉线,或者是使用复杂,或者是应急响应速度较慢,这些行业的“痛点”亟待解决。
张静说,他们的设备需要工作人员上门维护,后台传来的就是测试的声音。“我们呼叫人员也是按照街道划分的,常年固定联系,这样就有了默契,老人心理上不会排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也会打电话给老人送去问候,陪老人聊聊天。”
在张静看来,历下区的“亲情E联”效果好,有一个原因便是响应机制比较健全,尤其是社区的网格化治理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就住在周阿姨的隔壁,当时平台联系了我后,不超过五分钟我就过来了。在家属还未赶来现场的情况下,我与120医护人员一同用担架将周阿姨抬上急救车辆。”当时参与救治周阿姨的县西巷网格员胥凯说。
60岁以上的约300人,80岁以上的105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的有10多个……赵莹的手机里一直存着所负责网格的老年人信息。每户老人的信息后面都关联了紧急联系人,赵莹就是其中之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