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碧桂园新动作

  K图 02007_0

  在8月14日11只境内公司债券后,备受关注的债券展期方案迅速提上日程。

  8月18日,记者获悉,未来一年内境内债余额最大的一笔债券“16碧园05”,目前已经有了展期方案。

  这笔将于9月2日到期的私募债,债券余额为39.04亿元。根据方案,拟将“16碧园05”展期三年,分七期兑付:首付6%(到期后的第1、2、3个月分别支付2%的本金);2024年9月的本金兑付比例为10%;2025年9月的本金兑付比例为15%;2026年3月的本金兑付比例为25%;最后一期2026年9月的本金兑付比例为44%。

  业内人士表示,从8月14日债券停牌到8月18日展期方案正式出炉,碧桂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有了明确进展,体现了公司一贯的行动力,也能看到公司积极化债的决心。

  8月18日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碧桂园8月14日获以每股均价0.8435港元增持好仓约1.71亿股,涉资约1.44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好仓比例由4.42%上升至5.04%,这也向市场投资者透露了对碧桂园的明确看好。

  此外,与过往很多房企将利息做了递延不同,碧桂园提出利息正常支付,同时还提供增信措施,拿出多个项目作为增信,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接近碧桂园人士称,自2023年7月以来,碧桂园的流动资金就已经十分紧张,在完成了“21腾越建筑MTN02”“21腾越建筑MTN003”“20碧地02”及“19碧地02”债券的兑付,合计兑付本息规模58.9亿元后,几乎已经耗尽了企业最后的可动用现金资源。

  据了解,目前碧桂园监管账户资金余额加上已售待收回楼款基本可以保障未来保交付任务的完成,但项目层面现金基本采用封闭管理,资金在扣除工程款等成本后需优先偿还项目层面金融负债。此外,未来两年出于保交楼需要,公司大部分资金处于项目监管账户,账面现金中可自由动用的比例极低。只有随着项目建设交付,监管账户资金逐步释放,方能有可动用的剩余资金上流至集团,以偿还集团层面的公开市场债务。

  在此前发布的盈利预警中,碧桂园预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的净亏损介乎约450亿元至550亿元,并坦言“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在8月15日召开的国新办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回答记者关于碧桂园的相关提问中就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影响市场预期。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有分析人士表示,碧桂园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短期内债券集中到期产生的流动性困境,并非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重大风险,公司整体资产质量、运营能力仍然都还不错。假如目前方案能够顺利通过,将给整体生产经营的改善和资金的逐步释放提供2至3年的喘息时间,最终兑现对债权人的承诺,也能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