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西部富美”行动④“山城协作”跨界艺术季 乡村飘起文艺范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朱琴 严惠群
编者按:
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典范、共同富裕示范窗口”,杭州市余杭区启动“西部富美”三年行动,助力余杭西部五镇高质量发展。“潮新闻”客户端推出“西部富美”行动系列报道,聚焦余杭西部乡村和美蝶变。
6月5日至7月16日,历时45天,在青山村15.6平方公里的乡野范围内,呈现46件艺术作品、8部自然剧场作品、2个声音现场、8个展览、2场学术论坛……这一切构成了余杭西部乡村规模最大的一次艺术活动——“阿里设计赋能乡村·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以下简称“青山群响艺术季”)。群响艺术季余音袅袅,激荡出余杭西部乡村富美新路径。
余杭西部乡村美景
巧借山林,推动艺术创作“出圈”
这个夏天,“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让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声名鹊起,由阿里巴巴设计策划的艺术节,为何将目光投向小小山村?
答案在于余杭区“西部富美”行动创立的“山城协作”机制。所谓“山”,就是位于余杭区西部的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五镇,“城”则是汇聚阿里巴巴集团等一众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科技城。本届青山群响艺术季选址青山村,便是倾“城”之力,促“山”振兴的一环。
设计师张小川的公共艺术作品《蛋是》
艺术季期间,走在青山村的游步道上,不仅能欣赏自然乡野风光,还能享受探寻艺术的乐趣。在水坝上登高远眺整个村落,艺术家李昱昱的涂鸦作品《漫漫?山路》为青山村堤坝打造一段天真、自然、富有生命力的视觉风景;步入青山生态绿地,设计师张小川的公共艺术作品《蛋是》,以7个蛋形充气装置寓意守护野生鸟类,引起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深入绿地,建筑师姜元携手村民搭建的舞台建筑《青山之弦》,运用竹编技艺制作出一个“莫斯无比环”,象征竹文化与竹编技艺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建筑师姜元携手村民搭建的舞台建筑《青山之弦》
一处处公共艺术作品,巧妙地与青山村原生态融为一体,散落在村庄各个角落,等待游客用脚步去丈量和探寻。艺术季期间,青山村吸引访客达4万余人次,越来越多人通过展出了解青山村独特的人文艺术生态。
“我们村原先就有设计师常驻,教授村民手工艺技法,带领村民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比如融设计工坊负责人张雷,在青山村生活5年,带动30多名村民通过制作竹编等手工艺品实现增收。”黄湖镇青山村党委书记林红说,“设计师与村民一起做出来的手工艺品,登陆过‘中国文化展’‘米兰设计周’‘设计上海’等国内外展会,并进行市场销售,利润是同类竞品两倍。”
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一景
在设计师等“新村民”带领下,青山村艺术创作逐步走向产业化,原先以竹、笋为主要农业价值的小山村焕发生机,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至150余万元。本届青山群响艺术季,黄湖镇青山村实现大地艺术节本土化,以艺术、设计、时尚、表演、音乐等多维度形态打造青山村艺术IP,构筑未来乡村艺术生态,以“生态赋能”发展“绿色经济”,走出了余杭西部乡村共富新路径。
艺术“点睛”,绘出产业兴村宏图
长达45天的艺术季,并非“赔本赚吆喝”。政府、阿里集团等多方联动的背后,是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引人才、兴产业,带动西部乡村源源不竭地内生动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阿里巴巴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艺术季项目负责人陈栋曾率团队对青山村做过长达5个月的调研分析,他发现青山村有青壮年劳动力占60%,村集体收入也远超中国乡村平均值,因此青山村缺的并不是钱,而是能长足发展的产业。在陈栋看来,将本次青山群响艺术季的装置、表演、新艺术做成设计艺术产品,以“在地”的艺术方式,把艺术介入产业之中,是产业乡村振兴的一环。“青山群响艺术季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狂欢,对青山村而言,更是广纳人才、招引企业的绝佳机遇。”
为什么这么说?世界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已经给出了证明。今年8月,第75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正式开幕,据苏格兰官方统计,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能接待超过2.5万名国际艺术家,吸引超过1000家媒体和400万观众的参与,为苏格兰经济创收2.6亿英镑(约24亿人民币)。毫无疑问,产出优质文化艺术演出、文创产品,将为一个地区带来长足效益。
青山村民居
回到青山村,这里本身人文地理条件就非常优越,不但位于五千年文明圣地的余杭区,盛行竹编工艺等非遗文化,而且近年来已吸引100多名外地自然学者、动植物学家、设计师、建筑师、手工艺人进驻。如何利用好区域内丰富的自然、文化、人才资源和优势,推动当代艺术产业发展,青山群响艺术季或将开创一个历史性的回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走出一条由文化艺术领头产业的共富之路。青山群响艺术季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举办逻辑何其相似,若将艺术、建筑与本土文化融合,培育优质文艺生态环境,让创作者、演出商、文艺爱好者等共生共存,便能探索出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激发乡村内生力。
径山茶宴
正如青山回响艺术季演出《林森鹤见》所表现的那样,不同风格的音乐人打破惯性音乐思维在自然现场即兴演奏,将美妙的音乐回馈给自然。余杭西部五镇自“西部富美”行动实施以来,也纷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根据当地特色推出文化艺术活动,并衍生出相关文旅IP和文创产品。
例如,径山镇结合径山茶与茶文化,每年举办径山茶宴非遗体验活动,推出文旅IP“径灵子”和文旅品牌“喫茶去”;百丈镇则每年举办杜鹃花节暨花中宋韵主题月,将古风韵味十足的宋式插花、宋韵舞蹈、宋式蹴鞠比赛呈现给观众;鸬鸟镇结合非遗鳌鱼灯和特产蜜梨,每年在元宵、平王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表演鳌鱼灯舞蹈,在七八月农特产蜜梨成熟之际举办蜜梨节,打造鸬鸟文旅IP“鳌梨给”……
鸬鸟文旅IP“鳌梨给”衍生文创周边
借艺术盘活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截至2023年上半年,余杭全区村集体经营收入达5.06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0257元,同比增长6.5%,其中休闲农业旅客数达281.18万人,创造营收4.25亿元。
余杭区“西部富美”行动将以本次青山回响艺术季为契机,继续借助阿里集团等外部资源,通过“山城协作”机制在西部五镇汇聚艺术力量,加快构筑新时代文化高地,以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促进西部乡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