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旅产业文物活化数智研究
一、山西文旅产业文物活化利用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全国排名第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第一;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元代及元代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筑均在山西;唐代以来彩塑12000余尊和壁画50000余平方米,数量全国第一;古戏台2800余座,数量全国第一;旧石器遗址、地点800余处,居全国前列;历代长城1401公里共4266个点、段,墙体长度居全国第五,点段数量居全国第三;已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50处,是全国与八路军、红军东征有关文物遗存最完整、最丰富的省份。
一个个骄人数字是山西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面对这些文化宝藏,山西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实行了多项文化活化利用举措。
(一)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
2014年起,山西启动全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文物展示手段,加强文物内涵价值的挖掘与阐释,云冈研究院利用高精度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让大佛“行走”世界,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实现大部分流失海外造像的数字化复原。2017年,山西启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明守望工程”,在不改变低级别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认养人通过出资修缮获得最高不超过20年的使用权,并担负使用期间的养护责任。截至2022年底,社会力量共认领认养山西文物340余处,吸引社会资本3亿余元,一批濒危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除将社会力量作为文物保护有益补充,山西从2022年年底开始,首次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善它们的保护状况。与此同时,山西从2022年起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着力破解基层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不住、短缺的困境。
(二)博物馆“文化中枢”阵地作用日益凸显
一座座内容丰富、展览形式多样的博物馆在全省11个城市诞生;一座座“博物馆之城”挑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目前,全省共有备案博物馆机构217家,其中,一级博物馆6座,二级博物馆17座,三级博物馆17座。中华长城博物馆、中国木建筑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齐徐显秀墓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将成为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人们开始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文物“守得住”,更要“活起来”。山西省文物局以“开放”和“共享”为抓手,整合全省馆藏和社会文物资源,强力推动全省联展巡展项目。“吉金耀河东”“华夏之华”“无界之境”等高质量展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巡展;全国文物系统首家先进计算中心落户云冈研究院,3D打印的石窟开始“行走”世界;国保单位对外开放率超过40%;年办展数量增加到700余个,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增加到5000余场次,年均参观人数2000余万人次……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次次参观与感受中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传承的力量之源,博物馆“文化中枢”阵地作用日益凸显。
二、山西文旅产业文物活化利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数字化信息鸿沟亟待解决
由于信息鸿沟的存在,社会创作者无法充分吸收有效信息将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文创作品中,导致文化遗产活化产品的供给不足。同时,这也使得大众无法广泛接触和了解经典的文化遗产,难以培养出对文化消费的热情。
(二)文物活化利用效率偏低
目前多数文化文物机构的文创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馆藏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效率较低。
(三)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在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和高科技元素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不充分,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融合发展的进程。
(四)文物活化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一些文物的活化方式仅仅停留在静态展示上,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在融合发展模式上,也存在复制多、创新少的情况,业态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都不足。
(五)产品开发缺乏内涵
在文物活化利用的产品开发上,一些产品只追求形式上的“新”,外表上的“特”,不注重产品的内涵,既没有“灵魂”,也没有“骨骼”。
三、山西文旅产业文物活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文化数字底座赋能文化传承发展
发挥省属国有大型文旅集团的作用,聚焦山西文物旅游的显著特点和消费市场的新需求,探索科研机构与市场运营主体合作,打造数字化特色展览、展示、展演、互动产品,诸如可同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文旅集团多方合作,就山西文物数字化转化,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专题研究与应用。学习借鉴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与旅游成功结合的典型案例,借助AR/VR/XR、元宇宙等数智科技手段,实现文物文化数字化。一方面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讲演好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再现和昭示山西历史文化的多元价值,打破文物不可移动性物理空间限制,借助虚拟与旅游现实交互空间和平台,让山西文化、山西故事走出典籍,走出山西,走进游客心中,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感受山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科技展陈方式,科技+创意让以文物为主的山西旅游更有趣味,更有吸引力,更易被年轻人喜欢,使山西文物化古老为时尚,化小众为大众,走出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丰富文物活化利用场景
深挖山西中国古代建筑、壁画艺术、创世神话、忠义文化、晋商文化、红色精神等文化资源,研发设计具有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时代价值的各类研学读本和研学线路,可由教育、文旅、交通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政策”(2016年国家11部委已联合下发此文件),联合开启“关于青少年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传承交流学习”的活动,政策引导,国企和学校共同实施,搭建起京津冀晋青少年文化交流研学实践平台,发挥好“第二课堂”作用,吸引青少年走进表里山河,走读华夏文明,形成新时代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创新的新举措。
(三)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与京津冀高等院校、文物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人才共育共享机制,共同建设中华文化新高地。积极链接“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艺术大展”等线上平台,利用好“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借助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让大众更加直观形象的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传播文物的多重价值,同构中华文明传承区,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物活化利用工程、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转化工程等,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创属于时代的新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四)深化文旅体验方式,大力发展线上文博
我国《“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物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彰显出文物保护数字化的巨大潜力,为文物“活化”创新提供新动能。数字技术和文物、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将对焕活文物、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线上文博,包括线上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实现文化物品、艺术品信息的快捷获取和放大观看,通过线上自主游览、360度全场景体验等,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浏览、欣赏各种馆藏的文物、文化遗产,拉近了公众与文物、文化遗产的距离。
(五)数字技术赋能,推进文旅体验方式场景化升级
对集团所属景区文化追根溯源,寻找文化根脉,通过场景打造,故事设计,互动交流,创造多重文化体验空间,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体验产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景区、演艺、酒店、餐厅、园林设计等方面的沉浸式场景体验产品。运用虚实共生、以虚强实的技术手段,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化,打造智能、感知、互联的数字创意产业新体系,转变传统的文旅感知及消费模式,实现数字经济赋能文旅实体经济。依托集团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的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在夜间旅游热门的景区打造沉浸式夜间旅游景观,助力我省夜间经济蓬勃发展。
(六)推动旅游产业“强业态”与“数智化”并重
紧抓山西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机遇,坚持核心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要素融合、产业联动,推动实现业态创新、数量倍增、质量提升、数智赋能等目标任务。一是围绕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及关帝庙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和数字化新业态开发建设,奋力打造山西“3+1”世界级新名片。二是加强与全省重点旅游市县政府沟通合作,坚持“轻重结合、量质并重、投管并用”的原则,以“拥有一批、合作一批、培育一批”的总体发展思路,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滚动式培育开发投资项目,多业态布局标杆文旅项目,统一托管运营,推进传统旅游业态提质升级。三是探索打造基于5G网络应用下的数智文旅景区。坚持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推动景区体验方式、服务方式、基础设施全方位创新,树立山西数智文旅景区示范标杆。
(七)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文物活化利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文物活化利用的科技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探索文物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文物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本文由山西文旅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建民、张云霞、常雪松、牛江、郭丽琴、王天浩、候婕、郑鑫和中北大学刘凯新、高添泉、翟宇、刘思远共同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