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掌舵,心理护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融合教育新模式赋能学生未来成长
9月4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体育馆内,2023级4630名新生同上大学生涯规划第一课。这也是学校首次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安排中设置生涯规划主题。
为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也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校于2023年6月成立Bridge生涯发展中心,分别设置生涯、就业、心理3个教研室以及职业生涯咨询室,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搭建生涯与心理融合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赋能学生未来成长。
Bridge生涯发展中心主任杜辉介绍到:“Bridge”是英文单词“桥”的意思,桥的作用是沟通和联系。中心发挥生涯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教育的融合育人特色,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对学生的阶段特点和心理变化,进行不同阶段的教育、服务、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教学、测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就业指导等特色服务;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知识与实践的壁垒,促进学生在学业、职业和事业等各个领域积极发展,构建自始至终、时时刻刻、由面到点的全过程融合育人新模式。”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化
Bridge生涯发展中心在第一课堂开设《心理学与个人成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3门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课程教研室严把教师关、集体备课,将3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抓牢课程育人主阵地;第二课堂开展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校内生涯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课堂组织参访优质企业和行业资源,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知识与实践的壁垒。三个课堂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实现立体的全方位特色育人模式。
生涯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常态化
生涯规划师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生涯咨询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日常的规范化的心理测评、生涯测评、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危机评估、心理咨询、生涯咨询、团体辅导、就业指导等服务,为学生排忧解惑。近3年累计完成测评服务3.7万余人次,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服务学生7000余人次,个体咨询700余人次,职业指导类活动300多场,团体心理辅导20余场,生涯训练营4期50余场,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主题讲座40余场。学校与四医院签订协议加强医校合作,开展学工队伍的心理问题案例研讨,利用心理健康的五级工作体系和双报制度,筑牢校园心理健康安全稳定网。
普识宣传与生涯实践活动体系化
专家讲座
中心通过开展讲座、主题活动月、训练营、沙龙等多种形式,在主要时间节点,覆盖全年宣传心理与生涯知识。本年度内邀请校外生涯规划专家、四医院心理顾问进校开展专题讲座4场,利用两个心理主题活动月开展心理特色活动20余项,其中“最美笑脸”活动获评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奖。指导各学院辅导站开展心理沙龙和生涯训练营10余场。
队伍建设与组织建设融合立体化
在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和咨询师的队伍基础上,中心聘请行业专家为顾问,加强教师和咨询师队伍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组织开展《生涯教育校本化实践兼论就业观念引导》等专题讲座,15名老师完成NCDA认证生涯规划师培训。形成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梯队型人才队伍,作为中心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设置5个工作组,搭建整合式的组织平台,实行项目制管理,人人立足本职工作,又相互配合、交叉合作,形成精诚团结的育人团队,资源利用最大化,凝聚成全员育人合力。
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教育新模式服务区域发展
“Bridge生涯发展中心连接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以及学生的现在与未来,以生涯教育掌舵,心理教育护航,赋能学生未来成长。”学生工作处处长董绪瑶说道。“中心聚焦学生专业特点,以专业特色为指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像桥延伸参与到每位同学的成长和蜕变中,精准服务每位同学。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和特色,成立二级辅导站,以工作室模式运行,指导学院开展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工作和活动,为本学院学生提供专门服务,零距离解决学生诉求。邀请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优秀校友等做客辅导站指导学生学业、竞赛、考研、就业等困惑,着力培养“厚基础、重实践、会创新、能成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排行榜竞赛中获奖数量逐年上升,在同类高校中保持领先。同学们顺利实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职业生活的过渡。近3年学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7%以上,电子信息领域就业率28%,成渝地区就业率62%,为我省“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出优秀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供稿)
(来源:中国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