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赛折射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本报天津讯 (记者 魏杰 吴叶柳)“题比以前难了,但选手水平普遍比以往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裁判长卢勤感叹道。参赛选手技能水平大幅跃升,是大家的普遍感受。

  如果将竞赛选手比作塔尖,他们背后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就是塔基。一组数据是有力佐证:本届大赛,报名参加全部109个比赛项目的代表团有18个。经对选手参赛身份进行审核后,符合报名条件能够参与所有赛项的代表团有12个。特别是山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6个中西部省份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另有23个省份代表团参与比赛项目超过赛项总数的90%。

  代表团积极参与大赛,折射出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大赛期间举办的代表团专场媒体见面会上,辽宁、山东、河南、四川等代表团分别介绍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参赛情况。

  发挥典型力量,影响带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辽宁常态化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大赛冠军巡回宣讲等活动,依托大国工匠众多的优势,在全省建设214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站),支持广大技能大师带徒传技,形成薪火相传的浓厚氛围。

  用好评价激励手段,让技术工人有奔头。山东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设立特级技师岗位,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破技术工人发展的“天花板”,让优秀技能人才名利双收。

  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竞赛风向标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河南实施技能竞赛“百千万”计划,每年组织不少于100项职业(工种)竞赛、1000场赛事活动,10000名以上选手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引领全省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蓬勃开展,掀起了重视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热潮。搭建平台载体,推动融合发展。四川创新推进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西部工匠城等技能人才的重大产业项目,发布技能四川重点项目建设机会清单,推动“教培产城”融合发展,打造技能人才培育的平台。

  各地人社部门表示,要以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原标题:《【关注】大赛折射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