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六岁的孩子在"百年无极"的展上被莫迪利亚尼的画吓跑

  "

  当一个六岁的孩子

  把梵高的《园丁》临摹成了李逵

  "呀,这张画吓死人了,好诡异,像鬼一样”,?六岁的孩子指着《百年无极》大展中海报上那个女人说完,退了一步转身要跑,又忍不住回头停了下来。

  妈妈趁机揪住这个看展经验很少的小孩,问道: "你看看他的画,有什么特点呀?"

  “眼睛是空的,脸长长的,脖子也很长,鼻子是条状的...... ”

  她说的,是莫迪利亚尼在1917年创作的《汉卡·扎布罗夫斯卡肖像》,应该说,除了这次的展览的王炸——梵高的《园丁》之外,能被单独供到一个展室用24度恒温保护着的,也只有这幅作品了。可见它的稀世珍贵。

    关于莫迪利亚尼和这幅名字读起来有点拗口的作品,网上所有关于《百年无极》的文章都已经说烂了——色彩浓烈、有眼无珠、长脸女性。这位和梵高有着相似悲惨命运的意大利国宝级画家,或许未料到连一个六岁的小屁孩都会嫌弃自己的画。

    海耶兹的《浴女》是进入《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入口后第一幕最先吸引住孩子的作品。

  原以为她会说出,“好羞羞啊” 之类的话,毕竟六岁的年龄已经开始接触了不少诸如“在公众场所注意穿戴整齐、隐私部分要保护好”之类的性教育的话题。然而,驻足了十几秒后,孩子说出的话却是——

  “我觉得这张画好美” 。

  哇 ......

  距今已有178岁的《浴女》,有着绝妙的构图和丰富的层次感——左侧倾倒的树建立了意外的稳定性,右侧的台阶增强了空间的想象,画中的女人悠闲地用脚尖撩动着溪水,添了几分动感和趣味性。

  本来是一副可能会匆匆略过的画作,被女儿这样一说,妈妈反倒驻足欣赏了起来。还好,没有错过这幅整个展览中"最年长"的作品。

  同频的感觉,不错哦!

    “我觉得她很漂亮”,看到这幅意大利学院派画家乔瓦尼·博尔蒂尼的《侯爵夫人》,女儿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画笔和本,像模像样地蹲下“临摹”了起来。

  在看画展之前,担心孩子会走马观花,妈妈特意给她设置了一个小任务——找到你喜欢的画,照着她画下来。这招真的好使,孩子从进到展馆里开始就把临摹本抱在胸前,一幅幅地驻足观望,偶尔点评两句。

  要知道在这之前,她在展馆里都是一溜烟就跑得不见踪影的。如下图:

    侨福当代美术馆的某次展览,2019年12月

  整个展览66幅作品,唯一让孩子说出“我觉得好无聊”的,不是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也不是布拉克的立体主义,而是大名鼎鼎的莫兰迪的《静物》。

    妈妈有点不甘心,企图引导她再看一会,毕竟这可是莫兰迪啊!她不情愿地把目光又多停留了几秒后,“依旧还是觉得好无聊” ,然后无情地跑开。

  不能再真实了对吗?你怎么能让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去接受如此无害温和低饱和的画风?

    一进门就满世界找梵高的孩子,终于在快要逛累的时候,看到了她有限的艺术鉴赏课里提到最多的“老熟人”。

  不像我们这些成年人是奔着镇展之宝《园丁》去的,孩子们对《园丁》旁边那面梵高自画像墙(非真迹)显然更感兴趣,围坐在画前,也不嫌灯光暗,纷纷掏出临摹本画了起来。

    《园丁》当然也是要和孩子们讲讲的。

  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妈妈特意强调了这是梵高在精神病院疗养期间创作的作品,孩子们熟悉的《星夜》《鸢尾花》《自画像》等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同时又补充说明了这幅画多舛的命运(经历过战争、洪水和举世闻名的名画盗窃案)以及不菲的价格。

    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之后非常具有形式感地、郑重其事地打开了临摹本.......

  就这样,一个没有经过任何美术训练,也明显没啥画画天分的孩子,把梵高价值六亿的《园丁》“临摹”成了李逵......

    画毕还顺便给自己那份定了个价。

  小孩子大概是分不清“三元八角”和“六亿”是什么和什么的吧?

  一个年级稍大的长者凑过来仔细看了一会,当妈的屏住呼吸不自觉地躲到一边,毕竟这画风让梵高看到了怕是要笑活过来,没想到老人家竟然张口就是“这孩子画得还挺有想法”......

  谢谢陌生人善意的鼓励。

  有人带着父母来看展,指着《园丁》说,这张画是今天的重点,是一个很有名的画家画的,那个画家画完这张画就自杀了。虽然梵高是在画完《园丁》后第二年自杀的(没记错的话,创作于1890年7月,尚未完成的《树根》或许才是梵高最后作品),但这样简单地给这幅画赋予一定意义,可能让老人减少了一些看展的迷惘吧。

    妈妈向孩子通过他的作品解释着梵高,那个不想活了的人,有多热爱生命。给她讲,他曾经的孤独,以及后来的显赫。

  这显然比眼前那张名画更吸引她。

  孩子说,《园丁》里那张画看起来颜色太单调了,细细数一下,却明明是发现了好几种色彩。她说画里的那个男人看上去很开心,再一定睛,又说好像不那么开心......

  在这样的矛盾中,完成了一个六岁的中国小女孩和133年前梵高笔下农民的对视。

  文、编辑丨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