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丨王仁华: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

  02:59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王仁华: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王仁华:中国的人机语音对话,是汉语的事,是我们民族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做?我们应该自己去闯出这条路来。【先生简历】王仁华,1943年8月出生,人机语音通信专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我国最早的人机语音通讯实验室,带领学生团队创立科大讯飞,填补了我国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及语音评测方面的空白,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等奖项。1980年,王仁华(左一)在美国诺特丹大学留学留影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王仁华37岁,主攻数字信号处理。偶然间看到《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这本书,如获至宝。语音信号的发展、人机语音通话,讲得清晰透彻。王仁华揣着书和满心的激动,坐着长途车去拜访书的作者,没想到,对方毫不留情地让他吃了闭门羹。等候时的忐忑,垄断者的傲娇,80岁的王仁华一直没忘。王仁华:我请了假,坐长途车,好不容易找到他秘书,让我等了好几个小时。我想中国的访问学者,他们显然是看不上,都不愿意来见你一下。我当时就下个决心,总有一天我会在中国也建个贝尔实验室,我会在人机语音通信、人机对话协作上面,我会超过你们,我们中国人会解决。我现在想想,那次对我还是有点刺激的。彼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贝尔实验室闻名遐迩,许多沿用至今的发明,如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通信卫星均诞生于此。两年学习期满,导师极力挽留王仁华继续读博士,他告诉导师,跟博士学位相比,他更想早一点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梦想。王仁华在诺特丹大学Melsa教授办公室王仁华:自己理清楚了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怎么从最开始的语音编码,到语音合成,到语音识别,到语音评测,到这个人机语音通信,再走到人工智能。多一个博士没什么的,但这件事情要能够做成功的话,对我们国家会更重要。1985年,语言通信实验室成立1985年,王仁华决心成立语音实验室,目标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从未有人涉足的行业,困难自然接踵而至。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行业,也不看好未来的发展,他不仅要考虑技术、产品,还要去很多单位做推介。没有尖端人才,他就培养学校里的优秀学生;没有经费,就去申请国家课题。就这样,实验室一点点开始添置先进设备,这才有了做项目的条件。王仁华在语音通讯实验室王仁华:那时候科大刚迁到合肥来,条件很差,根本没有做这种稍微高级的实验的条件,就挤在几个房间,那时候计算机都不一定有。你是实验室的负责人,你要负责任,去挣项目,去赚钱,去建实验室,所有的事情,你必须去做。那时候我成天在北京跑,跑科学院,跑研究所。一年后,王仁华的语音实验室完成的“微机市话查号系统——114查号台”项目通过安徽省科委技术成果鉴定。经改进后,在天津、西安、长春、哈尔滨等30多个大城市使用,电子合成的号码播报声响遍大江南北。语音数据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库需要采样大量人声,工作量巨大,汉语的复杂性也让这件事难上加难。费时费力不说,做好之后还很可能会被其他研究者轻松拿去使用,所以国内无人愿意涉足。王仁华深知数据库对后续的研究发展有多重要,哪怕是为他人做嫁衣,他也执意要做。王仁华:第一个就是数据库,在我们国内大家认为这个是干苦力活,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数据库,做其他这些研究根本做不好的;第二个就是评测。因为这些语音上的变化太大,你说你做的这个东西怎么好,大家都说自己做得好,到底谁好?语音评测,当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王仁华向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建议,要做中国第一个汉语普通话发音数据库和语音识别评测系统,这一建议得到863专家组的支持,不仅为实验室争取到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并对推进我国的语音识别研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1月,汉语识别语音数据库在合肥建成。同时王仁华团队基于机器语音识别技术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自动评测系统,被认定为我国“普通话推广历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命”。1993年,863数据库鉴定会40岁之后的王仁华,身上多了一个鲜明的标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在学生眼里总是笑眯眯的王老师,总是会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有些“叛逆”的事。1998年,即将硕士毕业的学生刘庆峰跟王仁华提出创业的想法,王仁华毫不犹豫表示支持:“你只管大胆去搞。”王仁华:我要把这个技术不断地推进,走我们大家认定的这条人工智能这条路。从我的角度上讲,做这件事情,我真的不是想着赚大钱,我希望我们闯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路。中国这方面的产业应该由我们自己的公司来实现的,有了产业化上,到世界的市场上去也有立足之地。智能语音公司科大讯飞成立之初,王仁华顶着压力,坚持把学校奖励的股权分配给学生。199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名学生获准得到总计600多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例。他的理由很简单,要想干成一番事业,没有好的待遇,怎么能留住人才?王仁华:我当时提过几条很重要的原则,第一条我们一定要按照公司的机制来办事;第二,你们学生跟创业的一块做这个事情,你们必须有股权,股权你们必须有份。王仁华竭尽全力地帮助公司找项目、拓资源,但依然拦不住市场对创业公司的重重考验。连续5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实验室里的佼佼者真的只是温室里的花朵而已吗?看到学生们开始怀疑自己,王仁华淡定地给他们打气:这条路,没有走错,坚持就好。王仁华: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条路,你只要坚持走下去。我做的那个人机声音是成功的,靠它也可以赚到钱,但是你的语音设备跟后面人机对话系统,当时还没有这种应用的环境的时候,如果它再不来,再少几年的话,很可能就完全会倒台的。2004年,科大讯飞开始盈利。2008年5月12日,深交所的钟声响起,中国第一个由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智能语音公司上市。王仁华带领初出茅庐的学生,跨越语音评测、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一个个技术高峰,让中文语音交互技术融入了千行百业。学生刘庆峰说,很多同学至今感恩,王仁华老师打心眼里盼望学生都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心甘情愿把技术、舞台都传承给学生。2006年10月10日,王仁华与刘庆峰在讯飞办公室工作刘庆峰:他是科大最早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又是最早让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的。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他不仅倾囊相授,而且在我们成立科大讯飞公司的时候,他甚至认为我的股份应该比他还多,甚至科大奖励的股权,他说庆峰你应该比我多,我说那怎么可能?应该你比我多才对,因为这都是你毕生的心血研究出来的成果。他用无比开阔的心胸,淡泊名利这样的品质,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这舞台上去绽放。老师应该如何对学生,王仁华说,这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们教给他的。当年,中科大各系的主任都是赫赫有名的学界泰斗,钱学森先生经常穿着土布中山装、戴着布帽、穿着布鞋来上课;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的包里,除了教案,经常会有一颗洗得干干净净的红苹果。王仁华更没有想到,他和同学在学校水房碰到语言学家李佩,三言两语,李佩就答应教他们英语。王仁华:李老师有什么事在里面洗手,他上去就说,哎,李佩,我们想跟你学英语行不行?我在后面拉拉他,我说你什么回事?人家是大教授,怎么这样说话?哎,结果呢,这李老师真是好,她笑眯眯地说,行啊,我教你们可以啊。很简单,我原本以为会很为难,后来她就教我们英语900句。王仁华说,当他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那些先生们当年的样子。王仁华:我后来觉得在科大类似她这样的老师也还比较多的,他们对年轻的教师确实是真正要培养你们,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教你们,所以我后来对科大也是蛮感恩的,真正体会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伟大。王仁华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的001号学生证王仁华家里书房的一角,留着一张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学生证的复印件,学号显示001。年少时的王仁华喜欢学习,也喜欢足球,弄堂、街巷和人民广场都是他的“绿茵场”。后来选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足球队,最终让王仁华心动。王仁华:在初三的时候我去踢球,上海人他们叫作踢街球,玩街球。我家里人也不知道,我妈看见我,她说,你怎么回事?那双鞋才买了两个月不到,怎么就那么大个洞了?后来我得了一个国家二级运动员,我也是感恩华师大的,因为它既没耽误了我的学习,还让我在足球运动上非常开心。王仁华说,不少人问他,为什么他和他的学生总能做到先人一步?他想了想,从小踢足球应该算秘诀之一。要踢好球,就得刻苦锻炼,心里总想着要力争第一;同时踢足球必须得依靠团队,有前锋,有后卫,一支队伍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王仁华:足球是个集体性运动,是个团队运动,千万不能认为一个人就能解决问题,要大家一块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本来我是导师,我好像也像是个教练一样,培养这批人就是我的运动员一样。这件事你真的做失败了,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我培养出了这些学生,我没做成功,他们将来能有机会做成功。记者手记我是记者冯会玲。2008年,王仁华获得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答辩时评委问:你说的人机语音通信这么好,你认为计算机“能听会说”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他想了想回答:15年。2023年,人工智能的认知大模型横空出世,距离2008年,正好15年。采访结束时我问王老,如果现在让您预测,再过20年,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他笑着说,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这次,我也不敢预测了,但我非常期待,“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王老家的客厅,除了家具和沙发,放在窗户边的健身单车格外醒目,单车旁边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是声音律动的波形,右上角醒目地写着10个大字: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他说舞台现在已经交给了学生,他要努力锻炼好身体,赴一场20年后的师生之约,一起看看我们的声音传到了哪里。监制丨高岩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记者丨冯会玲 杨静统筹丨张棉棉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摄像丨周力音频制作丨杨琛视频剪辑制作丨章宗鹏编辑丨王胜留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