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现代的文化令人着迷 杭州三大世界遗产吸引各地记者争相打卡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唐骏垚 应陶 叶怡霖

  编者按:

  杭州亚运会赛事正酣。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在追逐赛场新闻的同时,也把镜头和视角深入到亚运之城及全省各地。杭州亚(残)运会城市采访媒体服务中心精心设计并推出30条覆盖全省的媒体采风路线和5项文化活动。截至10月1日,亚运城市采访线79个采风点共接待了来自六大洲60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4600余人次,其中境外媒体记者1109人次。初秋的之江大地,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新时代的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让我们通过中外记者的“专业眼睛”,来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浙江日报》今起推出中外记者杭州亚运城市采风记,以媒体之眼观浙江之变。

  境外媒体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共享联盟·余杭 徐晖 摄

  来自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的问候与欢迎,以西湖山水为背景呈现的国风雅韵,承载着“流动的文化”的大运河古今辉映……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如梦似幻的表演,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的文化底蕴。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开幕式的精彩呈现,让来自全球各地报道亚运会的媒体纷纷将镜头对准杭州这座城市。而被视为城市底蕴的人文历史,吸引了他们最多的好奇目光。

  “在杭州市内的采风路线中,与西湖、大运河、良渚相关的路线最受欢迎。”杭州亚(残)运会城市采访媒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境外媒体记者是第一次来杭州,对他们来说,从人文历史切入,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快速通道。

  徜徉于三大世界遗产,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杭州?

  亚洲多国人士西湖泛舟赏月庆中秋特别活动 拍友 江玥 摄

  “你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顶级的”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采风路线“文明探源线”的重要一站。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终为国际公认。

  比拉尔·迪布是叙利亚一家电视台和媒体网站的总监,这次专程来杭州报道亚运会。他说,中国古代文化给他留下了极深印象。叙利亚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因此这次采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良渚。

  当得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绝大多数的考古点位在完成发掘后都进行了覆土回填,唯一真实裸露的南城墙考古发掘剖面也在通过最新技术进行保护时,比拉尔连连赞叹:“中国政府在遗产保护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站在公园内,他久久凝望美丽的绿地、稻田,凝望由钢网艺术装置还原的良渚先民生活场景,凝望来来往往的人们来这里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果然魅力无穷。”比拉尔跟身旁的同行记者说道。

  而来自伊朗的Haniye Khandan参加了“西湖梦寻线”采风。泛舟西湖,她走出船舱,不停地对着美丽的景色拍照:“水很清,景很美!”

  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而水则是西湖的灵魂。2002年实施并持续十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让西湖水质得到全面改善。这些年,杭州仍在为提升西湖水质而努力: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形成“水下森林”,搭起“水动脉”让各个区域都有活水流动……

  当听到这个身处城市中心的湖泊水质平均透明度从10年前的约70厘米提高到当前的82.8厘米,部分水域甚至能达到150厘米时,Haniye赞叹:“你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顶级的!”

  境内外媒体记者观看皮影戏《西游记》 徐克涛 摄

  “跨越千年的传承,非常不容易”

  悠悠大运河,流经杭州段共计39公里。作为古代运河边的重要商埠,塘栖古镇吸纳并融合了南来北往人们带来的各种民俗文化。

  选择到塘栖采风,印度尼西亚记者Nanien Yuniar给出的理由是:这里有传统皮影戏表演。她告诉记者,自己对皮影戏并不陌生,印尼也有皮影戏,但中国表演的皮影戏色彩更鲜艳。

  记者采风团行走在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塘栖广济桥上。徐克涛 摄

  采风当天,Nanien看到的皮影戏来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表演结束后,她使劲地鼓掌,希望为幕后的表演者送上更多鼓励。“如果没有这些传承人和爱好者,我就没法在现场感受到这样精彩的演出,也看不到我最喜欢的‘孙悟空’。他们真是太棒了。”她说。

  她深知一项技艺传承千百年的难度:“跨越千年的传承,非常不容易。”

  境外媒体参观良渚博物院 共享联盟·余杭 徐晖 摄

  而当肯尼亚记者弗朗西斯·穆科努·姆塔拉吉在良渚博物院里,看到了玉琮、玉鸟等良渚时期玉器时,她的思绪被拉回到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原来这些元素都来自良渚!”她瞬间明白了开幕式上那来自五千年前中国的问候与欢迎。

  不只是开幕式表演,从火炬到吉祥物设计、从场馆建设到亚运火种采集,良渚文化元素在杭州亚运会上无处不在。来到良渚后,尼日利亚记者Innocent Phinan Odoh读懂了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链接。

  “良渚文明创造的器物及展现出的创新力链接了古今,这让杭州成为一个充满创新、科技和改革的城市。”Innocent说,这是为什么中国现在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和最大制造国之一的原因。

  “这是城市给市民最好的礼物”

  南山路旁的西湖博物馆,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进行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升级。今年9月试开放后,每天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最为火爆的莫过于引进最新3D与投影技术的西湖四序体验厅。

  “戴上3D眼镜,能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蜻蜓飞过,让人忍不住想用手去捉一下。”来自科威特的Wafa Abdulrahim说,这个能够体验一年四季西湖美景的地方真是太棒了,简直就像“一场如梦如幻的诗意之旅”。

  作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在如何更好活化利用三大世界遗产方面,杭州积极引进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而要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就需要让它们回到人民的怀抱。

  当来自印度尼西亚、已76岁的Amir Hamzah Dadang得知西湖在21年前就已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后,他兴奋地拍了一下手:“这是城市给市民最好的礼物。”

  英国记者在拱宸桥体验特色文化景观“地书” 拍友 祝景宁 摄

  最好的礼物,不止西湖。暮色降临,古老的大运河杭州段,褪去了白天的喧闹,露出了生活的气息。“人民的运河”在这一刻,有了更清晰的表达。

  来自澳大利亚的记者Refaq Mohammed终于开启了他期盼许久的夜游运河之旅。站在游船二层观景台上欣赏运河夜景,听到岸边传来的萨克斯声,他惊奇问道:“这是有表演吗?”

  夜游大运河的旅程里,澳大利亚记者Refaq Mohamme第一次体验制作月饼。杭州亚(残)运会城市采访媒体服务中心供图

  旁人向他解释,那是民间艺术家的自发演奏,是一场即兴演出。他还注意到,一旁还有不少人群正在欢快起舞。“我知道大运河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有许多古老的故事,但没想到现在的市民还可以生活在这些历史里,这也太难想象了。”他说。

  正如Refaq所见,大运河正以“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的崭新形象,成为城市给市民和游客最好的礼物。“透过杭州,我看到了一个正在越来越幸福的中国。”Refaq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