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理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刘经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认识出发,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本目标,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深入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自然观。中国共产党人又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既为对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考察和理论性批判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前提,也为当代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自然界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人作为“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是第二性的。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具有自然属性,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此外,人类生存和发展以自然为基础,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自然。人类的生存需要依赖自然加以维持,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获取物质资料,获得精神满足。马克思将自然界称为人的“无机身体”,也就是说,人类离不开自然界,人的情感、意志、智慧和灵气都是大自然赋予的财富,人类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都依赖于自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受到自然的限制和制约;而人也能够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加以干涉、进行改造。人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才能与自然界共同进化、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人类要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同时也要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目标
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实践的辩证观是从人的实际活动出发,建立在自然、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基础上,既注重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又注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原理。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影响和作用显著不同。从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关系,到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融合非对立关系,再到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局面,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呈现尖锐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为,人类应该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尊重自然规律。针对如何解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恶化难题,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了充分阐释,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方式,有效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人口、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自然观实践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物质资料不断满足人们所需,才能有人类的存在和延续。而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口再生产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的条件。只有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经济价值提供产品材料,也为劳动者提供生活资料,人们在自然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又创造了一个人化自然的世界,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因此,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统一关系,推动人口、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要求开展自身的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
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具有战略高度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含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对生态环境的需要,前瞻性地描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的美丽蓝图。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也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方向。“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论述,站在人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发展、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高度,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刻认识和在新时代的创造性思考,也彰显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远见卓识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学习、领会和贯彻马克思自然观,在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对于指导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