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动+”到“项目+”: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打造实践育人新模式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 在浙江省互联网公益慈善基地参观体验慈善驾驶舱、慈善新零售场景、虚拟直播间,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公益成长导师开展结对实践,深入瑞安市民政局等省内各地民政部门、慈善组织、企业进行调研……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秉承“产教融合、服务学习”的理念,打造了诸如“慈善游学营”“公益合伙人”“金牌调研员”等一系列极具慈善特色的公益项目,引导学生“从纸上学”到“在项目中学”,为实践育人注入新动能。
“参与公益项目,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情景中展开深度学习,更能够引导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地应用于社会服务,提升他们的能力,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慈善管理人才大有裨益。”英贤慈善学院执行院长徐越倩表示,学院不断完善公益项目的“制度化、专业化和长效化”建设,打造“项目+”实践育人新模式。
搭稳桥:思政引领,项目运行有保障
为了促进公益项目的顺利运行,学院持续强化思政引领,优化运行机制。“我们成立了‘小商大善’品牌工作室,以此搭建公益慈善精神的培育平台,构建思政育人、实践育人、科创育人“三位一体”融合模式。”英贤慈善学院学办主任兰丽平介绍,在此基础上,学院组建“院长-党委副书记-学办主任-班主任-班干部-党团小组”工作小组,设定“学生组队-项目培育-基地遴选-实地调研-项目落地-动态管理-阶段评估-成果转换”实施步骤,为开展公益项目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保障与支持。
牵住线:师生协同,项目运行更科学
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系列公益项目已经成为联系师生的柔性纽带,凸显出“学生本位、教师指导”的特点。一方面,组建了特色学生组织“善行学园”,以此为载体聚拢具有公益慈善精神的学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运营,希望他们能够以青年视角观察社会,为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提供‘商大方案’;另一方面,形成了20余位英贤导师、30余位公益导师、10余位特聘导师等构成的“小商大善公益育人智库”,每一个项目配备1名公益成长导师,提供针对性和专业性指导。
画好图:链接资源,项目运行可持续
如何推进项目的长效化运作,是实践育人的关键所在,公益项目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活动变为品牌,得益于不断扩大的实践基地“版图”。截至目前,英贤慈善学院已经与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40余家慈善组织签订实践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又将实践资源引入学院,形成实践育人的良性循环。短短一年时间内,学院成功培育了15个公益实践项目,并孵化出大学生高质量科研论文、省级课题、省级创新创业竞赛荣誉等诸多成果。
当下,新一期的“慈善游学营”项目已经启动,学生将陆续走进阿里巴巴公益基金、宁波善园、浙江蚂蚁公益基金、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和湖州慈善文化基地。未来,英贤慈善学院将会牵手更多特色品牌项目,与众多慈善学子共赴一场场慈善之约,推进公益项目实践育人功能走深走实,助力慈善学子成为社会中的“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