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学校长田斌: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21城·21人

  【学校简介】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她的前身为1939年因抗战而内迁创立的国立六中二分校。六中二分校在德阳耕耘十年,演绎出苦难而辉煌的教育传奇,为其后群贤荟萃的德阳中学的诞生,谱写了光辉的序曲。80年以来,德阳中学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踏上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道路。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三个校区、在校学生8000人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办学业绩不断攀升,办学社会效益不断显现,成为学子向往、遐迩闻名的省一级示范性重点中学。

  学校面向全国广纳贤才,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一批教师相继拥有正高级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等殊荣;30多位青年教师在省级以上优质课展示中获得等级奖。学校以仁厚、包容之心,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唤醒学生的进步欲望,点燃师生的奋斗激情,为他们的锦绣人生奠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学校决心抓住时代机遇,主动适应新高考综合改革,努力建设以“三成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校园,积极建设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巩固区域品牌学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川发布《21城21人》栏目本期走进德阳中学校长田斌,听他分享教育背后的秘籍。

  【校长简介】

  田斌,男,出生于1966年,汉族,四川德阳罗江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政治高级教师。2013年至今,任德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2014年,德阳中学与德阳八中共建教育集群,兼任德阳八中校长、党支部书记。

  ▲德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田斌

  秉承“教学生成人、促学生成才、助学生成功”的办学思想,提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胸怀大志、内心澄明”的新时代青年。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一校三区”管理新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出新思路。

  主要荣誉称号:全国学校安全教育先进分子、四川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德阳市杰出校长、德阳市知名校长;德阳市首批骨干教师;德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主研省级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5.12”地震灾区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5地40校调查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长采访】

  四川发布记者:教学生成人、促学生成才、助学生成功的“三成”教育是德阳中学的办学思想,这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田斌校长:成人、成才、成功,这三者一脉相承,层层递进。首先是成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要有好的品德和素养,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然后是成才。成才不仅仅表现在学业好,而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接下来,能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成功。成功,只有到实践中才能检验。通过小成功的体验和积累,才可能获得大的成功。

  四川发布记者:“强健、正直、博学、创造”是学校校训,怎样解读这八个字的内涵?

  田斌校长:强健,不仅仅是指健康,还有身心健壮的含义在里面,要精力充沛。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就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如果身体是零,其它就都不存在了。如果心理出了问题,一具躯壳无意义,一生才华很危险。所以身心强健放在第一位。正直,就是品行端正,人格健全,这很重要。博学,就是广泛涉猎各种有益的知识。通俗地讲,就是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通过行万里路,来检验所学真伪。创造,则是在前面三者基础之上进行的,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

  四川发布记者:您提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的办学理念,其中的“成就感”该如何理解?

  田斌校长:这是我2013年任校长之后提出来的,当时想的是应该接地气,让老师、学生、家长都能够明白并且接受。它和办学思想一脉相承,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支持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定,有利于增强成才的内驱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迎接挑战。这种享受成功的喜悦心理和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后劲足,才能潜力无限。

  四川发布记者:有人说,德阳中学管理不够严格,如何理解宽和严,怎样践行?

  田斌校长:我们的管理理念,原来叫“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后来改成了“严而不拘,活而不乱”。宽和严,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实践中,采取的是宽严相济。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了《德阳中学学生守则》、《德阳中学违纪学生处分条例》等,并不断修改完善,对学生的品行操守、养成行为等,严格要求,督促其在成长的道路上首先“成人”。

  就像当年北大的思想自由源于其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土壤一样,在艺术节日、校园比赛、社团活动、体育运动、创新设计等该学生张扬个性的时候,德阳中学对学生就放得较宽,提供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大,努力让其思维自由的火花怒放。极力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造力,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

  我们不能把学生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德阳中学很可贵的一点。另外,学校坚持开齐教育部颁布的所有课程,不因为考试而只抓升学的学科,这是历届校长所坚持的。我在任期内,也要坚持。今后,相信仍会坚持。否则,与学校的历史和办学文化是相悖的,更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川发布记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对待学生?如何才称得上名师?

  田斌校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包容之心。我非常欣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现代中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观,营养提高,身材越来越高大,但是心智还是不够成熟,有时候还是“不讲道理”的,有时行为处事也“没有逻辑”,以自我为中心,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原谅他们成长路上的 “美丽错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发现孩子的潜能,然后用个性化研判、引导施策来科学地成就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可能”而教书育人。这样既包容又成就,就是爱。习总书记指出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名师首先得是一名“好老师”,我们都应该以此为座右铭。

  四川发布记者: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从1997年开展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像科研课题、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收获了很多国内甚至国际大奖,其中的经验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

  田斌校长:科技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学生在琢磨捣鼓的过程中,就可能发现一点什么,创造一点什么。比如我们会布置课题,让学生在假期对绵远河的水质、东湖山的植被、罗江的三国文化、绵竹的年画制作等进行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或者是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去思考发明创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

  四川发布记者:这一期的主题是校长与城市,在您看来,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田斌校长:应该说,一所名校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校长首先引领学校方向,学校再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为城市发展输送人才,从而丰富城市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也就是说,通过影响人来影响城市。

  四川发布记者:目前,德阳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学校,如何推动城市的文明行为习惯?

  田斌校长:学校是文明的窗口,师生首先要起好带头作用,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说文明话。然后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影响城市。这个过程中,志愿服务少不了。因此,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城市中开展志愿服务,进行志愿宣传。前面罗列一些校内的主题活动,总结一句:校内外一起行动,文明就浓厚的氛围中自然生成,创建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创建,提升大家的文明素质。

  【番外篇】

  四川发布记者: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教育,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田斌校长: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如果要说建议,第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树立好榜样特别重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它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第二是养成两个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其中,行为习惯需要家长从小引导,践行真善美,而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是用心陪伴。要在陪伴中让孩子度过愉快的童年,童年不愉快,对孩子将来的心理会产生影响。

  【德阳中学,邀您巡礼】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