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由荣宝斋出版发行
近日,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书画集共分五卷,分别为“花鸟卷”“山水人物卷”“写生卷”“书法卷”“速写插图陶瓷卷”。遴选入册的一千余件精品力作,创作时间横跨三十余年,全面呈现了尹沧海教授在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方面的探索轨迹与整体面貌,同时也是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在艺术学科创研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
南开大学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将人文艺术的精神养分作为一流大学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学科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发面尤其注重书画艺术的美育提升能力。为此,南开大学校长基金特批经费支持尹沧海教授进行书画艺术的整理、拍摄、遴选与出版工作。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对此出版项目高度重视,经过一年多的规划整理和精心编辑,最终促成了这一重要成果的出版面世。
《尹沧海》作品集的出版引发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陈绶祥、邵大箴、朱良志、牛宏宝、樊波、唐建、于小冬、杨健君等著名艺术界专家学者,都为该套书画作品集撰写了序文,高度评价了尹沧海教授的书画艺术成就。这些评论文章也一同被收录出版,读者可以透过评论进一步品读尹沧海教授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
尹沧海教授是一位在南开大学浓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几十年来勤勉耕耘于笔墨之间,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诸科兼擅,既致力创作气势恢宏的巨幅作品,又能化繁为简,乘兴而作酣畅雅致的书画小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尹沧海教授始终将“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作为核心理念。既师法传统,又能超脱其上;既注重师法造化,又强调主观心绪与客观自然的冥合统一,从而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写意绘画境界。
尹沧海教授是一位追求自我超越的艺术家,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述:“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对于尹沧海教授而言,这部作品集既是他对自己前一阶段艺术心路历程的一次系统总结,同时也预示着他将全身心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全新艺术探索之中。
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
专家荐语
尹沧海的这样一种艺术创作状态首先可以称为是“游于艺”,即在自然的、放松的、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对于熟能技巧掌握后庖丁解牛般自如运用的自由游。尹沧海承续了先贤传统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以皖派画风为内在资源,又下苦功夫全面钻研了中国写意绘画传统,尤其在笔墨上做过许多磨练,特别是对于八大笔墨的清逸横生,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情有独钟。他的山水画在气势上讲究简朴、舒坦,在笔意上追求酣畅、雅逸,构图严谨,传统技法成功地转向现代,以笔墨抒情达意。这是建立在深厚传统笔墨功力根基之上特有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在运笔的张弛中更有画家心灵的诉求、情感的起伏,呈现出心境的自由和感情放松的状态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雪韵清辉,210x170cm,2014年
尹沧海的作品,从题材上讲,涵盖了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大领域。细细观来,包含了现实人物、佛道鞍马、神灵怪异;名山大川、仙山琼阁、异域风光;花鸟虫鱼、果蔬案头、祥禽瑞兽等几乎所有范畴的题材。其涉足之广泛在当前鲜有人可比。再从绘画的手法来看,有工细巧密的一路“密体”,亦有简略疏放一路的“疏体”,世所谓的“工笔”、“小写意”、“大写意”以至“超大写意”诸法皆备。更从创作的不同层面来讲,既有师法于古代民间画工,有明显制作模式的“匠作”,亦有源于当代院校中素描写生取材的“画作”,更有包含着从行路读书中有感有意而走“文人画”途径,并以“写”法挥洒而成的“写作”。如果从总体上来看他所有的作品,又都有别于古代匠作,当代画作,而又注入了不少国画中已形成的“写意”与“诗意”,这些诗书意味也不是简单的古人“诗书画印”的摹制,更不是当前某些鼓琴谈禅修道似的“作秀”。
——陈绶祥(已故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
黄山山下芙蓉谷,180×97cm,2019年
尹沧海的写生作品,一方面将他与青藤白阳、八大山人和石涛这个“独抒性灵”的笔墨语言传统紧密的接续在一起,使他成为这种“独抒性灵”的谱系在21世纪的续谱大家;另一方面,这种发生于晚明的“独抒性灵”的笔墨语言谱系,本身就是晚明融和了禅学的心学与当时内生的张扬个性的现代性脉动的产物。当尹沧海以他形塑与当代的秉性,与这个谱系产生原发性的共鸣时,正是以他自身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体的主体性来承担和奠基这种共鸣的。尹沧海对禅宗写意画的历史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其实是他形塑其当代自我主体的过程。正是这种艺术家的当代主体性的觉醒,在尹沧海这里激活了他与“独抒性灵”这个笔墨语言脉系的关系,并把这种笔墨语言提升到了中国当代笔墨语言的建构之中,推进和极大拓展了笔墨语言的当代面貌和审美价值
——牛宏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武夷放棹之四,指墨,64×45cm,2016年
黄山丹霞峰写生,118×44cm,2018年
从一念真心出发,是他作画的无等等咒。他认为,真实的生命感觉,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对传统画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师法造化,不是模仿外在大自然;中得心源,也不是躲到一己心中,去向壁而思。心源和造化其实是一回事,造化在心源,心源即造化,中国艺术这一最高原则,强调的是从直面世界中获得真实、鲜活的感受。2004年,他画有一幅《远离颠倒梦想》的画,云烟缥缈中,一人合十案前独坐,任一缕香烟汇入大千。似画佛门功课,表达的却是归于正知正见的念想。因受“成心”和目的迁系,人世间有太多的颠倒见解,他认为这是作人的大忌,也是画者的大敌。他的画有浓厚禅意,有人称其画为“禅意画”。他从禅宗中领取的最重要的智慧,就是尊重自我独特的感觉,那是他生命的一脉清源。他遍游名山大川,体会众生苦乐,就是为了保持这水源的清澈。
——朱良志(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布袋罗汉图,48cm×69cm,2014年
尹沧海擅长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人物、花鸟和山水皆能显出鲜明的个人特色。但比较起来,其人物造型奇诡而趋于简率作风,传神写照,却不拘于形体艳蚩,生动之至,然能使对象形态毕呈;山水则富于表现一种疏朗旷达的风调,意境辽阔;而花鸟更是他尤为着力的题材,并使他的大写意的气魄很好地展示出来了。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玉龙雪山,506cm×193cm,2011年
山家住在云深处,365cm×144cm,2021年
沧海先生的速写,大多数不是专门为了画成完整作品而为之的,好多画面就是随手勾出的一些生活片段和现场记录。还有很多速写是为了花鸟画创作搜集的资料和素材。也许因为是素材,所以和那些最后完成的花鸟画作品相比显得更加深入,会尽可能多的记录观察到细节,因为还没有经过笔墨语言的概括和提炼,在速写勾画的修改涂抹之间也显得更加率性真实。因为这些速写是直面对象的写生,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场气息。特别是在一些动物的作品当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和强烈,对动物瞬间情态的捕捉非常的生动。其中一个例子是有一只狮子在打哈欠,张着大嘴,生动异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面对这头猛兽的时刻,画家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狮子的威猛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于小冬(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喀什高台民居,2020年
老沧以大写意画,著称当代。每出入于青藤八大之间,游刃乎造化心源之外,笔墨简放,气象浩大。是气盛道大,书亦如之。老沧绘事之余,属意翰墨。诸体之中,自然情钟行草,气贯狂飙。观其所作,行草尤多,亦为精善。盖行草者,或大放于草,或小收于行,兼行带草,擒纵自如,是以抒发胸臆,抖擞意气,古来书家,多所倾心。老沧笔下行草,虽是间杂行书字法,然其不过聊借字形,实则纯任狂草笔意,兼采大写意风,统摄全篇,跌宕奔腾,一以出之。
——杨健君(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唐诗七首,144x365cm,2020年
论书,133×69cm,2020年
尹沧海近影
南开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尹沧海》画集·自序
余生于皖北,自幼痴于绘事。及长,负笈津门,自丙寅而来不觉三十六年矣!余生也晚,故无一日不勤勉自励,然亦乐在其中。先生尝谓余:“大丈夫当立千秋万世名。”余虽不才,亦知人生如白驹之过隙,又如行舟逆水,一篙缓而千寻退;又闻“立名者,行之极也”。是以读书修业,教学相长,亦愿日有所长。
每逢春秋佳日,余常将历代名帖陈于案牍床头,时时诵览临习;或闲居以理气,悬名画于中堂,披图幽对,卧游烟霞,继而化为笔底之长啸。余亦每养心于皖之黄山复松寺、九华山袛园寺,陕之华山与终南山兴业寺,闽之极乐寺、福兴寺,又数适甘南之拉卜楞寺、郎木寺。或与山僧静坐终日,内观洗性,几不知今夕何夕;或因缘随喜,挥毫直指,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余亦喜率弟子数人,游心骋目于山水之间,南涉闽粤、云贵,北叩昆仑、玉关,登峨眉,问道终南,适甘南塞北、大漠草原,观五岳,访黄山、九华、天柱三山。余亦曾远渡重洋,考察欧亚、中东诸国,及台湾、香港执教访学,艺术交流。绘异域山川江海、风物人文,弘扬传承中华之优秀文化传统,融汇中西,兼收并蓄。名域、名都、名厦、名山、名窟、闹市、夜雨、秋梦、古寺、草木、飞禽种种意象,皆形诸书画,发乎心意,法无无法。或谓为文人画,或谓为禅意画,或谓为原乡情结,余亦莫辨。噫!竟何物也,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耳。
余不善人际交往,亦不察人心之害,自谓心本向善,诸事尽余所能而已。然余心之赤诚时与现实如冰火相迸,世事牵绊,每避尤不及。乾坤浪浪,往事不可追也;世事漫漫,有梦而不觉人生寒也。师云:“春风奏和鸣,放下即如来。”信夫!
嗟予沧海一粟,飘落尘凡,游戏于世间。性寄山水,意快松风,目极流云,神接般若。陶陶然,荡荡然,辄欲融于天地造物而不知所穷也!倏忽已逾天命之年,每觉人事白云苍狗。余既无念,腐鼠何味?余既无思,鼓盆何求?是以息心静观,行随诸缘。今收拾近年来所作花鸟、山水、人物、书法、写生、速写、插图、陶瓷数种,结集付梓,贻笑于方家。诸道友或偶有会心,则余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