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书是文明的火种与光芒|世界读书日·专访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4月22日,“四川全民阅读·书香校园暨阿来书房·名家读书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手持自己的书法作品登台,她从“书”字入手,说文解字,分享阅读之妙。

  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赖晗梅坦言,孩子们应该对阅读有敬畏之心,“我们不能把世界读书日过成节日,要把阅读过成寻常的日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赖晗梅一直非常喜欢中国的汉字,工作之余,她喜欢用毛笔练习书法,她的书法用笔沉稳,收放自如。在她看来,汉字非常有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指着自己书写的“书”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分析了这个字的由来。

  “书”字最早的造字本意就是用手拿着毛笔去书写,一种解读是手持毛笔在砚台一样的器皿中蘸上3滴墨汁,用以记录;还有一种则是手持毛笔,记录日升日落的一天。

  我们熟悉的简体“书”字,其实源自草书的字形,“书”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行楷,从龟背、竹简、青铜器乃至书卷,本身就充满着神奇的远古色彩,同时也有文化的渊源。赖晗梅感慨:“我认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而书是文明的火种与光芒。”

  书是文明的火种与光芒

  随着时代节奏加快,技术的高度发展让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在她看来,当人们养成了使用电脑、手机这样读屏的习惯之后,大幅压缩了读书的时间,甚至对书籍的敬畏也在衰减。尽管读屏更为便捷、快速,但却在无形中侵蚀了注意力和思考力。“手机把亲近的人推远,把远方的人拉近,所以只有沉下心来阅读书本,才对注意力和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

  书里有知识,有人心,有梦想,有家国,有世界,有民族,有远古,也有未来。她向读者讲述了宋代诗人尤袤的名句:“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由此可见,读书给这位诗人带来了精神滋养,也给人超越物质的高级享受。

  “四川全民阅读·书香校园暨阿来书房·名家读书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不是天生就能阅读,因为每个人的大脑对阅读信息的处理需要一个专属脑区,需要通过长期渐进的学习和阅读才可以形成。她向学生发出呼吁,如果想变聪明,就应该多运动、多读书,让脑细胞建立更多元、更快速、更高效的连接。

  李政涛先生有三读,读作者,读书本,读自我,赖晗梅深以为然。她向小学生推荐《蓝色海豚岛》和《天蓝色的彼岸》,前者涵盖了很多跨学科的知识,对于孩子培养意志力、平复情绪很有意义;后者则用童话解说死亡,教育孩子们不要因为害怕死亡而变得懦弱,与此同时,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除此之外,她希望小学生们阅读国学经典,包括《论语》《三字经》《笠翁对韵》等著作,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奠定做人的根本,做事的根基,培养阅读的语感,用阅读经典为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拥有更为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