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不养穷人,为何导师通常不建议穷学生读博?原因现实又无奈
学历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学历不够,无法获得心仪的工作机会,而要说的高学历,我国最高的学历就是研究生,最高的学位就是博士。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在现在的就业中,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需要学生拥有更高的学历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好的机会,然而随着本科学历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逐渐成为大家争相报考的阶段,尤其是在一些大厂中,研究生更是比比皆是。
可当学生的学历越高时,就会发现院校背景的重要性,为了获得名校背景,学生不得不再度提升自身的学历,就为了能在就业时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然而在硕士之上就是博士,或许很多人普通家庭的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硕士学位,但却很少有导师会建议普通人家的学生去读博,类似的现象还体现在博导在挑选学生时,通常都会选择家庭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难道博士生导师也这么功利,选择有钱的学生吗?实际上导师背后也有属于自己的理由,既现实又无奈。
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这句话同时也适用于学生升学上,虽然学术不分高低贵贱,但生活分,因此并非是有天赋的学生适合读博,其中的理由也让不少人感到心酸。
博士是研究生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读到硕士研究生就会进入工作,而少数想要在科研领域发展以及医学生才会选择读博,因此愿意读博士的学生并不多。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高,即便是硕士研究生也很难在就业中获得优势,不少人都打起了读博的想法,这时不少博导直言,博士不养穷人,家境不好的人别来读博。
或许有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道理,但一个真实的案例却会让人知道家境对博士来说有多重要。在某所高校中有一位资深的博导,正常情况下当年应该有6名博士顺利毕业,但实际上真正毕业的却只有一个学生,而在剩下的学生中,只有一名学生安排在23年6月份的预答辩。
这也就意味着其余4名学生至少要在读一年博士,才有机会毕业。实际上博士生宽进严出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每年真正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很少,甚至有很多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共同竞争毕业名额的现象。可见想要博士毕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可供出一名硕士生就已经让不少普通家庭的学生愁眉不展了,更何况是读博,这意味着学生未来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会停留在博士阶段,如果没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很难在博士阶段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因此很多博导并不建议普通人家的学生读博,避免浪费时间。
如果是考研、读研是学生一个人的战斗,那么考博读博的过程就堪称苦行僧,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需要学生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科研项目以及论文的编写当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会给予一些补助,但更需要家庭的支持。
虽然有很多学生想将读博看作是逃避舍狐疑的途径,更有很多女生将博士学历看做是嫁人的筹码,但往往经历过读博的人才能知道,博士阶段的学习才是科研领域的深度研究,想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就需要学生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
因此不少老师虽然渴望能有更多学生能走向考博的道路,但却不会轻易劝学生读博,毕竟博士生的学习阶段是个不归路,或许前方有更好的发展,但想渡劫成功却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提升学历是学生自我提升很好的途径,但学生想要变得更优秀并非只有升学一条途径,如果学生想要在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最好尽快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按照自己的目标来选择未来是否要升学,选择一条性价比更高的发展之路,会比盲目读博更有价值。
也希望学生在读博之前,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并非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博士学历,如果学生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我在百度学技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