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

  

   

  3月26日,随着两名“拟任”校长公示结束,教育部首次在直属高校公选校长历时近百天,终于落下帷幕。

   

  与百日前教育部官方网站悄然贴出公选校长公告一样,此次公示结束,教育部网站发布一则答记者问的通稿,不事声张。

   

  然而,此间舆论却并不平静。对于教育部的改革之举,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这是“带着镣铐起舞”;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制度上的进步。

   

  慢步徐行

   

  中国开始尝试以公选这一方式选拔大学校长已经有些年头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智能控制专家吴启迪被公选为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经民主推举而产生的大学校长。

   

  今年两会期间,吴启迪回忆,当年的公选不同于报名竞选,她完全是被“海选”出来的。任何教授都可以推荐竞选人选,除了党委之外,学校还为此设立了由教职工、学生、民主党派共同组成的遴选委员会。

   

  经过几轮的淘汰,最终剩下4名候选人参与电视演讲环节。每个人分别在同济校电视台进行10分钟的演讲,公布自己的“治校纲领”。校长的最终人选由党委成员和遴选委员会成员一起现场投票选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告诉《科学新闻》,那两年(1995年~1996年),有几所高校都曾以这样的形式选拔校长。可惜,这种公开选拔高校校长的形式浅尝辄止,并没有坚持下来。

   

  2002年秋天,教育部直属高校暨有关高校组织工作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这次会上,教育部决定,将在直属高校中试行校级行政副职公开选拔制度,校长公选制度又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

   

  不同于上世纪的“闭门”选拔,这次试行的公开选拔,选人的范围改为面向全球;选拔的程序也较为严格,分为制定方案、发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组织考察、提出人选意见、确定拟任人选、任前公示、报批共9个流程。除此以外,经过公开选拔任用的校级行政副职还有一年的试用考察期。

   

  从2002年至今,已经有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20余所直属高校,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副校长,这与从前的直接“行政任命”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其实,真正拉开新世纪校长公选序幕的,还是2010年进行的辽宁省5所省属本科高校校长的全国公选。

   

  当年,同样通过公选成为民办高校校长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针对辽宁之举,曾向媒体表示:“公选校长是教育界的一大进步。从过去校长由上级任命,到今天面向全国公选校长,这说明我们已经走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路上,并已经开始取得成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选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并且选拔的还只是省属高校校长一职。

   

  首开先河

   

  2011年12月21日,一则公选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的公告,出现在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第一次代表国家行为的校长公选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展开了。

   

  这是一次面向全球的公选,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教育部成立了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工作办公室,组建了遴选委员会,成员共有24人。其中有20人来自学校,主任由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的部领导担任,副主任均系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高校干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除了对遴选成员有严格的把控外,教育部对于参选者的报名条件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报名人员除了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满足诸如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最低具有普通高校中层正职以上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等要求。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办学特点,报名条件中还特别强调: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还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师范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还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财经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

   

  公选的报名自去年12月22日正式启动,为期一周。报名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且岗位可同时兼报。但是,这次公选的报名人数并不多。据教育部官网2012年1月7日发布的公选面试人选公告显示:共有20人报名参与校长选拔,其中符合报名条件的共有13人,这13人中申报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职位的有6人,申报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职位的有9人(2人兼报)。

   

  经过了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工作办公室对报名者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评价和排序,最终,刘向军、刘益春和宋纯鹏共三人,丁任重、马骁、张宗益、卓志和赵凌云共五人分别进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长选拔的面试考察阶段。

   

  大考在1月12日~14日如期举行。

   

  面试采取的是竞聘演讲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每人的50分钟时间,其中竞职演讲30分钟,提问部分20分钟。每位参选者面试结束后,都有一个教师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的民意测验环节。最终,综合面试成绩和民意测验,以1:2的比例确定了考察的对象。

   

  2012年3月20日,在经过了组织上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全面考察,刘益春和张宗益最终脱颖而出,分别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拟任职人选。

   

  虽然公示的期限到3月26日就已经结束,但是实际上的考核才真正开始。因为公开选拔任用的校长还面临着为期一年的试用期。

   

  任重道远

   

  这次校长公选,在顾明远眼中,是一种制度上的进步,但是有学者也提出了些许担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的制度设计看上去仍然是“带着镣铐起舞,公选还是在行政权力主导下进行的”。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选拔标准上会用行政的视角和要求来考察候选人,甚至在第一关就把一些有教育理想、懂教育管理但达不到行政要求的人排除在外。第二,在行政主导下,虽然有貌似公开选拔的程序,但这种程序是可以被操作的,干部测评的结果也不公开,导致公选流于形式。

   

  顾明远虽然认可这种进步,但他也坦言,公选校长最根本的还是高校自主权的问题。

   

  “如果高校没有什么自主权,即使是公选出来的校长也不见得一定能做好。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最终的放权程度,给高校多少自主权,可能是最关键的。”

   

  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王英杰教授则从遴选依靠的主体出发,提出要依靠教师,他曾说“大学是学者的集合,可是在目前的校长选聘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实质性参与”。

   

  他还曾专门撰文《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提出三点遴选改革的建议,其一是要认识大学的本质特征,把大学校长的岗位彻底与国家行政级别脱钩;其二是要公开进行大学校长的遴选,不能只局限于本校的小圈子;最后,在大学校长的遴选过程中真心实意地依靠大学教师,真正把大学作为学者的集合。

   

  教育部的首次公选,显然已经突破了本校圈子的限制,但依靠本校教师的程度还不够,而且尚未摆脱行政级别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指出,要“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而今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也明确提出要在部属高校中继续推行校长公选制度。

   

  可见,校长选拔制度的改革仍旧任重道远,但是政府早已下定改革的决心。

   

  “不过,现阶段还是要让作为改革试点的两所大学,好好总结经验,为接下来教育部在直属高校中推广校长公选提供参考。”顾明远说。■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4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