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奖”可不可取?

    1月14日,洛阳西工区五女冢小学举行期末典礼,全校500余名学生都拿到了奖状。三好学生奖、爱心小天使奖、阅读英雄奖、进步之星奖、文明之星奖……领到奖状的孩子个个笑逐颜开。“让每个孩子获奖,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次成功的体验,让他在激励中对人生和未来满怀希望与憧憬,感悟到原来自己也很优秀。”该校校长颛社玲告诉记者。(1月15日《大河报》洛阳新闻)

    是素质教育的丰盛大餐

    □郭元鹏

    每个孩子在寒假来临的时候,都拿到了一张奖状。面对这样的奖状必然会有人说:人人都有奖状,这还如何区别?人人都有奖状不等于人人都没有奖状吗?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教育的创新,更是素质教育的丰盛大餐。

    洛阳的这家学校让人人都能领到奖状,他们的奖项设置是全面的:进步之星、阅读英雄、文明之星、爱心天使……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他们的优秀体现的不是同一个方面。比如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却缺少了诚实和爱心,此时颁发的爱心之星、诚实之星,也会让学习好的孩子向爱心之星、诚实之星学习。

    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了富有爱心的孩子,未来的社会可能就少了很多冷漠;有了喜爱阅读的孩子,未来社会的文化氛围会变好;有了诚实的孩子,未来社会就会更加诚信;有了愿意进步的孩子,未来的社会上就会多些知道奋斗的人群。这么多的奖状,这么多的奖项,告诉孩子的是他们都是优秀的,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秀和闪光点,就可以取长补短。孩子都是有可塑性的,这就为未来栋梁的塑造,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是对激励教育理念的歪曲

    □程绍德

    五女冢小学之所以让每个孩子都拿到奖状,该校校长颛社玲称,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次成功的体验,让他感悟到原来自己也很优秀。应当承认,一些从没有拿过奖状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这次获得某种奖项而欣喜一阵子,但是学生们能否如学校所愿,真正感悟到原来自己也很优秀,并且从此就变得自信起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实际上,眼下许多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也热衷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但事实证明,这种激励方式并没有起到教育者预想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降低奖励门槛滥发奖状的做法还对孩子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让本该严肃的奖励变成儿戏,导致荣誉贬值,使得孩子们逐渐看淡奖励,甚至对奖励彻底失去兴趣。正如某著名教育研究机构专家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危险,是对激励教育理念的歪曲使用。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固然需要自信心和上进心做动力。但是,这种动力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做牵引,才不至于偏离方向。家长认为只有拿到奖状才能体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而且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利的。作为学校,不能只看到“人人有奖”的好处,就完全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

    “人人有奖”是把双刃剑

    □蔡毅

    当下许多家长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似乎脸上无光。对孩子百般呵护、小心伺候,但目的只有一个,要求孩子成绩好。而人人获奖,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长处,对孩子进一步全面了解,有助于扭转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认为,这种做法是迎合家长,甚至是虚与委蛇。如孩子明明不喜爱读书,而领回一张“阅读英雄奖”,孩子在家说话粗野、不尊重家长,把“文明之星奖”拿回家,只会降低家长对学校、教师的信任。这一定程度上逼着教师在平时关心每一名学生,发现每一名学生的优点与长处,缺点和不足,使教师教书育人、帮助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人人获奖是一把双刃剑,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以为,在评定方法上应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学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的运用上,重激励、督促,促进学生上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现长处和优点,正如著名教育评论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的话说:“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