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评“三好学生”莫因噎废食
《重庆晚报》9月14日报道:昨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没有人说过未成年人不可以施以道德养成教育,孔融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明教养应当从儿童抓起,而评选三好学生的根本目的恰恰在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养成纪律养成社会责任意识,动物世界对待小动物尚且有激励措施,让小动物们以优异的成绩优异的动作去应付大自然的威胁,而人类为什么就不能靠激励而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和才能呢?
人不必分三六九等,现代社会早已经取消了爵位,也取消了世袭制度,个体户也可以当大老板,农民也可以进城经商,可见人分三六九等的观念并不容于当下的社会,之所以有人故意将社会人分为三六九等,是因为这些人心术不正,故意制造社会矛盾,以彰显自己高贵于他人。
而评选“三好学生”,无论从评选目的还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绝非要给学生们分三六九等,而是在于促进孩子以优秀学生为榜样,从而达到也让自己成为榜样、先进的目的,相信这样一个竞争机制,绝不带有划分三六九等的意义,如果可以认定评选三好学生存在实际划分三六九等的“阴谋”,那政府企业学校老师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评优活动也都是在人为的对人群划分三六九等,这是一个何等愚蠢的推理?
其实谁都有没有评上三好学生的经历,谁都可能在此时产生失落感和心理压力,但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在感情上伤害未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则显然没有事实依据,只要此时老师加以正确引导,所谓的压力必然转化为动力,这既是竞争的常识,也是教育的常识,没有必要把评优看成是“评压力”。
然而,不仅是顾明远如此认为,相当一部分网友也认为评选“三好学生”是“打击一大片”,早该叫停,可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存在一定的“民意基础”,但要看到,之所以出现这种民意,不是因为评选三好学生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评选的机制和操作规程出现了问题,评选“三好学生”不能只靠少数人说了算,更不是教师凭个人的喜好而“赏”给哪个学生就万事大吉,当然也不能如网友们所讽刺的“评三好,生财有道”,而是应当把学生放到一个公平公正公道的天平上去秤量,让学校、老师、学生们共同完成对一个学生的评定,只有这样才有激励意义,也才更有说服力。学习好只能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非“三好”的全部,应当让那些德智体美劳兼美者胜出。
因此说,人们应当反思的不是评选三好学生本身是不是出了问题,而是评选的机制出现了偏差,一部分网友对评选“三好学生”颇多诟病,矛头所向恰恰是学校存在“评选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