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诊断表” 磨出小学高效课堂
本报讯(记者宋兰兰)昨日,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张虹教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后,收到年级组6名听课教师的“诊断表”:课堂上“好问题”4个,无效对话2个。
“学校门口有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哪个花坛面积大?”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张虹和五年级(11)班学生开始了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寻。从数方格、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得出猜想,到推导、应用,教学层层展开。
听课教师们亮出的《航小课堂教学诊断观察记录表》显示,这节课在节奏把握方面,有效提问8个,其中打星的“好问题”4个。“你发现了什么”、“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如何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底乘高”,年级组教师吴邵玲认为,这4个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验证猜想,在思考中串起新知识,可以得星。
数学教师余莉则提醒,在“验证猜想”环节,先后有4名学生上台发言,但内容有雷同之处。“这里出现了2个无效对话,需要备案。老师如果用补偿性提问点拨和引导学生,课堂会更高效”。
据介绍,航空路小学47名教师每半个月都会开展一次观课研课。通过“会诊”借鉴提高,该校已成为“武汉市高效课堂样板校”。
(原标题:一张“诊断表” 磨出小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