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树立大食物观关键靠科技创新|新京报专栏
老百姓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
关注二十大系列评论
▲10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县的一个粮食加工工厂,工人展示加工后的大米。图/新华社
文 |?翟天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也因此,其在二十大报告出现之后,引发了不少人热议。
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到食物消费上,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也逐步从相对单一的谷物为主,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反映为粮食直接消费量从增长至稳定再到下降,肉、鱼、蛋、奶、水果等食物消费量快速上升。
老百姓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可以看到,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动态转变,也对食物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口粮和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总体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从食物安全的角度看,我国部分食物的自给率仍相对较低,这在蛋白类食物上反映尤为突出。随着居民食物消费习惯的逐步变化,蛋白质的消费量在快速增加,蛋白消费结构也已从过去植物蛋白为主,逐渐转化为动物蛋白增长下的植物和动物蛋白并立的二元结构。
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水产品和乳制品消费的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来源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居民蛋白消费结构正逐步向高水平的方向转变。
在蛋白类食物不断扩张升级的背景下,目前,国内的产能已经难以有效保障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为应对国内食物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大力提高我国的农业产能,以确保我国的食物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10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油坊岗社区志愿者向辖区小朋友介绍粮食作物。图/新华社
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大食物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是高度中心化的,也就是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结构。因而,落实大食物观,一方面需要扩充原有的生产区域,另一方面,则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单产。
从生产区域来看,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但我国面积广阔的草地资源、大面积的盐碱荒地、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资源等,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还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资源,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此外,我国还有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等有待开发和利用,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资源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也相当于生产区域的拓展。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还需要认识到,树立大食物观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这要求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如今,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借助于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利用森林海洋广阔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来生产食物变成了可能,拓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潜能也得到了有效释放。
设施农业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设施农业通过品种改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充分利用光温资源,重构作物生长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耕地资源,还可以在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等不适合大田作物生长的非耕地发展,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用地的开发。
进一步看,多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和应用,也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能。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生物技术则主要是通过改良生物性状等方式,提高农业单产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土地资源的产能。
但是也得看到,现有技术条件下,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开发的程度相对有限。这也要求,未来落实大食物观,还需利用好国外的市场和资源,强化国际合作,在弥补国内食物品种供给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食物的多元化供给。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来推动农业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利用国外农业技术和资源,提高国内农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我们得以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保障老百姓的饭碗。由此,也更需要我们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守护好“中国饭碗”。
撰稿 / 翟天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吴兴发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