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项目学校建设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7月初,相关部门做客金华日报《市民问政》,就如何加快学校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与市民在线交流。眼下,我市各项教育民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市区三年内实施139个教育项目

  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现象明显。为此,我市开展了市区“百校工程”行动和全市“三百工程”行动。2021年,市区实施“百校工程”,三年内计划在市区投资约151.5亿元,实施139个教育项目,这项举措可有效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提升金华市区教育品质。

  在丹溪东路上,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新校区已完成建设,崭新的校园不久将迎接1100余名学生入驻,这是139个教育项目中的一个。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党委委员王刚表示,新校区的主体工程去年12月完工,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二次装修。“原定9月1日投入使用,为了安全环保,时间又往后延了。”

  位于市区东阳街与和信路西南侧交叉口的东苑小学东里校区项目2020年启动,该地块原址为姜家社区的东里自然村,原有85户村民,2020年下半年启动征迁。今年6月,金华开发区将该项目列入重点项目攻坚清单,7月底前完成征迁。我们了解到,征迁工作已完成,9月初施工队进场施工。

  去年,新一轮《金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完成,到2035年规划幼儿园415所、小学110所、初中63所、高中21所、中职学校10所、技工学校3所。金华八中迁建、汤溪中学城区校区新建纳入该规划,两所学校规划位置在苏孟乡境内,湖海塘以南区块,该区块目前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第一轮上报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审核。目前项目涉及的土地指标调整、立项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

  全市97个新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完成41个

  “按照高标准建设要求,北苑小学附属幼儿园、金华实验中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附属幼儿园)、金西三期幼儿园、吕塘下幼儿园如期竣工,下一步将进行内部装修。”据市教育局计划财务基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实施新改扩建幼儿园项目97个,截至目前完成开工项目88个,完成竣工项目41个,今年完成投资额7.4亿元,新增学位13100个。

  本栏目曾报道湖海塘社区范围内公办幼儿园相对较少,存在公办幼儿园难进、民办幼儿园收费太贵问题。近日从金华开发区社发局了解到,这一现状明年有望得到改变。

  据了解,《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一园一策”整治工作方案(2020—2022年)》已制定分步整治的目标任务。根据要求,2020—2022年,金华开发区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0%、35%、40%,公办幼儿园招生覆盖面比例为40%、45%、52%。从目前公办幼儿园建成情况来看,与湖海塘社区一路之隔的和悦社区,建成的银桂苑幼儿园、金水湾幼儿园、紫桂苑幼儿园3所公办幼儿园均已开园。

  在建的公办幼儿园还有滨江悦虹湾幼儿园、金地峰汇幼儿园、香桂苑幼儿园、智合园幼儿园、湖海塘幼儿园等5所。等到这些幼儿园全部开园,湖海塘板块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教育的短板,关键在农村地区。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天姆山村的天姆山小学,塑胶操场旁矗立着一幢两层高的教学楼,作为白龙桥镇中心小学的完全小学,新学期一年级只剩下5名学生,二年级只有14名学生,目前学校已没有三年级学生。白龙桥镇中心小学负责人陈旭佳表示,在前期摸排中,有天姆山村户口的一年级新生42人,二年级学生48人,但事实上大部分村民都进城买房读书了。“这两年趋势更明显,在村里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少。”

  近年来,婺城区箬阳、塔石、沙畈等地的小学因为人数较少、百姓需求改变进行了合并,婺城区教育局教育科工作人员徐校彬说,目前婺城区学生人数较少的乡村小学只剩下天姆山小学和古方小学。“小规模学校办学成本很高,师资利用率低,金华教师资源比较紧张,合并对合理利用教师资源、降低教学投资成本、助力学生成长等都有好处。”

  小规模乡村学校今后何去何从,市教育局计划财务基建处分管负责人说,最近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征求关于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建成布局更合理、质量更优秀、保障更全面、教育治理更完善的高质量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要均衡发展,还要解决城乡差异问题。我市持续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采取“1+1+1”模式,组建成“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的协作型、共建型、融合型教育共同体,强化优质师资均衡流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每年参加交流的校长、教师比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1年,我市共完成247家共建型、融合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学校,2022年将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补齐托育短板实现“幼有所育”

  “这家托育机构环境和老师都不错,离我家又近。同小区的好几个家长都把小孩放在这里。”今年上半年,家住市区的周女士将两岁的儿子小乐送到一家托育服务机构。“我和丈夫要工作,父母年纪大了整天带娃太累,托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市3岁以下婴幼儿有19.3万人,其中2—3周岁婴幼儿有7.3万人。现实中,不少家庭同周女士一样,工作不能落下、老人精力有限,小孩难带。“幼有所育”“如何优育”成为民生关切。

  “到2025年,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普惠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在地区、城乡、人群方面的差异显著缩小,‘浙有善育’形成共识,优生优育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今年6月,我省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到完善托育服务体系,要求大力完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布局,新建社区按照每千人10个以上托位的标准配置托育服务设施,未满足托位标准配置的待建、在建和已建成社区要通过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加快增配。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托育服务功能要纳入村庄规划。建设省市县三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原则上设在妇幼保健院。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托育服务设施和实训基地,推进“医、防、护”三位一体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推动0—6周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一体化集成创新管理改革,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周岁幼儿。对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和小学生照护服务机构,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编制实施托育人才培养培训规划,多渠道充实托育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市根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率先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已成立金华市“金有善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相关工作方案,围绕善育水平、善育服务、善育保障、善育文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申报义乌市作为我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先行试点,加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最佳实践,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截至9月21日,我市提供托育服务并在卫健部门备案的机构已增至548家,其中幼儿园办托503家,纯托育机构45家,共有托位2.39万个,每千人托位数3.36个,覆盖全市81.21%的乡镇(街道),提前完成今年托位考核指标。”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和妇幼健康处工作人员金雨慧介绍,今年我市又有16个乡镇(街道)建立托育机构,共新增托位6444个,其中普惠性托位4801个;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07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107家。培养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师、服务师、志愿者三支队伍共2500人。但是,受当地经济、人口影响,各县(市、区)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

  15分钟托管圈 家门口的乐园

  两人三足、脚踩气球、火线冲击、鼓动人心、合力搭建、同舟共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欢笑阵阵。孩子们自由选择,尽情享受游戏的奇妙乐趣。近30个精心设计的项目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这是兰溪市流动少年宫在该市女埠中心小学开展的一场活动。兰溪市青少年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优质校外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学校、特殊学校、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各类体验式活动,让更多农村少年儿童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

  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家庭,家长上班时间无人看顾孩子怎么办?我市依托青少年宫、企业、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红领巾学院等,优化调整营地布局,建立15分钟内可到达的公益托管点,把公益服务送到家门口,着力解决家长的困扰。

  为了解决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无人看管现象,今年,团市委提前策划,将“15分钟托管圈”进行延伸,以“情暖童心”金华市第十届青少年暑期托管夏令营为载体,共同推进各县(市、区)“家门口的夏令营”活动。通过交流经验、共解难题、模式复制、课程共享、资源协调等,共建暑期托管服务点109个,参与大学生856人,累计服务1万余人。

  为了让优质资源服务更多孩子,团市委创新开展“1+5+X”服务团队共同开展服务。“1”指全程性陪护“哥哥姐姐”志愿队;“5”指5支专业性巡回服务团队,包括“红色教育宣讲团”“应急救护普及团”“职业体验服务团”“反诈宣传警队团”“心理健康辅导团”,这些专业团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轮流向营地输送专业课程;“X”指社会公益组织团体的参与,包括“浙中车友会”爱心车队护航哥哥姐姐安全前往活动营地、妇联格姐成长陪护等,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打造“没有围墙的青少年宫”。

  东阳市青少年宫时任主任蒋镇红说,今年,在全国“双减”政策出台和社会需求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市红领巾学院的课程支持及村(企)的场地、人员支持,东阳形成了新的托管模式,活动营地从原来的3个扩大到14个,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托管服务。

  婺城区西市街社区一名方姓家长说,她女儿生性腼腆,在人际交往上比较内向,夏令营愉快的气氛让她在这里交到了朋友,通过合作性的游戏,锻炼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那几天和哥哥姐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悟在一起,不仅拓展了知识面,孩子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家长很放心、也很安心。

  团市委宣传学少部副部长黄丽介绍,“情暖童心”青少年暑期托管夏令营是打造“15分钟托管圈”的延伸和补充,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依托孩子所住社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文化阵地,开展暑期公益托管服务。活动由各地团委组织统筹,依托市县青少年宫,联合机关、高校、社会组织等落实经费、人员、课程等保障。活动自2012年开展以来,以“驻村”“驻企”“驻校”“驻社”等形式,为家长送去“家门口的公益服务”。据统计,至今已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小候鸟、快递小哥子女等6.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