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脑OM首次线上决战 这支娃娃队“隔空”勇夺金奖
因为疫情,2020年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首次移师线上。近日,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的843支队伍,通过视频直播挑战实时答题。中国参赛队的小选手们克服困难,以创新和应变能力,从容应对此次新型的线上比赛模式,收获了3金1银5铜和一个富斯卡创造力奖的好成绩。
参赛队员们分别在“拯救世界”“网络救援”“古典……有效的侦探”“轻木的林波舞”“不知所云”和“时尚小虫”赛题的比赛中,PK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及动脑动手能力。
和其他所有“一所学校一支参赛队”不同的是,“未来宇宙探索者”小队的6名二三年级的小选手,分别来自上海6所小学,其中4人首次参赛。首次组队、首次参赛、首次面对线上答题……最终夺得“不知所云”赛题组小学组冠军。是什么令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多的是运气还是必然?原来这6个家庭有着“同频共振”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念。
整整五个月,疫情下每晚“OM空中相约”
OM竞赛分为长期题目与即兴题。长期题需要小选手们多人组队,限时8分钟,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展现解题方案,创造性、表现风格、幽默感是重要的评分指标。“未来宇宙探索者”小队选择的长期题是“不知所云”,要求团队创作3个富有创造性却又令人费解的短语,并为短语赋予意义。
从今年1月开始,所有参赛队员们无法继续长期题的线下排练,也不可能像往年一样,奔赴美国的决赛现场,他们需要各自在家准备,通过网络完成“线上空中”排练,录制解题方案视频。而即兴题比赛也首次通过网络计时在线上回答。
排练和准备的难度大大提升,导致30多支队伍退出今年决赛。整整五个月里,6人小组每晚9点雷打不动“钉钉有约”。
“每天的线上排练,孩子兴奋得就像参加聚会一样,情绪高涨,我在客厅经常能听到他们的精彩台词和开怀大笑”,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双语部二年级陈思远的妈妈说。每晚的线上相约,都是队员一天里最重要的事。
唯一的女孩、浦东南路小学三年级的马婧宁有一次上完钢琴课累得趴在床上睡眼惺忪,妈妈看她实在撑不住,准备给她打卡请假。没想到,她休息了几分钟后还是强撑着坚持起来,倔强地说:“不行,我还是要去打卡,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大家”。那一瞬间,马婧宁妈妈心里被感动和震动了:“我清楚地看到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在这个一向比较我行我素、很有个性的小家伙身上飞速成长”
OM竞赛是一个团队比赛,这次6位小学员能夺冠,长期题得分近乎满分,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更依靠他们之间的“团魂”。
孩子们的毅力超过了家长的想象,为什么他们能坚持下来?6个家庭的家长们反思,除了比赛本身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其中有很多幽默有趣的元素之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从一开始他们就尊重孩子们的想法。选择参加比赛,是几个孩子自己的意愿,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也会陪练、记录、协助总结,孩子们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但最终还是要自己动手解决。
功夫在诗外,阅读、京剧助力科学思维
5个男生1个女生,孩子们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各不相同,碰撞出的火花也格外鲜亮。
“火星上的水跑不过太阳。”这个孩子们创作的“不知所云”的短语之一,隐喻人的细胞衰老就像火星上的水,虽然曾经存在,但是由于被太阳辐射吹干,不可能通过循坏重新变成液态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真大”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如果说“宫殿真大、房子真大”,得分就比较低, “Joyce老师的口气真大,他居然预言我们可以得世界冠军!”在这类题型中就能得到满分。没想到,这个充满创意的回答,最后美梦成真。
充满奇思妙想,又不乏科学性,短短几个字,不仅来自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修改,也依靠科学知识的积累与丰富的联想能力。6名小队员,各有兴趣爱好,但有一项爱好却高度一致:阅读。
德闳学校二年级的黄镜泽从小班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大量阅读科学书籍让他经常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与OM精神不谋而合,他去年参加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办的天才营CTY的2019-2020Talent search考试,以领先母语国家同年级学生四年以上的水平通过。
中芯学校二年级男孩胡敬知的家里,常年订阅各种英文科学杂志,父母每年寒暑假带他去世界各地博物馆实地参观,经常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在获得此次OM比赛世界冠军之前,2019年,7岁的胡敬知就已经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的OM比赛,并获得了上海OM竞赛第二名和全国头脑OM比赛三等奖的成绩。长期的科学学习和思维训练,让胡敬知对很多别人不太注意的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当他在宠物乐园看到绿鬣蜥时,会主动思考它和小猫小狗不同,如果把绿鬣蜥作为宠物照顾,需要了解哪些知识。蜥蜴对温度、湿度非常敏感。怎样在蜥蜴的“房间”里模拟热带雨林的环境?他开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协和双语学校三年级的徐瑞阳是典型的“理工男”,从幼儿园开始,他对书的口味就集中在自然科学、化学、天文,乐此不疲。课外也缠着父母报科学课,家里的洗手间变成了他的科学实验室。为了录制头脑OM大赛报名视频,深夜才入睡。徐瑞阳虽然个性内向,但对兴趣的执着却让他有特别的勇气。学习Scratch编程不到半年,他悄悄在网上联系某工作室应聘程序员。
马婧宁对京剧的爱好,居然也能为小队增加竞争力,这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在长期题构思过程中,马婧宁突然想到用京剧表现“出人意料”的部分,请教老师毕玺玺后,最终设计了英文唱词,将其有机融合进京剧经典唱段穆桂英挂帅“捧印”中,天衣无缝地展现出了文化融合之美。
“她自己很惊喜,也很得意,因为她热爱的京剧和科学竞赛的融合,带来了亮点,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碰撞,是之前积累在孩子身体里,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输出,孩子亲身感受到了。”马婧宁妈妈说。“我们送她学京剧,从来不想考级或功利,但是她就是在持续生长,结果在想不到地方给你惊喜。
金牌之外的副产品更可贵,每个孩子都发生了改变
这支队伍里的孩子,几乎个个掉过眼泪。
路途遥远,胡敬知作为团队中距离集训中心最远的一个成员,每周末都要早上早早起床,赶到浦西集训。而动手题有他起初并不擅长的题目,比如搓纸杆。比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搓得越长越好,而且不能散掉。练习了很久仍然达不到理想高度,为此,胡敬知没少掉眼泪。尽管如此,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地练习慢慢掌握方法,最后获得了进步。
刚进入集训队的第一堂课,宋庆龄学校三年级的朱玺诺面对语言题完全懵了,挫败感袭来,当场就哭了。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擦干眼泪继续,慢慢摸到门道。在长期题中,朱玺诺反复琢磨练习,把一个呆萌搞笑的“皮大胆”演绎的活灵活现 ,全场爆笑不断……朱玺诺妈妈感慨:“通过这次OM特训,孩子的抗压能力大大提升,也更善于勇敢自信地表达,这是我作为家长最欣慰的地方。”
初期训练时,没有表演经验的黄镜泽缺乏自信,台词总是不过关。家人和他商量要不要换一个台词少一点的角色,他难过得掉眼泪,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却还不行。经过几个月的坚持,黄镜泽在语言表达、动手实践、深度思考、开放思维各方面能力都获得了显著提升,会了控制急躁情绪,沉下心来耐心应对各种问题。
马婧宁起初是队长,但她因为急于出成绩,被队员们调整为副队长,回家路上就哭了。在父母的引导下,她开始关注队友们的想法和立场,对大家的情绪有特别的关心和洞察。有一次两个男生闹别扭,其中一个跑进男厕所生闷气,马婧宁守在厕所门口安慰他。当然,还有喜悦的眼泪,当世界总决赛线上主持人在冠军颁奖环节含笑念出“未来宇宙探索者”小队队名,马婧宁反复确认没有听错后,激动地哭成小泪人。
刚开始培训时,陈思远聚焦于自己的表现,渐渐地,他学着仔细聆听其他队员的回答,吸收他人好的思路,到最后愿意和大家共享答题笔记,不再关注自己有几个5分回答,而是整个团队有几个5分回答。这一点,很让我欣喜。
“金牌之外,我们感觉‘副产品’对孩子一生来说更加宝贝。备战OM,让6个孩子的团队协作、抗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原先比较‘个性’的孩子,开始懂得多倾听,站在队友的角度思考,并且推动队友发挥各自潜能,强大整个战队力量;原先胆小的队员,在队友的鼓励和宽容下,敢于试错突破自我;原先不能接受失败的孩子,开始愿意接受不自己的不那么‘优秀’。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
闹过笑过哭过坚持过,OM竞赛结束了,但孩子们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动手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与毅力逆商,都将继续陪伴他们。相较比赛结果,这些成长更能让孩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