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妻”是对他婚姻的误读,胡适日记手稿尘封百年后面世
透过玻璃展台,胡适写于一个世纪之前的留学日记手稿,被人们仔细端详。泛黄的笔记本上,他用蘸水笔、毛笔或是钢笔写下当时的所思所想,时而文言文时而白话,时而中文时而英文。他会剪下常读的《纽约时报》等英文报纸的时事评论贴进笔记本,也会贴与友人外出郊游、开会时拍摄的美国风土人文照片,以及友人间的书信、便条和论争对谈细节。
“他用的材料非常广泛,有点儿像现在的手账。”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姜异新在亲眼见到胡适这批尘封百年的手稿,深觉震撼,“纸质文物的寿命大约一百年。一个世纪以前留下来如此完整的日记,真是非常不容易。”
在这些手稿中,她看到了历史的现场感,这是过去《胡适留学日记》等出版物所无法比拟的。
8月25日,“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启幕。在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之际,亚东图书馆藏的陈独秀、胡适等九种重要文献首度集结面世,其中包括目前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共十八册、50余万字,覆盖了1912年至1919年初胡适赴美国留学及归国后的生活轨迹。
每一次民国名人的档案、信札出笼,都会掀起一股热潮。2012年,“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的首度公开,与之相关的“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学术讨论、史料价值就引人注目。这一次,业内人士也认为,与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的这批亚东图书馆遗珍时隔百年露面,以陈独秀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必将引来学术界、收藏界与艺术品市场的关注。
“这部手稿居然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能够再现于世,非常珍贵。”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说,胡适曾把留学日记描述为“赤裸裸的记载”,所谓赤裸裸,恰是真实呈现最好的证明,“这样的自传体书在西方可以看到《忏悔录》、《邓肯自传》,但在中国很少见。”
50万字的胡适精神心理史
1910年,19岁的胡适获庚子赔款第二期资助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哲学大师杜威,与罗斯福为校友。
留美七年里,胡适写下50多万字的日记和札记。他对美国的思想、政治、人文环境的了解,受赫胥黎进化论和杜威实验主义的影响,以及如何一点一滴形成其民主、开放、自由的思想,都记录在日记中。
他也在日记里写生活琐事。记自己打牌,记不能戒烟的痛苦,记感情的冲动,记自己信仰思想的途径和演变的痕迹。“这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留学日记里的胡适,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位“自喜、夸大、野心、梦想”的少年的内心生活史。
欧阳哲生统计,在胡适生前,《胡适留学日记》就出版过三个版本。第一版是1939年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藏晖室札记》(简称亚东版);1948年第二版出版时,在大部分青年学生反美的情绪下,《胡适留学日记》变成禁书;第三个版本则是1958年的中国台北版。
此后,商务印书馆、安徽教育、湖南岳麓书社等多家出版社均依照“亚东版”,以《胡适留学日记》为名重印出版。
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了《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胡适手稿才算是首度公开。
姜异新相当仔细地看了手稿,细细揣摩胡适当时所用的各色墨水、书写用力时分叉的笔触,以及粘贴在笔记本中的百年前的美国报纸、照片。这些副文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显然是当时中国社会缺乏的内容。
青年胡适当年如何搜集材料,如何进行整合、裁剪,其修改的痕迹、思考的步骤和结论,整个鲜活的思维过程,都呈现在这套封存百年的文稿中。
“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发达的时代,回望《胡适留学日记》,其实非常类似现在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可以说是新媒体写作的前身。”姜异新认为,胡适拓展了日记的功能,这并不是一部私密性的日记,也不是文学性的日记,而是以读书杂记为主的思想随笔和文化记录,这种综合性的文体,胡适有时一天能写几千字,有着面向公众的强烈表达欲。这些日记就像今天的新媒体一样,除了不能及时地被人们所阅读、转发、评论,其他方面的功能与当代的新媒体一样。
胡适的日记并非属于一般定义的私人领域,而是公众领域的一部分,呈现着他的价值观、思想主张和广博的兴趣与视野,很大程度上,它是学者胡适的精神心灵史。
梁实秋曾在《怀念胡适先生》中回忆他与徐志摩在胡适书房翻看《胡适留学日记》的情形,他发现胡适除了私人记事之外,每天剪贴报纸和各种新闻,篇幅多得惊人,如同时事资料汇集。读完之后,梁实秋深感自愧不如,认为自己在胡适那个年龄,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思想也未成熟。“如果我当年也写过一部留学日记,其内容的贫乏与幼稚是可以想见的。”
《归娶记》,重看胡适的婚恋与情感
1917年,胡适归国。现存的《胡适留学日记》,在1917年7月10日的《归国记》之后,一下子就跳到了1919年7月10日,其间有整整两年的空白。
他在归国的最初半年内写下的两册日记《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重见天日,被学者们视为珍贵的发掘。
胡适的婚姻与家庭思想,一直是学界谈论的话题。他是民国名人中少有的终身与包办婚姻配偶终老的学者。
李敖曾写过一篇《为什么胡适的婚姻,可以持续一生》,文中写道,“当年新的思想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些时代的人,只要有一点办法的人,都换了老婆,为什么呢?家里的老婆不是缠着小脚就是乡下婆子,都不能够符合他们这些新青年的标准。”
接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由主义者胡适,面对中国传统的包办婚姻时,他身上有着新与旧的痛苦纠葛。最终,他选择维持一辈子的婚姻,而不是像鲁迅、傅斯年这些新青年,勇于追求爱情。
归国期间,正是胡适酝酿和倡导新文学及新文化运动的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也是他返乡完成母亲为他订下的婚约之时。
1917年12月16日至1918年2月21日的《归娶记》,记录的是胡适回乡完婚再自家中返京的这段时期。
《归娶记》几乎完全围绕婚事展开,记录了他对妻子江冬秀的第一印象、婚礼的参加者、座次、行礼次序,甚至结婚礼堂的平面图,都是对婚礼的详细记载。可以看出,胡适是有意将改革婚礼旧俗当作思想革命的试验。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唐娒嘉正在做《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研究,她认为,过去的研究中,通常会把胡适出轨表妹等人看作对包办婚姻的反抗,把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塑造为悍妒无知的传统中国妇女。
林语堂曾说,没有看到胡夫人,不晓得胡先生的伟大。李敖曾经把这句话解读为,胡适的伟大在于,一位知识分子能够容忍粗野的乡下婆子一辈子,在妻子一把菜刀的威胁下不敢离婚,并且承认自己怕老婆。
但《归娶记》的“出土”,令学界有机会重新探讨胡适与江冬秀的关系、重新审视江冬秀的形象。唐娒嘉认为,过去江冬秀的形象被扁平化,世人刻意忽略了她的人格魅力。胡适与韦莲司、曹诚英等女性的婚外恋,则被有意地美化、诗意地渲染。由此,胡适在婚姻不忠这件事上,获得了公众的同情和谅解。考证胡适的婚礼及与江冬秀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界理解胡适的婚恋观及其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也可为胡适情感研究和婚恋观研究提供一个更生动的视角与思路。
“近代中国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安徽人和湖南人掌局的历史。”在看过“亚东图书馆遗珍”展览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勇感叹,在他1979年上安徽大学历史系时,同为安徽人的陈独秀、胡适都被视为反面人物。40年过去,这两位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早已获得应有的历史地位。
除了胡适日记手稿,陈独秀写于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自亚东出版之后百年间从未露面。这篇手稿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讨论“五四”运动后期思想论争“科玄论战”难以绕开的著作。
该展览完成北京站后,将于9月初前往上海、南京、杭州,最终回到陈独秀与胡适的故乡安徽展出。展览中的文献原稿,将于10月亮相华艺国际北京首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