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王旭明批语文课”有多少干货?

  作为曾经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今的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讲述出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然而,在担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期间,王旭明对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究竟作了哪些努力?如果说当时自己的确没有发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情有可原。但倘若当时已发现,却因为职业定位和特殊话语权限而规避,只能证明另一个不属于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

  我们或许可以理解王旭明的苦衷,但是他现在的反思,更应该付诸自己的行动。比如说当下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语文课本中充斥着一股令人窒息的“伪”。姑且不去计较他对这一结论的提出到底作了多少研究,也暂且不去争论他区分语文课本内容真伪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单就他是语文出版社社长的特殊身份而言,笔者很想知道的是,在他这些理念的影响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是否都改掉了这些毛病,并为广大学子提供了“称心如意”的教材?

  除此之外,王旭明还强调要增加古诗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这其实并无新意,也未必是科学的论断。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讲解来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并以此达到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构建。而课本知识的构成,从来都强调比例协调,搭配均衡。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现代文对学生的启迪作用就要比古诗文差。

  王旭明基于自我责任意识而出现的公共表达,本没有什么过错,但三番五次下的喧嚣发难,却不见问题的直观进展,只见批评不见建设性意见,更在实际的岗位上不见实际的行动,这会把自己退化成职业的仅以惹口水引争议的批评家层次,让这类批评减色不少。

  (四川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