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后浪们的最强音: “疫”路同行 未来有我!

  号外号外!

  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试验圆满成功!

  5月6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评选认定结果,全市222所学校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实至名归!战“疫”期间,这些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也“硕果累累”,活动纷呈。记者云探访了其中15所学校,听听它们是如何发出科技最强音的吧,看看科技小将们的风采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奔涌吧,后浪!未来科技将由你们开启。

  北京市第166中学

  冷泉港“虚拟实验室”加盟云课堂

  三校联合举办云上科技节

  2月19日、20日,两节由美国冷泉港DNA杜兰中心(DNALC)开发的热门课程,通过Zoom平台超越时空,呈现在一六六中学同学们的电脑上、Ipad上和手机上。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缩写CSHL)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分子生物学摇篮”,名列世界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作为“CSHL国际青少年生命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与CSHL开启战略合作。

  “细菌转化实验”和“DNA限制性分析限制性酶切实验与结果分析”两节课程,让学生们脑洞大开,边竖起耳朵听讲,边结合所学思考,隔空喊话科学大咖,一起讨论分子生物学前沿问题。原本小众的课程,吸引了一六六中学约200名学生同时学习。在线学生跨(初高中)学段、跨(选修)学科、跨(中美两国)时空,完成了实芯实核的实验课。

  

  2月初至今,学校金鹏科技团的师生陆续发起参加了抗击疫情下的科技文献解读分享、植物花语、科技节活动,在这场战疫中学习、思考、实践、成长。在2020年4月20日举行的“创心、创智、创客佳”2020科技节主题微课中,师生们将阶段性收获与感悟进行分享和展示。吴兆琨“口罩消毒的装置”,陆费林瀚“全家人安全放置口罩的装置”,王敏恒“一个可供家人放置口罩的口罩台”,李阳“口罩存放器”……一件件简单质朴却创意无限的手工作品,凝结着特殊时期博雅学子在居家生活中的思考与实践,反映出同学们对从我做起参与抗疫的热忱与担当。

  此次科技节另外一个亮点是,学校中小学部、房山区良乡五中和通州区玉桥中学又一次共同承办的三校联合云上科技节。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携手中国宇航学会推出线上科普活动

  疫情期间,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的科技活动不停歇。

  4月21日至26日,学校携手中国宇航学会推出“中国航天日”线上科普活动,包含“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小卫星载荷方案设计大赛”、“‘航天筑梦’原创诗歌大赛”和“线上科普冲浪”四个模块,超过23000名中小学生参加此次“网络云游航天日”活动!

  2020年1月,学校应中国科协、中国宇航学会委托,承办“2020年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训练营”活动,学校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各3名同学包揽“‘神箭神舟杯’全国中小学生航天科技竞赛”初、高中组冠军。

  

  目前,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已启动2020“科技英才培养项目”和“小高英才培养项目”,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贯穿“全面+特长”的培养机制。其中,“科技英才培养项目”是矿大分校着力打造的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平台,聚焦“课堂教学引导、课外活动启迪、竞赛课程激励、社会实践培育”四位一体的科教育人体系,贯彻“基础型、研究型、拓展型、竞赛型”进阶式学习模式,引领学生从兴趣到志趣再到志向。“小高科技英才培养项目”是为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全国STEM教育种子学校、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全国示范校园气象站、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面向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周边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培养项目。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学生把机器人器材领回家启动线上交流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作为示范高中,承担着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科学家、科技精英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们,在疫情期间使用线上授课进行教学的同时,积极设计线上活动,弥补了人才培养学生不能进入实验室,遇到事面授交流学习的缺憾。

  

  学校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分批到学校将机器人器材取回自己的家中,完成研究、学习、线上分享交流等工作。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社团还组织了多次线上交流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

  老师制作实验演示视频

  学生把科学实验“搬”回家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是一所传统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延期开学期间,为激发学生从小探索科学乐趣、坚持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学校科技组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每周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并制作了实验演示视频。千挑万选的实验不仅趣味性十足,而且便于操作,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科学实验也被顺利地从学校“搬”到了家里!同学们热情高涨,在一次次亲身经历、动手实验中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并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

  学生参加线上科技比赛

  科技类亲子作品也频现

  由于病毒肆虐,初春的校园变得无比的寂静。但这也阻止不了翡翠人追逐科技的梦想的脚步!学校科技梦想导师们制定了科技延学的计划,带领所有导师一起行动起来为学生打造科技盛宴。为了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科技知识,老师们还录制了科技微课与大家分享交流。

  

  

  由于学生喜欢,有很多家长也对科技产生了兴趣,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科技类亲子作品。除此以外学校还积极的组织学生参加线上的科技比赛。

  学校“奥兹科技俱乐部”成员都是科技的超级粉丝,他们热爱科技敢于探索,在未来工程师、航海模型、智能控制国家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

  空中课堂 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学校科技团队以“生活中的科学”为理念,设计了居家科学探索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事物来体验科学的魅力,让孩子们“宅”在家里也能感受科学的乐趣,保持对科学的兴趣。

  老师们遵循课标和课本,以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设计上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提高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科学课程除了传授新知,还通过网络线上组织了“世界地球日”“空中辩论”“太空种子种植活动”等科学活动。

  轻松自由,是培植创新的沃土;兴趣爱好,是激发创新的动力。历年来,学校积极参加全国、市、区举办的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数码绘画致敬最美逆行者

  居家观星听讲座涨知识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是海淀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科技教育是学校的品牌。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丰富的线上科技活动。

  通过十九中少科院数码绘画研究所组织了初一高一年级《致敬疫情逆行者—数码绘画比赛》活动,同学们借助电子数位板、手机绘画APP进行创作,同学用画笔记录当前的特殊时期,营造社会正能量,通过作品表达对疫情的关注和对一线“战士”们的敬意,同时也表达对病患的挂念和对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

  

  通过少科院天文研究所组织初中同学们拍摄特殊天象如超级大月亮和维纳斯与七仙女——金星进入昴星团等活动。同学们在家利用望远镜、手机等简单设备进行观测和拍摄。老师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交流解疑,同学在老师组织下也多次参于一些公益的天文知识讲座,观看如《宇宙探秘》系列天文纪录片。

  通过金鹏科技团电子信息分团组织聆听中国航天日纪念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50周年科普讲座活动,同学们线上听取科学家和院士讲述“东方红一号”卫星故事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解读他们心中的中国航天精神,同学们深受鼓舞,愿意努力学习,为祖国更广阔的未来储备和施展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通过这些科普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意识,同时也为长期宅家释放压力。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坚持海洋教育特色科技助力防疫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是首批“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至今此称号已“落户”学校十余载。其中,海洋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工作已有35年,学校坚持以海洋教育为特色、广泛开展并推广相关课程及实践类科普活动,为每一批进入汇文的学子都种下了探秘海洋的种子。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坚持科普教育工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团队为学生设计录制了“海洋教育”微视频12次,设计录制主题类“社团活动”微视频12次,科学学科教学视频17次。在做好“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科普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线上“云直播”“云竞赛”等科学实践活动。“世界地球日”当天,学生们参加了由国家海洋博物馆与央视新闻联合推出的“关注地球,守护自然”专题直播活动。

  

  

  此次直播活动内容丰富,既有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的“前世今生”,又有滨海湿地系统的“红树林”,还有南北两极冰天雪地的神奇面貌。此外还积极参加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大中小学生海洋科普知识竞赛,在近5000名学生中学校共有14名进入决赛,最终,1人获得个人竞赛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北京市第九中学

  网上信息竞赛“教室”一周上课三次

  北京市第九中学延期开学期间,学生们转入远程网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逐渐成学习常态。

  “今晚7:00~9:30,腾讯会议,会议ID:603 396 258,请大家准时参加”,延期开学后,北京市第九中学的信息竞赛的同学们准时网上“教室”里上课。

  在腾讯会议室里,每周三次,老师和同学们,像在学校的机房里一样,聚集着,讨论着,在疫情期间用特殊的方式坚持着信息竞赛的学习!疫情期间,网络学习,虽然不能见面,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坚持写代码,坚守着信息竞赛的学习!

  化学和生物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传播方式,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防护措施。同学们通过这个探究学习,在收获到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

  辅导学生在线参赛

  学校2017年被评为顺义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先后又被授予北京市科技教育促进会会员校、地理科普教育基地、顺义区科普E站等等。延期开学期间,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学校线上为教师进行云美摄、钉钉、云端课堂、大华直播等软件的应用培训,教师利用上述软件进行在线备课、教学、教研组会,以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竞赛、辅导学生参加比赛等等。

  为学生制作钉钉、云端课堂软件的使用教程,方便学生使用。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在线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比赛辅导、参赛。

  2020.5.5公布的第40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同行,共战疫情”科学幻想绘画获奖名单中,学校初一年级巩英奇同学的作品《白衣天使》荣获一等奖。

  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

  指导学生进行航海模型制作

  参加科技模型网络竞赛

  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以海洋意识教育为依托,重点开展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建筑模型等活动。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模型网络系列竞赛活动,老师们还利用直播网课指导学生进行航海模型制作。

  

  同时广泛开展居家科技活动,利用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科学知识我知道”等自主活动充实学生居家生活,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科技活动不停滞。

  北京市京源学校

  举办线上特别翱翔论坛

  学校一直积极参与北京市“翱翔计划”和“雏鹰计划”项目,成为首批基地校,在全市范围内最早成立了“北京市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科学领域’京源学校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咨询与资源支持委员会”,并联合区内外13所中小学成立了“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京源基地雏鹰校际联盟”,成为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成员校和“北京市首批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正在发生的疫情是最好的教材,京源师生们科学分析探索疫情,高中同学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起因、发展、防护等为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初中同学则举办特殊时期的线上特别翱翔论坛“非零和博弈——记一次病毒与人类的战争”,引导大家思考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同学们还抓住北京市推广实施垃圾分类新条例的契机,从科学角度分析宣传垃圾分类政策,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围绕“北斗三号”发射的“大国重器自强精神”的翱翔科技论坛也在积极筹备中。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组织学生参加学习协作体资源课程

  在居家学习期间,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0年翱翔计划”也根据上级政策适时调整了学员培养方式。

  多年来持续在搭建北京二十中学科技教育大中小学校协作体,借助协作体资源,疫情期间,为同学们提供中学生科技创新、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等科研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也积极搭建平台,通过视频会议,微信沟通等渠道为常规的科技活动提供保障,举行课题结题以及发布科技征文等活动。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主力军,科技教师也积极备课,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科技云课堂,助力同学们居家战役。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习协作体资源课程,举办“翱翔计划”第十二批学员结题答辩会。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第二小学

  开展“科技创造美好”主题活动

  学校连续15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延期开学期间,学校以“科技创造美好”为主题,与生活链接,开展居家生活垃圾调查与分类处理活动;与自然链接,开展快乐种植实践体验;与兴趣链接,开展观察动植物、小工匠创新制作自主活动。多种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锤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的探究能力,滋养学生寻求真理的科学品质,让“科技融入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生根发芽。

  文字:王小艾 祝愿 娄雪 张莹 凌月云

  编辑:现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