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如何避免游而不学?长沙首批地理教研示范基地成果展示

  研学旅行,避免游而不学有“秘笈”

  长沙市首批地理学科教研示范基地首次成果展示

  ■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胡思

  华声在线3月12日讯

  去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倡导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统一。

  研学旅行如何避免游而不学、走马观花?近日长沙市首批地理学科教研示范基地首次成果展示在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举行,作为首批示范基地,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早在两年前就开展研学旅行。

  首吃“螃蟹”400多学生

  赴厦门研学旅行

  在湖南,关于研学旅行,湘郡未来实验学校可能是最先“吃螃蟹”的一所学校。

  2015年12月,该校七年级成建制2个班104名学生在6名课程导师带领下,携人文、地理、生物、政治、历史、艺术等6个研学课题前往厦门展开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2016年12月,湘郡未来再启研学旅行。八年级334名学生,25位导师分成人文、生物、艺术、地理、历史、政治、数学、物理、信息、音乐、英语共11个课题小组再赴厦门开展为期一周研学旅行。在后期满意率问卷调查中,对2016年厦门研学旅行安全措施、行走课堂、交通安排、住宿安全等进行综合调研,最终学生综合满意率高达96.20%。

  行走课堂

  每一处都是活教科书

  记者随手翻阅了一个学生的研学旅行地理课程手册,这本册子厚度和寒假作业差不多,每一节的知识点都和厦门的景点相结合,并且从天气、人文等方面,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比如要同学们提前查询厦门一周的天气,绘制天气符号,并选择合适的衣服。

  一个有趣的作业是向当地居民学习闽南语,并把语音记录下来,还要学习用闽南语唱《爱拼才会赢》。一个学生写了几个常见的闽南语,比如睡觉是“滚开”,美女是“迷路”,帅哥是“晕倒”。

  避免游而不学,

  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研学旅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渠道。”长沙市教科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孙智明表示。

  对于如何避免游而不学,出席的专家们也纷纷给予了自己的见解。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说,研学旅行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主题选择和线路安排应该与教育教学目标紧密融合。首先是立意高远,紧跟国家战略,把培育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其次是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三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研学旅行的历程成为道德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