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青年博主为未成年人防沉迷和理智追星支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作为上海网信办的品牌活动之一网络举报宣传月9月16日带领孩子们和家长、老师一起“进企业”。五位知名小红书博主给未成年人防沉迷支招。

  有博主提出,自媒体人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言论的风向标。有人说,你投1000个账号,就能让一个新品牌被人熟知。同样的,一千一万个自媒体人把未成年人放在心里,为他们考虑,传递正向能力,就能改变潮水的方向。

   // 博主讲述如何理智追星,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朱佳航是平台成长博主,通过《理智追星》《如何和父母相处》《是“差生”怎么办》等视频内容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帮助年轻人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全网粉丝数达到470万。作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她分享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正向引导未成年人。

  朱佳航曾做过一期视频是关于理智追星的。她指出,追星的主力军很大一部分也是未成年人。她自己在初中时也有过追星的经历,所以特别理解未成年人追星一族的感受。“他们把偶像当成自己的精神偶像,直接禁止追星肯定是不可能的,需要引导。”

  在这期视频里,朱佳航把曾经因为不够理智的追星,对自己和家人造成了什么影响分享给大家,呼吁大家把偶像当成学习、变优秀的动力。那条视频发出来后,很多未成年人纷纷留言述说自己是如何理智追星变成更好的自己的。

  朱佳航表示,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未成年粉丝占比高达36%。很多未成年人,他们喜欢听她说大学的事和进入社会的事。渐渐地,她从一开始只是想分享自己生活,慢慢的找到了身上的责任感。

  “有些网红,每条视频都是炫富,流量都是从私生活炒作而来,结婚离婚恋爱分手,每次都大闹一场,频上热搜,圈到流量再带货,赚到钱继续po他们光鲜靓丽的生活。让很多未成年都误以为,自己只要像他们一样,就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这是畸形的价值观导向。我们不应该这么引导他们,在这个社会有一番成就的人应该是创造了足够大社会价值的人,而不是哗众取宠的人。” 朱佳航指出。

  她建议内容创作者们坚持用优质内容出圈,给未成年人做个好榜样。内容创作者,特别是未成年粉丝占比较大的创作者,可以由平台牵头让内容创作者和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等联合创作内容,共同帮助未成年人。

  另一位博主“一颗球球”(宋子秋)兼职从事考研辅导和中小学生活动课程学习。她也呼吁青少年理性追星,规范网络使用行为。应当认识到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更何况焦距在镁光灯下的明星们。遇到低俗信息的传播应该做到不跟风,理智判断,果断举报。家长和社会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纯净的网络空间。

  “真正的明星应该是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经常从事公益活动,专注事业,磨炼技能的。追星正是应该学习这些品质、能力,把追星内化到自身的成长中,像自己所崇拜喜爱的明星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成绩。追星真正的意义是追寻偶像的光,看到更广袤的世界。撒贝宁说过,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是在为自己设置一个理想中的人设、状态。”宋子秋表示。

  

   // 博主给防沉迷支招,应该分而治之 // 

  “肉雯”在小红书上拥有200万粉丝,全网粉丝超500万。作为一名主播,她倡导大家表达正确的三观,内容积极向上,不传播负能量,不为博眼球而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正确引导未成年看待直播行业。

  “我觉得诚信是直播最核心的竞争力。主播要有意识地对货品严格把关,不选三无产品,不为利益夸大宣传,对粉丝和自己负责。我们严格把关的背后,就是在为诚信做背书,这是决定自己能在直播带货行业里走多远的关键。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扰乱直播行业的市场规则,危害他人利益,特别是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不能引导他们去跟从、打赏!我觉得良性的直播需要平台、品牌、主播这三大主体共同发力。”

  “肉雯”给直播行业保护未成年人提出两点倡议,一是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参与出镜直播;二是未成年人在未有家长陪同下,无法观看直播并下单产品。

  博主“心理医生王怡蕊”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了孩子上网的3件事,分别是消费、创造和社交。她认为,这三类活动并不互斥,可能互相关联。但最让孩子离不开网络的,是社交联结。换句话说,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上网”“玩手机”,而是和别人产生联系。

  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上网的功能,分而治之:限制孩子被动地消费网络上的内容,比如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鼓励孩子主动利用网络获取技能和展示创意。比如孩子上网学绘画、编程、摄影、剪辑、混音,展示自己学习、健身的成果。

  王怡蕊举例说,曾经有一个初二的女生,在妈妈的鼓励下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虽然很少破千,但是常年地写作练习帮助她出版了一本20多万字的纸质书籍。对于她来讲,网络就是创造和输出的平台。点赞、评论这些社交活动,是她创作的动力甚至灵感。而家长通过她的微信文章,了解她的想法和心声,进行非侵入性地交流和引导。

  博主“Kyle脚步不停”(张炜华)则认为,最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发后,并不能高枕无忧。其实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在孩子身上进行的是一场时间的争夺战。今天“网络游戏”被判出局,但是还有网络小说、漫画、短视频、直播等不同类型的内容形式在吸引着未成年的孩子们。

  他和大家探讨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服务好孩子的学习、成长和生活。他还分享了一个10后的小学生的故事,在小红书上,这名小学生的父母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了他非常规律的日常生活,记录孩子的学习、玩耍和思考。其实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也对同龄的孩子、孩子家长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榜样的作用。知道怎么样的学习生活是充实的,怎么样的亲子沟通是有效的,怎么样的网络使用是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