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焦虑”又成寒假教育培训机构招生的毒鸡汤

  寒假快来了,想必好多同学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不过就怕有计划,没行动;有时间,没方法......白白浪费时间。寒假天冷,而且时间不长,却挡不住小学生出门补课的步伐,曾几何时,一到寒假的时候就是孩子开心玩耍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样的快乐却不见了,孩子们宁愿上课都不愿意放假,因为放假就意味着补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画面呢?

  培训机构不断“贩卖焦虑”,让孩子过个正常假期为啥这么难?下面是一个培训机构老师指导招生老师的文字:

  

  ?

  现在的教育培训机构,90% 都是属于 12年 培训教育的范畴,主要就是针对从 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的。但是现在的教培机构,尤其是 K12 针对学生的这部分培训已经成为贩卖焦虑的重灾区了。教育培训是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很大的红海市场,当然有一些是属于蓝海的,但是在做教育培训机构时,过度给家长朋友去贩卖焦虑是极其不对和愚蠢的商业营销手段的。

  教培机构针对 K12 贩卖给家长的焦虑,就是利用你这个焦虑心,误导你,卖给你孩子并不需要的东西。

  顺便提一下:贩卖焦虑,我们一般指的是毒鸡汤,如《南京家长已疯》《我的周末很贵,估价1088万》、《王宝强,你凭什么这样狂?》、《我那个每月十万零花钱的同事,住在城中村》此类标题,以一个不具代表性的例子引题,然后借此发表或者说是贩卖早就轻车熟路的鸡汤套路,猛灌大家一碗毒鸡汤,让很多人不自觉地更加焦虑,感觉自己不去买他们推荐的东西、不去做他们推荐的事情、不去吃他们推荐的食品……就会死一样的。

  各种疯狂的教培机构宣传语

  现在父母们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这个是一个好事情的,说明我们的社会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很多教培机构却故意围绕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大肆贩卖焦虑,这个就是个很让人恶心和反感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家大的小朋友今年开始上幼儿园的,前几天幼儿园放学都是我爸爸抱着我们家小朋友去接大的回家的,我爸爸有一天在学校门口等大的小朋友放学时,被一个教培机构给盯上了,就一顿贩卖焦虑,针对我们家小小朋友(他才不到 1 周岁的),“孩子要从小抓起,别人家的小朋友都在我们机构培训的……”,这种真的让人很无语,也很愤恨的。

  现在教培机构贩卖焦虑的方式真的层出不穷、车载斗量的:

  孩子还没出生,就讲究各种胎教,胎教必须要做好的。

  孩子刚出生,就有零岁养育方案,就有杜曼这类神童大法。

  学数学、学百科、学艺术、学书法、学编程,不学就会错过当天才。

  刚满 1 岁,有人讲这是学外语的关键期。

  到了 3 岁,有人讲读经典要趁早。

  然后就是幼升小、奥数、小升初、中考和高考。

  见过最荒唐的东西,是给婴儿搜集一堆世界名画,说整天看这个,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还有整天听莫扎特,可以成天才,提高智商云云。其实听莫扎特这个在美国已经被定性为子虚乌有,相关产品已经被禁,但中国还有一些市场。

  最近刚被曝光和调查的量子力学波动读书法、蒙眼识字、嗅觉辨色等都是典型的贩卖焦虑和欺骗行为的。

  看看下面两则教培的宣传语,更是其心可诛的:

  “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生仅有 1 次!”

  

  ?

  之所以上面所有的这些教培宣传语和口号还在不断层出不穷、还能有市场,这些贩卖焦虑、甚至很多就是明显在骗的还能有市场,完全是基于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无助和殷切的希望的。做教育培训机构是好事情,但是这样肆无忌惮的贩卖焦虑肯定是不好的事情的。

  面对贩卖焦虑的 K12,我们该怎么办?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和都在努力的事情,大家为了孩子的教育就算是“砸锅卖铁、节衣缩食、不吃不喝”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面对这些针对我们孩子教育的机构在不断给我们兜售焦虑时,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去学习和思考怎么去辨识哪些是过度营销、哪些是骗人、哪些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钱就算花也要花在刀刃上,时间就算用也要用在对孩子发展更有利的事情上。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很多人不知道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谎言、更不是说给孩子的,而是说给父母自己的。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往死里折腾自己的孩子、而是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自己,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到的三观、眼界品味……,都是决定孩子从哪里开始跑、往哪里跑、怎么跑的。

  投资自己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现在有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朋友们给孩子投资教育时,可真是毫不眨眼,有条件一定要投资教育、没条件也要一定创造条件投资教育。也不管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其实本质上也没什么用的班,几千几万的扔,毫不心疼,自己告诉自己:“万一有用呢?”

  但是轮到给自己投资教育时,那就变成了“小心翼翼、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有时候我会给一些朋友推荐一些书、一些特别好的课程,几十几百几千人民币的都有、甚至一些免费的资源都有的,他们一般都很心动,但是一听价钱或者一听要坚持很久才会有效果,就犹豫不敢交钱、不敢行动。

  “只知道鸡娃、不舍得给自己投资“本质上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用在自己身上,一定要用孩子身上,好像用自己身上的钱、精力和时间都是打水漂的事情,其实恰恰并不是的,孩子的起跑线恰恰是我们自己的。

  我一直思考的事情是,父母的见识和孩子的见识,应该是相关的吧,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你也稍微给自己投资一点学习,是不是对孩子成长更好。

  孩子的教育到底需要什么?

  “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我们在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时,不必盲从,不必过分焦虑,作为父母,在提高自身素质、辨识能力的前提下,考虑清楚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和定位到底是什么的。

  我自己也是一名家长,我也看了不少的如何当父母、孩子教育的的书,发现,不管是古人的“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岳母刺字“……,还是现在流行的“斯宾塞的教育“、”刘墉的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其实更多的都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能让孩子去学习,自己在客厅看电视、玩手机,陪伴也要做高效的陪伴。

  做好家庭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假如有些领域自己完全不清楚或者没有能力教,比如:绘画、书法、跳舞……,英语、数学、作文……,我们可以去选择让培续机构去教,但是这些的前提都是作为家长自己知道有没有用、有什么用、这个教育培训到底好不好如何甄别,而不是被教培机构贩卖焦虑、盲目跟风的结果下给孩子报班的。

  面对教培机构针对 K12 教育贩卖焦虑的做法,我们不能低估贩卖焦虑带来的误导,诚然那种洗脑的技术,一般家长还真是难以抵御,但是我们要逐渐去提高自己辨识度,让孩子真正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放假比学校上课的时候还忙,每天都要马不停蹄四处赶场,从早到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至于培训班的价格也是高飞猛涨,7000块钱培训班报名还要靠抢“你不先定,等你想订的时候就没了”!一边是培训班在不断的“贩卖焦虑”,别人的孩子都在补,你不补怎么跟得上来。另一边又是家长的望子成龙,希望能让孩子成绩上涨,但是孩子的童年,却再也没有了。

  人生就像一场长跑,靠的不光是爆发力,还有耐力,前期爆发太过,后面迎来的可能就是受伤,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心理健康不达标的原因,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