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阳性后的三甲医院急诊室:站在抗击奥密克戎第一线

  

  杨茜现在很忙。

  她在河北保定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做护士,从11月中旬开始,医院阳性患者开始增多,医护也逐渐出现感染情况,最多的一天,不到一百人的急诊科同时阳了九名医护。杨茜自己和全家老小也都经历了感染。

  而急诊室,首当其冲。

  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杨茜穿梭在一楼急诊大厅,眼见这里变得越来越拥挤。患者无法像过去一样很快分到其他科室,只能留置在大厅内,“人满为患,已经没地儿下脚的感觉。”杨茜感到,肯定有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疏通。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河北、北京等地阳性病例都有大量增加。12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北京在院诊断新冠感染者数量及核酸检测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期,发热门诊就诊量和流感样病例数明显攀升,120急救呼叫量急剧增长。

  其中,12月11日,北京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在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大规模的病人出现,是对医疗行业,尤其急诊特别严重的考验。”杨茜说。

  

  2022年12月6日,北京,疫情防控下,市民在医院排队取药。(@视觉中国 图)

  “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与之相对的,普通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缓慢。

  显然,这意味着,急诊和发热门诊,正处于抗击奥密克戎的第一线。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在重症急诊科一楼门诊,是正面向社会大众敞开的一个地方。现在去门诊,需要48小时核酸证明;而来急诊并不用。很多人心急,都往急诊涌入。

  刚开始,我们是不让病人在急诊科大厅逗留的,怕交叉感染太厉害。我们有个专门的留观区,都让病人转移到那里,那时大厅或者是走廊里的患者能数得清。但现在留观区病人已经很多。

  这种状态大概是从这个月三四号开始的。

  我们医院分急诊1234级,一二级是危重的,三四级可以等待延缓看病。像心率特别快或者特别异常的,就上急诊科看病了,一般发烧、腹泻、干咳的,都先分诊到发热门诊排查,之后各个病区才收。

  11月14、15号开始,我们医院陆续出现阳性患者,那会还会抽调人去疫情大楼,那里会采取隔离闭环管理。但慢慢地急诊也开始也有患者感染,也有医护感染。

  我们科的第一个就是一个75岁的女性,也是住在观察的隔离间才检查出来。她本身有基础疾病,就抽调了4个大夫,4个护士去疫情大楼专门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关于急诊,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能以核酸检测的结果来作为是否接诊的先决条件。如果有核酸阴性的证明,那么直接进入急诊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如果没有相应阴性核酸证明,急诊要求进入到缓冲区,不影响、不延误医疗急救服务。

  在提供急救服务的同时,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

  对于发热门诊,我们要求凡是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因其绝大多数都已经出现症状,这时候对于抗原检测是很敏感的。

  所以对于在发热门诊就诊的这些患者,我们要求尽快用抗原检测。抗原检测以后,根据疾病的情况,绝大多数开具相应的处方,患者拿了药之后,建议能够尽快返家,进行居家治疗。

  12月1号,我也阳了。我们本来上下班要做核酸,那天我没上班,感觉浑身发冷,各关节都疼,头也疼,因为之前我没有出现过这些症状,一些同事陆续说自己发烧了,让我小心,我就猜到我可能中招了。我测了一个抗原,弱阳性。三个小时后,我就退下来了。

  我们医院规定阳了可以居家,也可以去疫情大楼。有些家人没阳的会留在医院,而在这之前,我家里的四口人已经都阳过了,最终我是回家隔离的。

  家人阳大概是从11月27号开始,当时保定属于静态管理5天,大家都居家几天了,不知道怎么(孩子)爸爸就感染了,先发烧,最高烧到39度。

  我家里还有一个65岁的老人和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12岁。对老人和小孩,我们还是挺谨慎的。闭环之前,我在家里准备了药,包括布洛芬、莲花清瘟、藿香正气水,还有小孩的一些用药,小孩用的美林以及止咳类的。(孩子)爸爸也有注意隔离,平常自己在房间,吃饭喝水给送进去。

  我心态挺稳的。就我自己感觉,在自个身体状态好,没有特别疲劳的时候感染还好。

  我在家待了6天。前两天发烧,吃了退烧药就退了,到第三天开始流鼻涕咳嗽,浑身乏力,味觉嗅觉减退。到现在还有咳嗽症状,咳嗽频率很明显,感觉有痰。我没有再吃药,尽量多喝水,把痰液稀释稀释,能咳出来就咳出来就行了。但我也有两个同事阳了之后拍片显示肺炎了。

  另外,这个病对有基础病的老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现在接诊的好多病人,都是发烧后几天咳嗽、发憋、喘。如果是老年人,一发憋,一喘,血氧含量就低了,会有低氧血症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心肺功能不好,更要提起注意。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

  老年人和儿童在冬季都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对于老年人可能有一些特殊问题,要加强对老年人的观察,了解老年人的基础情况。比如他基础心率是什么,基础血压是什么,基础的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是什么,基础体温是什么样的。

  另外,如果有条件或者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要了解一下他基础的外周血氧饱和度怎样,如果一旦感染,要观察这些基础数据的变化。

  另外,还要观察老年人一般情况的变化,比如他的意识状态怎么样,精神状态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进食怎么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是需要考虑就医的。

  第一,症状持续或者加重,比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

  第二,出现新的症状,比如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现肢体不能运动,特别是单侧肢体不能运动,或者是老年人不能进食了,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或者老年人出现嗜睡的状态,不认人了,出现定向障碍,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另外,基础疾病的加重,比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了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加重的时候也是提示老年朋友需要就诊。

  一些基础疾病本身不太稳定的,比如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是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这组人群是出现重症新冠肺炎、高危人群中的高危,对于他来说就需要格外重视。

  相比阳,现在更急需解决的是科室病人去留的问题。

  我们每天上班得做好心理建设:尽自己所能,去救治病人。有好多门诊输血的老病号,我们也只能劝他们能不来就不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

  “新十条”实施后,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基础疾病比较严重,需要到综合和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可以与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联系,由他们帮助转诊。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去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为了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病就医的需要,我们也在加大力度推动互联网医疗。

  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一方面让各个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开具处方,由线下进行药品配送。

  另一方面,提倡提供24小时的线上咨询用药指导。针对非急诊情况推动分时段的预约诊疗,通过这种预约诊疗,降低和减少到医院同时就诊的人流高峰,分流广大患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里,我们也提倡,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已经选择了预约诊疗服务的话,请按照预约的时间段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提前很长时间在医院里面等待。通过精准的分时段预约诊疗,缩短在医院等候的时间。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像北京、山东等地把能够提供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机构名单向社会进行了公布,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选择互联网医疗的渠道。

  就我自己看这段时间,没有大毛病跑来急诊的病人突然多了。昨天(12月10日)晚上就有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跑来,说他胸疼。他自称阳的第四天,说现在不烧了,37.2摄氏度。

  这种属于三四级病人,我们会先让他上发热门诊,拍个片做个CT,没什么大毛病,回家继续修养就行了。

  应对他们也需要精力。但也不能屏蔽掉,他肯定是真的难受,每个人诉求不一样,每个人对疼痛敏感度也不一样。

  我还是建议大家,放平心态,不要恐慌。症状较轻的病人,尽量不要来,居家也许能自愈,人自愈能力其实挺强的。万一感染了,积极对症治疗,发热就喝点退烧,咳嗽严重就喝点止咳药。不过要是老人突发胸痛发病,或者合并基础疾病了,该就医还得就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但是,普通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缓慢,现在相应医疗资源使用率在一个安全可控的区间。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增长比较迅速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我们要求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并且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这件事情。

  据我们统计,截至12月14日12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了3.3万个。在增加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数量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

  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据有些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

  另外,各个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增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以及二级以上医院重症资源的扩容和改造和三级医院重症床位的增加、设备的配备、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可转换ICU的扩容和改造,以上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相应方案,并且也安排了资金。这些工作也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当中。

  第二条措施就是推动分级诊疗。一方面,在城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在农村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推动实施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医疗服务工作的分级诊疗工作。

  让城乡三级网以及医疗机构落实各自的功能定位。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通过分级诊疗,我们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

  第三方面的措施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根据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问诊患者开具相应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应的药品。同时,我们也要求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用药指导,以及分时段预约诊疗的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到医院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方面,不断优化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住院就医的流程。通过优化就医流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到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提供更大便利。

  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指导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不断落实相关的措施和举措,利用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杨茜为化名。文中专家意见,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内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