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瑞德西韦恒河猴试验,多所高校明确开学时间,施一公“开学第一课”
“首篇新冠被撤论文”重新上线:法匹拉韦对新冠患者疗效比克力芝更好
前段时间,有媒体发现了“首篇新冠被撤论文”。因为论文涉及法匹拉韦的临床试验,媒体由此揣测“法匹拉韦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或受阻碍”。这篇论文名为“Experimental Treatment with Favipiravir for COVID-19: An Open-Label Control Study”,于今年3月18日在线发表在《工程》杂志上。该论文前段时间一直处于“临时移除”状态。它比较了Favipiravir (FPV)(法匹拉韦)和Lopinavir (LPV)/ritonavir (RTV) (商品名:克力芝)治疗COVID-19的效果。
瑞德西韦恒河猴试验:支气管病毒量降100倍,但未减少排毒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敏与传染性疾病研究所病毒学家Emmie de Wit团队等人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布了一篇研究,指出与对照组相比,用瑞德西韦治疗的恒河猴呼吸道症状和肺部炎症明显减少,肺部病毒载量也显著降低。该研究未经同行评议。不过,携带病毒期间恒河猴的“排毒”并未减少,即仍具有传播性。
专家:重型患者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率约92.5%
4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进展和成效举行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表示,经中西医综合治疗的80例重型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约92.5%。
CRISPR技术45分钟给出新冠检测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的邱华彦和同事报道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的测试方法,可以从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拭子提取的RNA中鉴定出新冠病毒。这一诊断工具大概需要45分钟就能给出结果,准确性与传统的RT-PCR检测相当。
《科学》:和人一样,猕猴也有无症状感染!
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正式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论文,荷兰的一支研究团队确认,食蟹猕猴(一种猕猴)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类似于人类COVID-19的轻症,并且会在无症状感染的情况下排出病毒,可以作为研究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种新模型。
科学家拍下说话时的大量飞沫轨迹,可漂浮数秒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通讯文章的形式,最新发表了一项飞沫拍摄实验结果。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团队,用激光拍下了人在说话时的飞沫轨迹,发现说话可产生大量飞沫,且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秒,而湿毛巾则能起到相当的遮挡。这一结果提示了戴口罩的作用。
浙大王福俤/闵军霞团队等发布全球最大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风险荟萃分析
浙江大学王福俤教授团队及闵军霞教授团队通过系统性分析新冠患者的临床大数据,针对重症及死亡风险开展了荟萃分析并发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显著增加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发生的风险;急性心脏及肾脏损伤与死亡风险高度相关。
对3300名美国人进行新冠抗体测试后,科学家称实际感染人数是报告的85倍!
近日,一项对加州圣克拉拉县(斯坦福大学所在地)的3000多人做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小型研究得出结论:可能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比目前检测到的病例要多得多。结果显示,该县有2.5%至4.2%的人感染了COVID-19,是当时报告病例数的50至85倍。
WHO新冠病例统计报告:男女各占一半 年龄中位数为51岁但年轻患者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发布了一篇新冠疫情每日形势报告,对全球70多万个确诊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中说,对全球各地通过标准化表格报告的70多万个确诊病例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男女患者几乎各占一半,年龄中位数为51岁。对这些病例数据的分析显示,男女比例为1.03比1,几乎各占一半;患者总体年龄中位数为51岁,其中男性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2岁,女性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0岁。
诺奖得主支持“新冠病毒人造”阴谋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发文驳斥!
近日,法国著名病毒学专家,因发现艾滋病毒(HIV-1)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 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应是武汉实验室“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意外产物”。而中国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发文驳斥蒙塔尼耶的说法。他表示:“蒙塔尼耶没有坦白的是,他已经被法国和世界科学界严厉批评,丧失基本标准,从事伪科学多年。”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决定时间比预期更早
胚胎干细胞(ESC)会在特定时期经历不可逆的分化,从而形成超过200种细胞类型。《细胞-干细胞》的新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早期和胚胎干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一旦被激活,大约只要数分钟,细胞就会完全走向分化。研究测试了名为GATA3的基因,如果人为激活该基因,ESC会迅速分化,但是失活该基因,细胞过程则会出现延滞。在过去,科学家认为ESC分化可能要3天左右完成,现在这一发现说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确定时间远早于预期。
基于CRISPR的SARS-CoV-2快速诊断技术
近期《自然-生物技术》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CRISPR的诊断工具可以快速检测出SARS-CoV-2。这一诊断工具大概需要45分钟就能给出结果,准确性与传统的RT-PCR检测相当。新工具被命名为“SARS-CoV-2的DNA内切酶靶向CRISPR反式报告系统”(DETECTR),主要依赖Cas-12a切割病毒基因组来确认病毒存在。在36名患者的测试中,与美国CDC使用的RT-PCR检测相比,新方法测试的阳性预测符合率为95%,阴性预测符合率为100%。
物质转移通道决定球状星团多星族形成与演化
球状星团是由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颗恒星组成,外貌呈球形的恒星集体。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针对球状星团中元素丰度异常现象,发现了小质量双星的稳定物质转移的形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发现苔类植物新类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的合作,对缅甸克钦邦白垩纪中期琥珀苔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苔类植物新类群。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已发表于国际地学刊物《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
沪科研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三维矢量全息新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和顾敏院士领导下的未来光学国际实验室首次利用机器学习反求设计实现了三维矢量全息(Three-dimensionalvectorialholography)的新概念。据介绍,这项发明是光学全息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求设计可精准且迅速地产生一个或多个任意三维矢量光场,有望应用在超宽带全息显示、超安全信息加密以及超容量光存储、超精确粒子操控等各个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于4月18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进展》上。
科学家揭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机理
近日,北京大学张泽民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课题组等多位科学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及靶向髓系免疫细胞治疗机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展,相关成果发表4月17日发表于《细胞》杂志。此项工作建立了结合肿瘤患者及小鼠模型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范例,可为人们研究其他疾病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科学家研制出“新纳米探针”助力研究神经活动
4月18日,《科学进展》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高灵敏和特异的纳米探针用于近红外钾离子成像》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多所研究机构的一项合作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用近红外光激发的钾离子荧光纳米探针,成功监测了斑马鱼和小鼠脑中伴随神经活动的钾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
哈佛回顾30年数据:剖腹产出生的孩子,肥胖和糖尿病风险更高!
分娩方式可能会对后代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通过对近30年队列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经剖腹产出生的女性,成年后肥胖和2型糖尿病风险都更高,研究结果最新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
最新发现长时间太空飞行会影响脑容量
一项发表在《放射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长时间太空旅行的影响不仅仅是视力受损这么简单,严重地甚至可能会导致脑容量改变和脑下垂体变形。据报道,国际空间站(ISS)上超过一半的宇航员在长期暴露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后,在评估中会表现出视神经肿胀、视网膜出血等眼部结构改变。
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发布 面向全球免费开放
“学堂在线”国际版发布会今天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学堂在线”国际版上线,标志着以“学堂在线”“爱课程”为代表的首批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面向全球正式推出。
“最长寒假”即将结束,全国多地近70所大学明确开学时间
由于高校开学存在跨省跨区域流动,与中小学开学有着明显不同,疫情期间高校何时开学,成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国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形式趋于平稳,4月中旬以来,各省市高校也相继发布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时间表。据了解,青海、新疆、山西等地高校已陆续开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江苏、河南、陕西 、浙江等18个省份近70所高校明确开学时间。
继续宅家!多所高校明确本学期不返校或暂缓返校
近期,不少高校发布了不返校或暂缓返校的通知,另外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由于国际生比比例高,外籍教职员工数量多,也将课程全部移到了网上。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明确本学期不返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本科毕业班外的其他年级学生本学期不返校;南京农业大学几类毕业生暂缓返校、本科毕业论文不答辩。昆山杜克大学也决定将硕士项目以及本科项目的在线教学延长至整个春季学期结束。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非毕业年级返校时间待定;西南石油大学 9-12周继续在线教学。
湖北7月7日至8日高考 高中毕业年级5月6日统一开学
据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经综合研判、审慎研究并商教育部同意,湖北省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湖北省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含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年级)学生5月6日统一开学
中国矿大(北京)校企共建“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实验室”
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实验室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威讯柏睿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双方将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公共危机管理与决策指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展开合作,旨在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可靠、高性能、高可用的现代化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管理与决策指挥平台。
天津科技大学章程修订:法定住所地已由河西区变更至滨海新区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收到《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根据该核准书,天津科技大学新修订的章程获核准通过并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历时近一年时间,天津科技大学2019年上半年启动的章程修订工作正式完成。根据章程,学校法定住所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9号,设有滨海校区和河西校区。学校可根据发展需要变更住所地,经举办者及主管部门同意,可调整校区。
ICLR2020 全析图来了!清华大学 AMiner 上线会议智图开放平台
近日,清华大学 AMiner 团队推出会议智图开放平台,并针对即将召开的 ICLR 2020 会议推出专题全析图(www.aminer.cn/conf/iclr2020/),提供包括论文、作者、华人学者、一作华人学生、论文 PPT 和视频等多维分析服务,是参会学者的会议智能助理。
8 个亿!河南首富秦英林再次无偿捐款西湖大学
4 月 19 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为促进西湖大学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支持西湖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拟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再次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 8 亿元人民币对应的数量股票,具体捐赠股票数量以非交易过户时的股票价格确定。这也是继 2018 年西湖大学成立即捐款 1 亿之后,这位河南首富对西湖大学的再次大手笔支持。
施一公“开学第一课”火了!
4月19日,西湖大学微信公号发布了校长施一公的“开学第一课”演讲视频。虽然此次“开学第一课”是专门为中学生设计的,但发布后半天时间浏览量即超过10万,微信朋友圈里也引来诸多好评。
缺钱!美多所顶尖高校面临财务危机
新冠疫情不仅冲击着美国就业市场,也波及到了高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的校长纷纷喊话,对学校财务状况表示担忧。校长减薪、取消招聘、冻结工资、推迟项目……疫情之下,美国高校不得不积极应对财务危机。其中,当地时间4月13日,麻省理工学院校长Rafael Reif发表公开信,介绍该校面临的财务状况和后续措施,称他们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NeurIPS 2020宣布deadline延期三周
昨天,一封 Email 发向 NeurIPS 2020 所有审稿人,宣布了 Deadline 推迟的重要消息:NeurIPS 2020 新的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 5 月 27 日;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 6 月 3 日;作者通知日期为 9 月 25 日。在 NeurIPS 2020 官网上,新的重要截止日期也已更新。多出三个星期的写论文时间可以让大家暂时松一口气了。
NASA公布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退役前拍摄的最后一张星云图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于今年1月30日退役,而官方也于近期公布了由斯皮策望远镜退役前五天拍下的加州星云:一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幽灵星云”。这是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后一张镶嵌图,也是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生中捕获的数百张镶嵌图之一。该星云距离地球约1000光年,用光学望远镜观察时,它看起来非常像美国加州的地理外形。
中国科协网上路演举办“大数据”专场活动
4月16日,中国科协举办“科技传播助力企业发展”第8期网上路演行动“大数据”专场活动。此次疫情中,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在了形势预判、联防联控、物资调配等方面,大数据相关企业也受到了投资界广泛关注。
《自然》将加入开放获取“S计划”
在期刊开放获取“S计划”的规则更改后,近日,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表示,包括《自然》在内的很多期刊都致力于加入该计划,进一步的技术细节尚待讨论。这是最负盛名的期刊首次加入“S计划”,意味着“S计划”的资助者和已经加入计划的研究人员可继续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此前,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曾表示,它愿意向研究者提供开放获取途径,但除非改变“S计划”。
2020年自然科研励志与创新科学奖开放申请
由自然科研和雅诗兰黛联合管理的自然科研励志与创新科学奖今年进入第三年,向优秀女性研究人员,以及向女童和女性推广STEM(自然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医学)学科的人士开放申请。在线申请截止日为6月14日。获奖者将在10月举办的颁奖典礼上公布。两家机构设立该奖旨在促进科研及教育中的性别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