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27课《一个粗瓷大碗》课文讲解(课文笔记)

  一、课文导入

  碗,是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饮食器皿。许多博物馆里有各式各样的碗具,它们代表着历史的一部分。而本文的碗只是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而它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让人十分好奇。

  二、资料袋

  1、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东北抗日联军

  (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1931年至1945年间持续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抗敌战斗。

  三、词语解释

  陈列:摆出来供人看。

  袭击:指军事上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为难:感到难以应付。艰苦:艰难困苦。

  友爱:友好亲爱。

  日寇:即侵华日军,通常指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的旧日本军队。

  危险:有遭到陨害或失败的可能。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

  四、近义词

  陈列~陈设 连忙~急忙 袭击~打击 消灭~歼灭 容易~轻易 关心~关怀艰苦~艰难

  五、反义词

  结束~开始 友爱~敌对 非常~平常 清楚~模糊 容易~困难 危险~安全

  五、思考

  1、中国人民革命军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首句点题,通过倒叙的记叙方法,制造了悬念,增强了感染力。仅仅用过一次”强调说明用的次数极少;“但是”表示转折,“都能认出来”表明这个故事是不同寻常的感人。

  2、2-11自然段讲了哪些内容?

  ①通讯员送碗,赵一曼要求还碗。

  ②通讯员盛高粱米饭,赵一曼倒饭盛野菜粥。

  ③赵一曼又“丢”碗了。

  3、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 搪瓷年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7%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