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们日后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们日后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课堂互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建立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并在不断地回答问题和实践当中慢慢建立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老师单独口授的教学模式,互动式的课堂更能够拉近学生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地位由被动慢慢变为主动,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事物,这对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散是很有帮助的。

  

  (1) 只有形式,缺少实质的作用。在课堂上的互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可事实是,目前大多数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利用了互动式教学,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的互动, 可是互动的契机不恰当,内容也有些空洞。

  (2) 没有良好的互动环境。虽然教学改革施行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仍然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这样一种老旧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高效互动的开展,进而让小学生不能够很透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3) 没有完善的互动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并不会刻意去对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设计和创新,对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并没有特别的安排,只是让前后左右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此环境下,互动学习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在有限的互动学习中,教师只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问答活动,并没有进行形式、内容以及点评的合理设计,从而难以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接受、鼓励性言语过于单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了接受,并采纳了学生的观点,可是基本上都是在复述学生已经说过的语言,并没有发挥出教师语言的实质性作用。而且,在进行语言重复时,只是选择性的进行重复,如果学生回答的过程当中对问题的要害一击即中,此时教师就会用语言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而如果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并不全面,或是需要教师作出补充时,则没有必要对学生提出错误的观点进行强化,这种语言上的缺失, 势必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弱。

  (1)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一般来说,小学各个时期涉及的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这就应要求小学生在低年级时打好数学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后期数学知识教学范围当中。有效控制学生在学习各项数学知识时出现思维混乱的问题,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顺利开展。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应要求教师按照小学生现有学习状态对数学教学环节实施优化处理,并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互动力度,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下,加强小学数学各项知识教学力度。使得小学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各项教学环节当中,全面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涉及的知识点来引出与“小数”相关的数学知识,逐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各项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情感引导强化小学生对关联性数学知识的掌握力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使得小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的难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来提升互动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力度,还能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精力,满足多项数学教学要求。

  (2) 建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思想灵活,对一切陌生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所以总是会在学习生活中“开小差”,为了有效改善小学生因思维活跃而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有效利用课堂互动教学过程,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并且有效地限制学生思维的过度灵活性。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能够给学生指引方向和提供学习动力,能让小学生总是朝着问题所显示的实际目标而努力。学生在有序的互动学习空间可以放开手脚尽情地探索,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学时,其实得出最后的结果并不困难,很多小学生通过仔细运算都能够计算出来,但对其中所蕴含的算理会有理解上的困难。学生往往能够计算出10以内加减的结果,但如果教师问其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时,学生就会不知所然。此时,教师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解题方法, 在学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里,完全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得出想要的结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给予学生适当压力。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太过随心所欲,自己想学的时候就学两下,不想学的时候就纵容自己随意跑神、搞小动作,这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决定自己的上课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借助外力给学生定制一些强制性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督促学生去学习完成相关的学习要求,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在,激烈学生更多的把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例如,我在讲解“小数除法”这节课的时候,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就给学生说了在讲解完这节课的理论知识之后,我会带着学生做几道典型例题,然后随机出几道题进行一个随机测试,都是讲过的相似题型, 看看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理解掌握程度还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如何。定下了这样的互动环节之后,学生都是会比较有压力的,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学生全部都注意力高度集中,努力地去尝试对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学生有疑问的地方也会直接提出来,大大提高了在与教师的默契配合下的课堂效率。

  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如何进行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对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传授者,更是一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好朋友,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