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资深老师的分享,我总结了六点:做好准备比上幼小衔接更重要

  前几天,幼儿园专门邀请了资深老师在线上给全体家长分享了幼小衔接的相关事宜,作为小班的家长,我本来只是随便听听的,没想到听完以后对于幼小衔接又有了新的认知,更是有了紧迫感。

  原本以为,才上了半年的小班,离小学生还有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幼小衔接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知道,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为以后上小学做准备。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但是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从来不是知识的抢跑,因为一年级的知识点很简单,超前学习的优势,保持个一年基本上也就没了。

  幼小衔接更重要的一块是从习惯、能力、素质、心态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无论哪一块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兜底的实力,不可能让孩子不学习放肆玩也可以一辈子无忧;

  所以,我们可以不专门安排孩子上幼小衔接班,但是幼小衔接一定要做,而且需要提前做准备,这样才不会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

  想要孩子将来可以更轻松一些,我们就必须要把眼光放长远,帮助孩子提前掌好舵,把好方向。

  趁着寒假,每天花一点时间,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做好准备;要比将来临时抱佛脚、让孩子拼命追赶要简单很多。

  那么,在家庭层面,幼小衔接又要做一些什么事呢?我把它简单地分成了六大块,供大家参考。

  一、心理适应

  我们都知道,未知的事情,更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

  所以,幼小衔接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孩子对小学有基本的认知,明白上小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小学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都会组织孩子们参观小学,走进小学课堂,由小学的老师们带着大班的孩子体验半天的小学生生活,从而对小学有了直观的感受。

  我觉得体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假如没有办法参加体验活动,我们也可以通过带孩子们看看小学校园,给孩子们讲讲绘本,看看绘本中小朋友们上一年级的故事,让孩子提前对一年级有概念。

  

  二、能力培养

  除了环境上的改变,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对孩子的自主能力、自控力、专注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小学老师不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跟在孩子屁股后面,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小学老师更重要的责任是传授知识。

  自主能力表现在:生活自理方面,比如,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书包、整理学习用品等。学习自主能力方面,比如,提前预习555电影网、主动复习,自主完成作业。

  自控力表现在:不迟到早退;课堂纪律:不在课堂随意走动,不乱说话等。

  专注力表现在:能坚持45分钟上课专心听讲;很多专注力差的孩子会出现坐不住,交头接耳等情况,甚至连老师讲到哪儿都不知道。

  而这些事,都是从小班到大班,从散漫到有时间观念、纪律观念,一点一点地调整过来的。

  

  三、挫折教育

  小学和幼儿园,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小学的竞争更激烈了。

  虽然现在已经不允许学校对成绩进行排名,但是明里暗里的竞争却无时无刻不存在。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身边几乎没有零起步的,有人识字量3000在班里仍然不是最好的。

  

  还有比如体育比赛,会有输赢;学习成绩,可能一个班满分的就有好多;奖状,不再人人有份了;还有,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更严格、更不留情了。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小侄女曾经跟我说,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挺好的,但是老师却会要求她擦掉重写。

  因为不仅需要好看,还需要笔顺正确;字要写在田字格正中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因此,在小学前,我们需要慢慢地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积累一些受挫经验,从而提升孩子的抗挫折力。

  

  四、数学思维

  如果只是数数或者加加减减那都是简单的。

  比如,我的儿子现在即将满4周岁,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无师自通了,100以内的数数早就非常流利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孩子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看看人家小学一年级的试卷,几乎都是跟实际场景相结合的,会做还不行,得能理解。

  

  一年级数学题

  所以,我们在平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语文能力

  1、知识广度

  阅读这块其实还好,现在很多家庭从小就有亲子共读的习惯,孩子们的知识面普遍都很广;如果从不读书的孩子现在开始就要补一补了。

  

  2、拼音与识字量

  比较重要的是,在孩子不排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教孩子学习认字,掌握至少500个常用字;因为已经不止一位朋友说过小学的拼音学习进度快了,完全空白就会有些吃力;

  学会拼音,能自主阅读的孩子,将来会轻松很多。

  

  3、语言表达

  还有一块是语言表达,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未来写作的基础。

  我们平时就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使用规范的语言,并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4、书写

  在书写能力上,重点要抓基本功,比如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正确的笔顺,在此基础上再去强调的美观。

  

  六、体育锻炼

  体育往往很容易被忽视。

  事实上,大多数小学一年级会对跳绳做要求,满分需要1分钟跳一百个以上。虽然练一练可以达到,但是临时学就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协调能力好的孩子,幼儿园中班就可以玩跳绳了。

  

  总结:与其报班,不如家长先做好准备

  所以,幼小衔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识点可以临时突击,但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我们作为家长必须要心中有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急不来也怠慢不得。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可以先对未来有个基本认识;幼儿园中班或大班的小朋友,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慢慢调节身心,让未来的一年级生活有个不错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