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更需要做这件事情

  今天是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古已有之,唐代成为了民间传统节日,到了宋愈发兴盛。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庆祝一番!古人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过此佳节家里要设香案祭拜月亮。

  晚上准备各色丰富的水果,特别是西瓜一定要有,月饼一定要有,整晚要供奉在那里祭拜月神。月饼要切开,若干份,但凡家里的一员都要有一份,在家的每个人都要吃进去,不在家的要留一份,表明一家人团团圆圆,中国人的月饼都是圆圆的月饼,一如天上的月亮那样,祈求家人幸福团圆,万事如意。

  传统习俗有赏月、观灯,在南方有潮水的地方还会有观潮活动,以及吃月饼、品桂花酒的习俗。以前的风俗中一家人在八月十五都要打点月饼,打月饼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月饼则寄托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共赏明月、共庆团圆。现在生活忙碌,打月饼在普通家庭已经不太多见了。

  自2008年中秋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

  在这一天,我们都会获得一天假期来度过这流传千古的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今天不是我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这一天的休息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国人过中秋过了逾千年,那为什么2008年才被定为传统的法定节日呢?

  2008之前中秋是不放假的,如果碰巧是周六日还好,要是工作日大家还需要正常工作、学生正常上课。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令人无暇去过这个对中国人来讲意义重大的团圆节。

  中秋节在中国人眼里是团圆的象征,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吃一顿饭的最佳时刻。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是现代生活的忙碌使得我们的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没有时间去吃这一顿团圆饭。

  此时,西方的节日悄然进入我们生活,包括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多记得的是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而对我们自己的节日却忽略了。

  正是注意到这一点,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重要的位置,2008年国家把中秋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一天休息,对大家来讲意义重大:我们能歇一天,歇一天干什么?国家给我们的假就是让我们来过中秋节!很有仪式感地静下心来呆在家里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孩子们放假老师往往会留一篇手抄报作业。写一写、查一查中秋节的风俗,背一背记一记关于中秋的古诗,在查一查背一背记一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秋节历史是如此地悠久,而我们却和它渐行渐远,好在现在我们又重新把它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

  中秋团圆夜一家人吃月饼,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生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一千年多年前就已经表达出的心声。

  因此,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淡忘的,它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无论你身在祖国,还是海外,无论你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能够铭记:作为中国人的中秋节是大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在一起的日子!

  不应该因为时代的变化、不应该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忽略了这个美好的节日。有一段时间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一些洋节的挑战,很多的孩子们、年轻人都不再对传统的节日感兴趣,包括春节、中秋节,而喜欢过洋节,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这种现象背后的因素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流失。

  现在国家再次重视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教育更加重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下一代文化底蕴的培养是现在尤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关于月亮美丽的传说诸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已经家喻户晓,同时很多诗人在中秋都会写诗表达对亲人们的思念,涌现出很多千古名篇,歌颂月亮、期盼团圆也遥寄着漂泊在外的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饮食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但唯独在月饼上却都有一个共同点,月饼要做成圆的,里边的馅儿可以很丰富,但是圆圆的外形的却是从来没改变过。

  成千上万种丰富的月饼寄托了人们对中秋节团圆的美好愿望。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多向学生渗透,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归属感。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不会遗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