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开启斑斓新世界
2022年12月26日《海南日报》B08版版面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
一株株小小的珊瑚苗种在海底能长成什么?答案是:能长成一棵棵珊瑚“树”,再长成一片片珊瑚林。这一片片珊瑚林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觅食、繁衍的场所。今年7月以来,在三亚凤凰岛和鹿回头海域,一场海底版“植树造林”正在进行。
鱼鳞洲灯塔被初升的太阳涂上一层金黄色。 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在三亚蜈支洲岛海域附近海底,工作人员记录珊瑚礁修复生长情况。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张路 摄
10月6日,游人在博鳌红石滩海滨游乐。 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游客在三亚海棠湾后海享受休闲时光。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其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栖息环境。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人类破坏等原因,珊瑚资源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今年,三亚启动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珊瑚礁修复工程、渔业资源保护工程和三亚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三大部分。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几乎每天“泡”在海边,火辣的阳光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首先在岸上把‘苗圃’的框架做好,再投放到海里并固定好。然后,潜水员潜入海底,将珊瑚苗仔细地固定在‘苗圃’上,等待它们的生长。”陈宏说。
据统计,该项目在凤凰岛海域一共底播移植1万株珊瑚,在鹿回头海域一共底播移植5000株珊瑚。珊瑚成功“种”进海里后,研究人员还要定期下海观察,如果发现珊瑚出现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置。“直到珊瑚苗与礁体牢固结合,足以抵抗海水冲击,才算移植成功。”陈宏说。
近年来,海南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工作,珊瑚礁、红树林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志愿者手拎垃圾袋,弯腰拾起塑料瓶、包装纸,用举手之劳恢复海滩的干净整洁;推广渔船打捞垃圾试点,建立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治理模式;在海里投放人工鱼礁,给鱼类盖房子,为它们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一支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画笔”,勾画出“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
日益改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丰富了海底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在三亚、海口、文昌、儋州等多地海域,时常可以见到海豚跃动的欢快身影;在蜈支洲岛、分界洲岛海域,红的、蓝的、黄的软体珊瑚摇曳身姿,形态各异的鱼儿自由自在游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潜水。依海而兴、向海而生,“海洋蓝”正绘就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