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试题评价|数学:凸显基础 注重过程 发展思维

  2020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继续扎实落实“回归基础,注重过程,发展能力,着重创新”的课改理念,试题构思绝妙,原创十足。

  总体上看,题目基础性强,难度分布有序,结构编排合理。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试卷在延续以往风格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设问角度的选择,还是答案赋分的设置,都体现试题坚持以生为本的命题理念。

  在规定的考查范围内,题型的编排顺序及知识点搭配,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表述形式简洁流畅。题目起点低,坡度缓,立意深,关注了基础知识的生长和延伸,以及思考方法的灵活多样,思维含量拾级而上。同时,试题充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要求,让学生完整深刻地处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意义感,从而转识成智、以文化人。

  一、回归本质 凸显基础

  今年的试卷所呈现的题型都非常熟悉,每一道题都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践行“基础全面化”,很多题目源自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整合与延展,将知识点赋予新的生命力,在简约中设置出数学特有的味道。

  对数、式的基本运算、科学记数法、基本的尺规作图、分式性质以及统计量的分析等知识考查的题目,都能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上找到原型。如第1题考查的垂线的性质,源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垂线”中的探究内容。又如第20题,就来自教材中的“有理数运算”,突出考查了运算能力,先是计算两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增添一个负整数m,再借助统计中的平均数进,考查不等式的解法。题目简洁凝炼,视角新颖,给人以“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再如第21题,源自课本中整式的加减,难度较低,题目别出心裁,把电脑屏幕搬上试卷,以电脑程序为背景,将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取值等交汇在一起。这些题目立足课本但又新颖别致,真正体现了“基础中含思维,熟悉中有精彩!”

  可见,试卷在深度研究教材的潜在功能上发力,在充分发挥试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双重功能上做文章,使中考成为课堂学习的延续,这也对指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向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强化思想 彰显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在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今年试题尊重课程标准要求,在关注基础的同时,更关注了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过程和活动经验的考查。虽然这些题目的考查内容不同、呈现方式不同,但都巧妙地凸显出“体验(知识的产生)——思考(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的试题结构。

  第19题作为“小题”的压轴,以“点是否在双曲线上”为题,设置了三个问题,逐步展开,将“函数表达式与图象对应的位置间关系”考查的淋漓尽致。第(1)问“若L过点T1,则k=”,需要考生从题干中获得点T1的坐标,用熟悉的“待定系数法”求解。这个问题以体验与发现为载体,重直接经验,重知识理解。第(2)问是第(1)问的延伸,借助第(1)问的解法,利用解析式判断点是否在双曲线上,考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深度理解了8个点的排布规律,为解决第(3)问做好了铺垫。这样通过设问引发数学思考,问题引导考生再回到操作体验,在亲历与直觉中获得直接经验,此时体验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直觉上升为抽象。最后,题目顺势而问:不同的曲线L与8个点的位置关系,这时经验由操作上升为思维,就要思考“曲线L将已知的8个点分成数量相等两部分的k的两个极端值分别是多少?”细心的考生会发现一个“玄机”:在第(2)问中为什么会出现“曲线L同时经过点T4和T5”?这一发现是解决第(3)问的关键点。此题较好地体现了在数学体验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的命题理念。

  今年的整套试卷仍保持了知识与方法兼具、过程与结论并重,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考查,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深刻性思维。如选择第14题就是充分利用分类讨论这一核心数学思想展开思维活动,设置了合理的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圆的性质的原生态探究,进行多途径、多视角的思辨活动,领会到从已知到未知,每一步都应该有逻辑上的确定。题目没有给出图形,考生根据情境中两名同学的讨论,得到解题思路,然后利用自己画出的图形,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判断出点A的不同位置,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着眼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注重“严谨思考、理性思维”的考查也是今年试题的亮点之一。如解答题第22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运用、圆的相关性质,试题又一次为考生展示思维的严谨性、书写的缜密性提供了平台,同时激励考生提升和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具体数学学习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两类重要的逻辑推理的形式。本题巧妙的将两类重要的逻辑推理形式结合在一起,第(1)问运用演绎推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并利用全等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第(2)问让考生观察图形,运用合情推理直接指出CP与小半圆的位置关系。

  纵观这些题目的设置,都在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引导考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数学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完整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注素养 发展思维

  今年试题延续了往年的特色,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数式运算”到“函数综合”,从“图形概念”到“几何变换”,从“数据处理”到“概率意义”,整套试卷的每一道试题,用其独具匠心的呈现方式,提醒着学生们要仔细审题、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深入思维,要具备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的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试卷的最后两道题(第25题和第26题),分别把守着“代数综合”与“几何变换”两大关,题目都是通过探究性问题凸显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都很好的关注了“背景简洁、宽进严出、选择多样、重点突出”四个方面。这样有利于引导考生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能甄别和考查不同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和创新性。

  第25题从一条数轴、一个游戏、三条规则开始展开探究,精致的构思、富有创意的情境设计及设问的层次性安排是本题最大的亮点。题目以数轴上点的平移为背景,给“左减右加”的平移原则披上游戏的“外衣”,同时以猜硬币正反面的对错决定平移方向和距离为规则,植入了概率元素,设计堪称巧妙。为了兼顾全体的同时又对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效“甄别”,本题第(1)问直接列举出四种等可能结果,让学生初步感知所猜结果两人停留位置的影响,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第(2)问借助题干中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乙最终停留的位置所对应的数与他所猜结果的关系,并利用严谨的批判性思维辨析乙所在某具体位置与所猜结果的关系,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第(3)问则是对整个题目解题方法的整合,在第(2)问的解决过程中,能再次感知到多次游戏结果后甲、乙两人位置的关系,从特殊结果到一般结果的过渡和方法迁移,从而转化为“无论所猜结果如何,甲、乙两人的位置距离是先减小,‘相遇’后再增大”的结论。本题由易到难,拾级而上,较好地承担了区分题的功能,使不同水平的考生达到不同的高度。题目将数轴上点的平移与概率联系在一起,利用精致的构思和富有创意的情境,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在数学的本质上提问,渗透了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重要的、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了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

  第26题在呈现方式上,摒弃了传统压轴题几何图形复杂、几何变换抽象、问题信息密集等较“难”素材,给学生亲切感,简约、熟悉的图形跃然纸上,自然朴实,表述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增强了学生解题的信心和欲望。在结构特征上,题干简练,仅用一个三角形、两个动点、三个定点便搭建起整个试题。支干并列四问由易到难,由静到动,“形散神聚”。第(1)、(2)问在动中取静,问题设置比较常规,起点低,好入手,易于基础知识的落实与考查。第(3)问在动点P的运动全过程中设问,体现分类思想,联想解决第(2)问的方法并进行延伸,得到相似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模型。本问题的解决是在点移动的全过程中,紧紧抓住了相似,体现了通性通法。第(4)问则是在上一问的基础上顺势而问,判断在点移动的全过程中动形(动点P带动的△APQ)和定点K之间的关系。考生在第(3)问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再次运用分类思想,去芜存菁得到答案(本题舍弃了点Q在A,K之间的部分),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流畅性。纵观四个问题相对独立,设问互不干扰,谓之“形散”;若从整体观上认识,四个问题又都可以化归到相似问题中,尤其是体现思维含量的最后两个问题,以相似模型为核心,“一线串珠”予以解决,体现核心意识,谓之“神聚”。“形散”,一般水平的学生“退”可以依赖图形直观动笔尝试;“神聚”,较高水平的学生“进”可以纵览全局,宏观决策,题目的解决就在这进退之间体现着思维层次。

  综合评价这两道试题,充分体现命题者的学科智慧和专业素养,更能体现命题者的人文关怀和工匠精神。特别是数学学科素养提出之后,怎样让学生用数学方法研究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成为数学教师的新命题,两题的命制过程中,“紧扣基础、拓宽广度、调节深度、考查适度”的理念贯穿始终。

  四、引领教学 明晰导向

  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试题蕴含着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在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也蕴含着对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思维能力提升发展的考查,同时还有意识设置思辨性的数学问题,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这些考查内容的呈现,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向,对学生“学什么”、老师“怎么教”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对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基础,深度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问题,关注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借助有效类比、适时转化把知识关联起来,使其系统化,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并逐步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运算能力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要能力,要明晰算理、准确计算,具备并不断提升运算能力;还要学会“抽象归纳”,经历运算法则、推理依据的由来过程;要养成“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要进行“变式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法则;要联系现实,加强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要梳理提炼,掌握学习套路……再次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反思思维过程,不断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提炼策略,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习惯,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过程,提炼本质。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试题无论从呈现方式上,还是从涵盖的内容上,都让人们感觉到好像是数学课堂的延续,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融考试、学习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考查。所以,关注和重视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学科的本质使然,是数学教学的实现所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获得经验、思维投入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课堂上所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过程性学习环节,不能只让学生浅尝辄止,应该让学生学会从基本的问题切入,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讨论和探究,适度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的结论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探究学习过程到提炼问题本质的升华过程。

  (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