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高考录取率超84%,1193万考生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考生完成全部考试。

  (2022年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地区同2021年相同,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海南、天津采用“3+3”新高考模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重庆采用“3+1+2”模式。各省考试时间为2天、3天、4天不等。)

  一秒带入考生氛围,请阅图↓

  

  没错,刚参加完考试的学生就是这种感觉。

  总结如下

  作文难,曹雪芹来了也要复读;数学难,韦神附体没附在身上却附在了考卷上;理综难,当2017年考题再现,哭着诉说《五周年快乐》;一生要强的文科生,看题简单,动笔不会,收卷时已经写满了;

  每年高考结束,总是哀嚎声一片,然而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却在逐年上升。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有1193万学生报名参加考试,比去年增加了115万人。

  

  去年高考录取人数为1001.32万人,预计今年录取人数也会超1000万,录取率约84%+。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录取率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去年(2021),全国高考录取率达92.89%,也是首次录取人数破千万。

  “有学上”似乎已不成问题,重点是学成之后的未来在哪里。

  在中国,大部分人的知识储备在高考阶段达到顶峰,即使未来会继续深造,也是定向垂直领域的探索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万众瞩目的高考,语文作文的讨论度总是最热的原因。

  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士已经忘却,甚至阅题都费劲,何谈参与度。

  对于刚刚经历高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句号。但对于将迈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回顾才发现高考竟是一个逗号。

  

  为自己画上句号的同学,最期待就是大学自由放飞的生活。潇洒过后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抉择和被选择。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约1076万人,规模创新高,首次突破千万。

  相比2021年,今年高校毕业生增量达167万人。

  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可以说是普遍现象。这与刚入社学生自我能力评估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偏差有关。

  也和4年间学生校园生活的侧重点相关。

  大学毕业时没有明确方向的同学选择考研、读博延缓就业压力。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期望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发展的毕业生最多,占比25.4%,近乎四分之一,与2021届相近。

  

  疫情常态化显然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预期。

  从就业偏好来讲,政府机构、国企成为毕业生首选,占比43.48%,几乎一半,高于2021年的42.5%。

  

  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上升。

  现实情况是,国内高精尖技术人才仍旧稀缺,薪资水平相对其他学历也有明显优势,加之就业竞争压力攀升使得“考博热”兴起。

  2022年全国不少高校实现了博士扩招,上限大致为10%。

  初步预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首次突破13万人次。

  

  预计到2025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将超过15W,这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和英国的6倍多。

  和当时选择考研的动因相同,很多读博的同学都是希望在“过渡阶段”获取更好的“敲门砖”。

  另一边,随着非一线城市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脱离“内卷”,在二三线城市落脚,节奏适配且生活惬意。

  比起没有尽头的创造“剩余价值”,学会平衡生活与事业更得人心。

  未来没有唯一解,只有适合自己的最优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