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年前白露之夜,杜甫写下一首诗,成为中国人望月思乡必诵名作
白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十五个,这个时节,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白天气温仍然炎热,但入夜之后,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圆润的水珠,附着在草木的茎叶上,花朵的花瓣上。朝阳升起的时候,露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闪闪发亮,洁白无瑕,故名曰“白露”。在中国的北方大地,到了白露,才算是真正入秋了。
在这个特别容易惹人相思的季节,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200多年前的唐朝。白露节的晚上,月白风清,露水初降,寒意袭人,杜甫思念自己的四个弟弟,焦虑不安,写下了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一首。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天水先来简单说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率叛军南下,汴州、洛阳尽皆失陷,中原大地再次陷入战乱之中。杜甫此时羁旅于秦州(甘肃天水),而他的四个弟弟都住在洛阳、偃师一带,正是沦陷区,音信全无,生死不知。杜甫忧心忡忡,泛起了强烈的思乡、思念亲人之情。
洛阳之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传来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天边塞的天空上传来孤雁的鸣叫声。“戍鼓”,指的是观察敌情哨楼上的更鼓,用以报警或报时。“断人行”,因为是战时的前线,所以要实行宵禁。
古哨楼诗的名字是《月夜忆舍弟》,而杜甫并没有一起笔就写月夜,而是先写了边塞傍晚的情景:戍楼上沉重的鼓声响起,随即街上行人断绝,空空荡荡,这鼓声实在是让人觉得凄凉而心惊。昏暗的天空上,孤雁飞过,留下声声哀鸣。大雁秋季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而这只离群的孤雁正喻意诗人兄弟分散,听在杜甫耳中,更增愁绪。这幅画面,是浓重而悲凉地,为这首诗打上了情感基调。
孤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珠从今夜开始变得白亮,月亮还是故乡的更加明亮。南北朝的江淹有一篇赋名叫《别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明月白露,光阴往来”,杜甫这两句诗应该和它们有一定关系。
这两句诗首先是写景,在月光下看到草木叶子上凝出了白露,闪闪发亮,也从侧面证明杜甫在月色下站了很久,夜已深沉,显得忧思之深,同时也巧妙地把“白露”这个节令写了进去。
“月是故乡明”,这句诗粗看无理,天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说故乡的月亮要比他乡的更明亮?那是因为故乡是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亲切,故乡的月明之夜,有着我们美好的回忆,所以“月是故乡明!”
在这里,笔者要鄙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里(指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那些人,送他们四个字:数典忘祖。
月夜诗已经写了一半了,可前面的四句好像和思念兄弟无关,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情感递进的过程。羁旅异乡,一片肃杀,孤雁离群,寒露凝结,月色清冷,此情此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已尽在字里行间了。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虽然有弟弟但都飘零四散,家园无存,又如何打听他们的生死呢?为什么说“无家”呢?因为杜甫在洛阳的老家早已毁坏于“安史之乱”之中了。这真是国破家亡啊!这两句诗中的伤痛是相当深的。
露珠前四句诗写景,好比是蓄势,所以从颈联转入抒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显示出杜甫诗才的纯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家书经常不能送达,何况是如今战乱之中呢。当时李光弼正率军与史思明激战,呈胶着状态,遍地狼烟,杜甫想写信都找不到地方送,挂念亲人,怎么能不着急!颈联中的感情是伤痛,尾联中的感情就是深深的焦虑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不难理解杜甫在国家动荡,身如浮萍之际收到家书之时那种惊喜了,尽管这惊喜之中包含着几分让人潸然泪下的辛酸。
月是故乡je“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浅白如话,但情深几许,意境幽美,情真意切,所以它才能千百年来无数次地激起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思乡诗句中的经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技巧纯熟圆润,不经意间尽现杜甫大家风采,真的是好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