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考研获美公费留学的李小文,拒美回国,发明遥感技术全球领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爱名,不爱利,不爱钱,只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研究之中,一生以为祖国争光为目标。却也放荡不羁似侠
电影客,以酒作伴,自由自在行走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李小文院士就是这样的人。 他31岁考研成功上岸,并且获得了美国公费留学的机会。然而他不图名利,专于研究,拒绝美国一切诱惑坚决回国发展。
他在遥感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在国内国外都是数一数二的,但也正是这样一个一身名誉的人,生活得像武侠小说的扫地僧,不争不抢、不浮不躁。
不顾嘲讽,31岁考研,成功上岸
1947年,李小文出生于四川自贡,四川人民从小爱吃辣,这也养成了李小文直率、潇洒的性格。21岁李小文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十年后,正赶上国家恢复考研,一听到这个消息,李小文二话不说报名了,身边朋友、同事的劝诫和嘲讽,都没有改变李小文考研的决心。
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教育资源稀缺;李小文已经从学校毕业十年,李小文能够考研上岸对于他们来说就好比天方夜谭,更何况当时李小文已经31岁,这个年纪是成家立业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李小文会暂缓成家立业,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当中,他们都不相信李小文会成功。然而他们错了,李小文不仅考上了,还获得了美国公费留学的机会。
李小文说做事情应该追求效率,所以在美国留学的那几年,李小文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除了睡觉就是钻研学问,相反,李小文他吃好睡好玩好,但同时李小文也没有对学习懈怠,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成绩在当时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明白学习效率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伏在桌子上整日钻研,正真进脑子里的学问到底有多少呢?李小文认为,放松就要好好放松。
在生活方面,李小文是个潇洒随性的人,然而一旦面对研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极其认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错误。也正是这样极具钻研、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我国的遥感技术带来了无限的前景。
拒绝美国橄榄枝,回国潜心研究
1986年,李小文学成回国。国外的繁华和当时中国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留学期间成绩出色的他,被美国高层注意,向李小文抛出了诱人的橄榄枝。
没有丝毫的犹豫,李小文拒绝了,他没有回到美国去过安逸无忧的生活,而是选择留下来,致力于祖国的发展。从踏上国土的那一刻起,他就暗暗决心要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奉献给祖国。
回国之后的李小文就开始专心做研究。在遥感研究工作方面,李小文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成为了中国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同时也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获得了多次国内外的大奖。在遥感技术领域,李小文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他所创建的遥感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位于世界的前列。
仙风道骨的“布鞋院士”
在我们大众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严肃、不苟言笑、着装讲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对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于一般学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于江湖之中,不拘小节、潇洒随性、腰间别着酒壶、仗剑走天下的大侠,他有着我们一般人都不曾拥有的洒脱、自信。
虽然是海外归来的博士,但是李小文总给我们一种亲切感。他不像当时的海归,身着西装、皮鞋,更没有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相反的,他穿得似乎更像一个从没走出小县城的农民伯伯,身着布衣布鞋、头发也是简简单单的样式给学生们上课。这样一身朴实的打扮,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布鞋院士”。
同时李小文院士酷爱喝酒,几乎每天都要喝上一斤二锅头,但从不会因为喝酒而误事。不管是搞科研还是教学工作,李小文从来就没有受到过影响。而他每天喝一斤酒的习惯。
有人认为身为院士就应该有一个院士的打扮,注意自己的形象,但李小文对这些话充耳不闻,他心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科研,是教学,是身上的担子。或许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那种潇洒的性格。外表豪放不羁,给人感觉是仙风道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小文院士不光自己擅长搞科研,也很擅长教学。他不想让自己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他明白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在他的课上,他会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完完全全沉浸在课堂之中,体会到这门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们主动地想要去探索学术中的奥秘所在。
同时李小文院士认为,身为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教会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在李小文院士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之下,他的学生也渐渐地投入到遥感技术的不断研究之中,在李小文院士的研究基础之上,继续为国家、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
深藏不露“扫地僧”,对祖国默默奉献
李小文院士,他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个看破红尘的世外高人,世人所追求的名利钱美人,对他而言似乎不过是过眼云烟。如同金庸笔下的扫地僧,做着最不起眼的活、穿着最朴素的衣裳、看似平平无奇,却是一寺之中武功最为高深的人。
但似乎只要他一出手,无论对手是谁,似乎早已胜负已分。也正是这样看似默默无闻的扫地僧,肩负起保护“寺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