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详有略写到三场中秋 从这些诗词中能看出什么来?

  许多古籍中都写到了中秋节,《红楼梦》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之一。《红楼梦》中有详有略地一共写到了三场中秋节,节时明月如一、秋时如一、景致如一,只是人不尽相同,心境也大不一样。

  新华社供图 摄:欧新

  红楼一梦话中秋

  许多古籍中都写到了中秋节,为我们今人了解古人的中秋风俗下了一个注脚,《红楼梦》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之一。《红楼梦》中有详有略地一共写到了三场中秋节,节时明月如一、秋时如一、景致如一,只是人不尽相同,心境也大不一样。

  全书开篇就是一个中秋节,惜才好客的甄士隐与尚且寄人篱下的贾雨村在这个中秋节后,命途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在这个不知情的中秋夜,在当头的那轮明月下,一切仍理所当然地继续着。尽管当时街外是“家家箫管,户户弦歌”,但寄人篱下的贾雨村却浑不在意,他似乎并未将情绪过多地寄托在思乡怀远之上,而他也从来不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尽管他所作的那首咏月的诗的确响亮: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曹雪芹把对人性的谙熟尽皆化书中人物的言谈行文中,这首托名于贾雨村的诗作,写得有气象有魄力,落魄读书人的孤高自傲、久不得志与亟求闻达尽显于中。但里面没有人情,他要的是被仰望,而不是被牵念,或者相伴偕行。

  书里的第二次中秋节只是一笔带过,节后不久秦可卿就病了,病情急转直下,最终撒手人寰。贾府开始失去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气象,或者说这种失去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由此从水下面转至水落石出。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可逆的失去,眼前种种温情的相聚才显得尤为珍贵起来,连带读者也珍惜起那些不可多得的大观园狂欢时刻。

  第三次中秋节在第七十五回到来,发生在抄检大观园后,这是贾府衰颓前的最后一场盛会,因而被作者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地郑重对待。其中,古时中秋馈赠瓜果之俗,戴孝人家不得过中秋的讲究,还有早间的“朔望之礼”,以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矩,都因为被附在具体的情境中而变得鲜活起来,不再只是古籍中生疏的字眼。贾母与子孙们在凸碧堂说笑品笛,黛玉和湘云偷偷溜到凹晶馆联诗,然而,这首诗从充满节日气氛的“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不知不觉间就过渡到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妙玉评价说,太悲凉了些。中秋诗作出悲音来,其中的反差,在这悲金悼玉的气氛里,十足令人唏嘘。

  团圆常在寄遥思

  中秋月夕,自古是团圆佳节,在这一天,相聚共天伦仍是普天下大多数人心中的愿景,就是不能成真,也会不由自主地渴盼。就如1076年的丙辰中秋,在密州的苏轼纵然也很尽兴,和朋友欢饮达旦,但酒醒之后,还是怅然若失地想起他的弟弟苏辙,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思念之人想见而不得见的时候,就共同仰望天上的明月。这是中秋夜共同的仪式,古时即便是终年不相过问的人,在这一晚也能共同款门赏月。世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怅恨,人们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共同心愿。这是扎在人们血脉里的情感,很寻常,也很动人。

  真正到了合家团聚的时候,赏月是中秋佳节里永恒的主题,所谓“月夕”,正是由于“此夜月色备明于常时”,这一晚若不赏月,应该就要算暴殄天物了。早在唐宋时,中秋节人们占楼玩月就已经蔚然成风。到了明清时期,则更成气候。还是《红楼梦》里的中秋节,贾府在嘉荫堂前设宴,“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就连桌椅都是圆形的,取“团圆”之意,以成全这场热闹的宴会,作者一连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场景——“月明灯彩,人气香彩,晶艳氤氲,不可形状”。良辰好景绚丽,身在其中极尽快活,即便在笙歌散后的酒醒时分,面对深院月斜人静,疲惫后的安静与微微的怅惘同样深刻。

  只不过对古人而言,相聚难,散却容易,短暂的良辰,令人在更多时候,反而陷入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惘然。白居易有《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一诗,今昔两个截然不同的中秋节,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时移地易,离乡飘零,昔日的热闹照见今日的孤独,繁华的记忆越深刻,今日的孤独就越有切身之感。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此被联结起来,明月周而复始的变化越相似,人世生老离散的变化也越触目惊心。这让人们怎么不越发珍惜花好月圆、亲朋齐聚的欢乐时光。

  一点闲情一点秋

  除了人情,中秋本身还是一年当中难得一见的好时节。唐代王建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诗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没有华灯流彩与觥筹交错,这是一个安静的中秋夜,庭院深深,鸦雀沉默,冷露初凝,桂花香暖,圆月初明。欧美剧远离春的喧嚣,没有夏的躁动,没有冬的枯寂,只有秋的微凉、清旷、明洁与爽朗。一切都是淡淡的美,于是,人也开始变得淡淡的,想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平时不常想的问题。

  这样的闲情是佳节带给人们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给自己好好放个假。唐代皮日休曾于某年中秋东游,刚好在中秋节这夜,到了杭州天竺寺。在一座佛殿门前,他拾到了一枝桂花。这么细微的小事,却因发生在中秋这晚而变得情趣盎然起来。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一次偶然遇到的小惊喜,被有心人拾掇成这么首俏皮的诗。眼前的桂花像是天外的来客,它不明原因地被落在殿前,上面还沾着点点新露。这应该是哪个俏皮的小和尚自林中随手攀折而下,把玩过后随便弃置于此,但诗人却还有更遥远的构思。他想起月亮里的吴刚与嫦娥,他不理解吴刚为什么偏偏要和月亮中的那株桂花树过不去,它分明是这么美好的花木。可见,并不是所有神仙都有着对待万物的慈悲之心,眼前这枝桂花应该不是他抛下的,那它又是从何处而来的呢?不会是月中嫦娥掷下给众人的吧?画面很美,情思也悠然。

  生活应该被点缀上这些如诗的往事,就像一年当中应该有中秋这样的佳节。热闹也好,安静也罢,这一天,宜相聚,宜欢饮,宜高歌,宜观花,宜赏月,宜于夜深人静后,于无人处读品这秋日带给人的安宁与喜悦。

  (原标题:若得长圆如此夜)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