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片 |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转型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主讲人:王君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它和市场当中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不一样,它是一种带有公共性的产品。不管是竞争性的产品,还是公共性的产品,实际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法则,那就是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一法则为我们理解国家治理提供了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从中国的古代来看,主要有四种公共需求。

  第一个公共需求,就是“治水”。这在以灌溉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中至关重要。我国水利历史悠久,从大禹时期开始就有治水的传统。治水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治水需要统一调配资源,会产生一种垂直分工的合作主义文化。正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国成为农业大国。

  第二个公共需求,就是“长城”。在中国古代,国防、对外贸易等,都离不开长城。从国防来说,长城主要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从对外贸易来说,通过长城、烽火台,形成了一条绵延不绝的商道,并通过这样一种军事力量来进行保护。当然,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文化没有侵略性。我们修长城,的的确确是一种防御思维,而不是扩张思维。

  第三个公共需求,就是“赈灾”。农业生产有一个特点,就是“两丰三欠”的周期性,靠天吃饭,也就是说经常会遇到周期性的灾年。这时候,政府有大量投入是用来赈灾的。通过粮食储备,解决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的应急之需,因为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基本上都是与百姓灾年“吃不饱肚子”有密切关系。这个公共需求事关社会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公共需求,就是“教化”。从儒家学说到科举制和官僚政治,都是那个时代保持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式。

  所以,理解中国社会,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国家治理的这四大公共需求。实际上这四大公共需求可以解释很多中国古代社会转型当中的困惑,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社会,实际上已经不是古代封闭式的社会。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和冲击,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公共需求就是强国家、强政府、强社会。从国家治理的公共性来看,就是要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迎来千年发展机遇。而且事实证明,我们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当中,比较好地抓住了这次机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优势的根本所在。

  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怎么围绕强国家、强政府和强社会的思路提供新的公共产品?怎么能够把社会稳定的奇迹和经济发展的奇迹持续下去?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定信心,争取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期实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国家治理体制的转型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从中国的文化进步入手,从与西方世界相接轨、良性互动入手,来思考中国未来国家治理的转型问题。

  (人民论坛记者 张迪 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