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国际深度报告:鸿蒙第一大合作伙伴,受益数字化转型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杨泽原、丁奇)

  华为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8 年-2020 年在公司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53.1%、54.6%、 53.1%,构成了公司业绩的压舱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业务拓展受到了很大的 挑战,市场对于公司的华为业务是否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健的业绩增长存在一定的疑虑。我 们认为,华为虽然业务收入受到了冲击,但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和发展,华为依然会保持 足够的研发强度。同时由于华为发力的重心从硬件转向软件,而公司主要参与的是华为的 软件外包开发,因此我们预计相关业务收入有望维持一个相对稳健的增长。

  

  根据腾讯网转载的路透社新闻,华为会议称在纯软件领域,要敢于领先世界;在软硬 件结合的地方,重点优化软件,以软补硬;软件领域有较大独立自主权,受制约较少,可 以“扎到根,捅破天”。我们认为华为新拓展的几块软件业务,包括鸿蒙、智能汽车、云 计算,均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鸿蒙有望成为百亿美元级的生意,而云计算和智能汽车,更 是有可能成为几百亿美元的业务,从而给华为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鸿蒙:抢滩下一代操作系统,分发构筑商业模式基石

  对于鸿蒙,华为的投入非常坚决,我们觉得主要是两点原因:第一是物联网操作系统 的缺位,物联网蓬勃发展,基于宏内核结构的安卓却由于消耗过多内存导致无法直接平移 到物联网终端里,使得物联网操作系统缺乏一个大一统的操作系统,这是谷歌开发 fuchsia 和华为开发鸿蒙的根本原因;第二是操作系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我们以手机操作系 统为例,光应用分发这一块,2020 年 APP STORE 的 GMV 就达到 723 亿美元,而 Google Play 的 GMV 达到 386 亿美元,按 30%的佣金分成来计算,净收入分别高达 216.9 亿美元 和 115.8 亿美元,商业价值可观。

  

  为什么说鸿蒙是在争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船票”

  华为在 2017 年底将公司的愿景改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看到,最近几年 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能交通等逐渐兴起。智能世界的前提是云 侧有算力,端侧也需要有智能的 OS。过去开发者们为了给不同的终端加装 OS,有采用嵌 入式操作系统的,也有将安卓进行裁剪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物 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统一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缺位的。

  为了适应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势必要会有新的操作系统出现。华为的鸿蒙,不是第 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比如谷歌,也一直在探索下一代操作系统。2018 年 1 月,谷 歌向开发者发布了一份新的文档,文档中允许开发者将 Fuchsia加载到谷歌 Pixelbook上。 源码显示其能够跨平台运行,包括“汽车的娱乐媒体系统和嵌入式设备,如红绿灯、数字 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个人计算机”等平台。而 2021 年的 5 月底,谷歌就在旗下 Nest 品牌智能家居产品中推送了 Fuchsia OS 系统。

  宏内核里包含驱动、内存地址分配、文件管理系统、调度、虚拟内存等一大堆功能, 如此多的功能都在内核里需要占用内存,对硬件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 我们通常一打开手机,好几个 G 的内存已经被后台给占用了。对于手机、平板、PC、车 机这种硬件配置较高的终端,这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对于手表、手环、智能家居等设备而 言,过多的内存消耗和过高的硬件配置就是不可承受之重了。

  

  而微内核的设计思路和宏内核完全不一样,微内核只在内核里保留了内存分配、调度、 进程间 IPC 通信等几个最核心的功能,而将硬件驱动、文件管理等功能全部变成了服务, 由内核的 IPC 进程来调度。这样使得鸿蒙的内核变得非常小,由安卓内核的几个 G 可以压缩为最小几十 KB,这使得鸿蒙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硬件,包括电子秤、电烤箱等各种配 置较低,无法承受过高成本的硬件都可以通过鸿蒙 OS 来实现智能化,真正实现“万物互 联的智能世界”。

  由于拥有海量的开发者和应用,APPLE 和谷歌在应用分发上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根 据 APP Annie 的数据,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在 2020 年的 APP 总安装量达到近 1,430 亿个,比 2019 年(1,155 亿)增长了 23.7%,如图 3 所示。2020 年在全球范围内,消费在 App Store 上的支出达到 723 亿美元,比 2019 年(555 亿美元)增长 30.3%。用户 在 Google Play Store 上的支出增长了 30%,如图 4 所示。由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均执行 30%的佣金分成制度,其产生的净收入分别高达 216.9 亿美元和 115.8 亿美元,商 业价值可观。

  物联网领域,鸿蒙和 Fushcia 才刚刚起步,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不过基于手机终端 和应用分发这一项所产生的回报已足够诱人。因此我们认为鸿蒙操作系统的目标应该是尽 快实现 16%的市占率目标,在前期没有足够现金流回报的情况下依然会保持高强度的投入。 基于鸿蒙大投入的前提下中软国际在哪些方面会受益,以及大致的市场空间测算。

  

  为什么我们认为鸿蒙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

  鸿蒙扎根华为消费电子产品基础之上,向内提升自身产品覆盖率,向外拓展行业应用 场景,在煤炭、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均协同生态合作伙伴实现商用落地。生态的蓬勃发展 是操作系统发展壮大的核心,到 2021 年 9 月中旬,鸿蒙已经实现了累计覆盖终端一亿的 突破。

  1) 消费电子领域:华为消费者业务上行趋势不减,构筑鸿蒙生态基石。截止到 2020 年末,华为全球终端链接数已达 10 亿,手机存量用户突破 7.3 亿,基于 HMS Core 的应用数量超 12 万个。手机业务发展受阻情况下,华为依托于“1+8+N”全场景 智能布局,涵盖办公、运动、家具、出行、影音五大生活场景,发力 PC、平板、 智能穿戴、智慧屏等多元产品,消费者业务仍实现 3.3%正增长。鸿蒙将随着升级 迭代,依序逐步覆盖数量庞大的自身消费电子产品,成为操作系统生态的基本盘。

  对于日趋多元的消费电子产品,华为通过软总线能力,将各类型终端之间实现应用互 联互通,尤其是手机与电脑之间应用生态的打通,对于日常办公、娱乐等均具有非常优秀 的发挥。这也与苹果、微软、谷歌等积极打造的跨越不同终端类型的应用生态相一致,这 已经成为了巨头的重点布局领域。

  2)物联网生态:汇通生态伙伴乘风破浪,赋能智慧生活。HiLink 平台已进入 600 个 家电品牌,覆盖 3000 余款产品,积累 5000 余万用户。实现多协议打通、设备控制数据库、 应用接口兼容,当前 HiLink 已经并入 HarmonyOS Connect 平台,加速物联网领域的鸿蒙 生态拓展。HarmonyOS 已获得超过 20 家硬件厂商、280 家应用厂商参与生态建设。目前 鸿蒙用户数已超 1 亿,我们预计年底达到 4 个亿。

  

  3)行业应用方案持续落地:鸿蒙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先锋军,为千行百业实现数字 化赋能。鸿蒙分布式操作系统在行业应用中,承担工业互联网底座的智能,根据华为矿山 鸿蒙发布会,智慧矿山成为了鸿蒙工业互联网的第一个核心方向,华为利用自身的 5G 通 信、云计算技术与鸿蒙工业互联网技术结合,并利用开源的 OpenHormony 生态,推进智 能制造升级。中国软件国际与 OpenHarmony 紧密合作,实践华为“被集成”、与生态伙 伴共同发展的理念,协力鸿蒙实现行业的华为 inside 与华为 enable。

  智慧煤矿:煤炭行业是华为 5G 与工业互联网重点布局场景,煤炭行业长期面临工人 生命安全、工作环境问题。华为力图实现煤炭行业“安全,少人无人,效率”,“让煤矿工 人可以穿西装打领带上班”,利用自身在 5G、云计算、操作系统平台能力,实现煤炭行业 从开采到销售的数字化转型。我们预计鸿蒙作为物联网分布式操作系统,将承担智慧煤矿 数字化底层的核心角色。

  软总线能力赋能广义工业互联网:鸿蒙系统本身基于物联网设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 具备优势,如时延超低,可精确至毫秒级到亚毫秒级;安全性极高,满足智能制造安全性 要求等。在工业领域,华为结合 5G、华为云平台与鸿蒙操作系统能力,完善鸿蒙操作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实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赋能。针对无线传输干扰的问题做出改 良,减少误码的问题。通过软时钟保证异构连接的完整同步,干扰程度降到最低,端到端 的业务时延 10ms,达到吞吐率 2.4GBPS,30%抗丢包率。

  

  利用分布式软总线的 HCP 协议基础,鸿蒙将各种仪器仪表,操作动作,做了建模和 数据结构构件孪生,实现天然互通。我们认为标准化能力是鸿蒙在工业互利网业务中技术 核心,类似于通信行业经过 3GPP 标准化后实现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共用标准统一,当前 工业互联网行业面临协同、互联互通的瓶颈,鸿蒙致力于通过生态合作伙伴的合力,构建 产业内部无缝连接的底座基础。

  4)智慧出行:华为致力于成为软硬件一体化的 TIER1 厂商,在车机操作系统领域, 与智能座舱厂商的 HiCar 车机合作;基于鸿蒙 OS 车机操作系统与中间件能力,通过车机 操作系统的软硬件分离能力,为软件开发商、车企的研发提速,构建鸿蒙的座舱开放生态。 根据北汽蓝其他剧谷披露,八月底首批搭载鸿蒙 OS 车机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验证车已经 批量下线。

  云计算:华为云步入“全球五朵云”行列,中软国际伴随实现高增长

  2017 年 9 月 5 日,在以“Grow with the Cloud”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 CEO 郭平发表主题演讲《与伙伴同行,打造智能社会五朵云之一》,首次提出华为要成为 全球五朵云之一,拉开了华为云计算战略进攻的序幕。郭平在发言认为,1943 年的时候, IBM 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过:“我认为也许 5 台计算机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要。”随着 PC 产业的发展,这个判断成为 IT 界的经典笑话,但是,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云服务正 在成为 IT 业的主要模式,由于投资的规模效益和新技术的发展造成的马太效应,云必然会 走向集中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上数据主权等限制,最终不可能统一到极少数云上面, 也许会是 5 朵,所以说,老沃森说的“全世界只需要 5 台计算机”即将成为现实,当然不 再是 5 台计算机,而是 5 朵云。

  

  华为云在过去几年的飞速发展并非偶然,是因为华为自身的基因以及资源禀赋与云计 算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我们总结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联接,企业需要的是整套云计算的服务,云计算除了提供算力和存储,还需要 提供连接服务。华为能够提供全场景的连接,包括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全球有 1/2 的人在使用华为的连接服务,华为的无线网络、光网络和数据交换机都处于全球数一数二 的位置。

  其次是安全,华为云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建立了专业的保护体系,来保障客户的 业务、数据安全。在技术上,华为提供从芯片到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等,比如采用专业的云安全芯片可以更高效地解决云安全问题,能够为客户提供远 远高于独立 IT 系统安全水平的保障。从制度方面来看,华为采取三方面的举措,首先是把 安全嵌入到业务流程中,作为 IPD 等流程的一个要素,所有产品开发绕不过去;其次,华 为保障研发费用 5%用于网络安全;最后,华为和产业界、学术界、尤其是全球顶尖的科 学家开展了合作,共同推动了云安全架构的发展。

  再者是服务,在很多人的眼里,云服务是一项标准的、挂在空中的服务,但云其实是 需要地面服务的。华为自身的 IT 架构极其复杂,既包括办公系统,又包括生产系统,既有 2B 业务,也有 2C 业务,大量的传统架构和创新服务并存,长期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华 为理解全球化大企业、政府的需求和挑战,并且摸索出了一条多云管理的道路。如果没有 比较贴近客户的地面服务,政府和大企业很难自己实现业务上线。比如,2015 年,肯尼 亚政府在首都内罗毕迎接教皇的来访,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平安城市云的建设,华为只用 了 5 个月就完成了初验,很快投入使用,如果没有强大的地面服务,这种交付速度是不可 能实现的。

  伴随全球云计算产业的高速增长,以及华为云的市占率不断提升,我们认为中软国际 将受益于这一过程,原因主要有几点:1、全栈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中软国际能提供全 栈的云解决方案,且具有很强的服务交付落地能力,能为云计算厂商的 B 端大客户提供一 揽子定制化解决方案,因此中软国际成为了华为云尤其是私有云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2、强大的多云管理能力:目前多云混合部署已成为主流,这使得第三方公司的云管理服 务成为刚需,中软国际已成为中国前三的云管平台公司。3、逐步形成的产品能力:除了 定制和管理服务以外,中软国际也在打造自己的 Saas 产品。

  

  中软国际全栈云包括云服务、云产品等业务。1)云运维管理、云迁移 实施、云咨询规划等云管理及专业服务。2)SaaS 及 SoIaaS:包括云管平台、数字办公 及智慧园区等云解决方案。3)PaaS(云增值开发服务):提供 ADM、DevOps、ROMA、 场景化 AI 模型等插件和服务。4)DaaS(数据中台项目):包括数据资源服务、数据服务 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5)IaaS(多云转售):就华为云、Azure 提供 适配的数据库等服务。

  中软国际构建了从云迁移、云实施、云开发到云管理的一站式端到端服务体系;持续 深化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华为云 13 个省市的一级经销商身份,实现华为 云中长尾客户销售业绩超 10 倍增长。公司位列华为云全生态渠道综合第一 。

  除此之外,中软国际还是中国前三的云管理服务厂商。在多云、混合云部署下,第三 方云管理服务成为刚需。1)多云混合云部署下,IT 系统复杂性快速上升,传统运营管理 方式极其吃力,需要专业的云管理服务。2)多云体系的整体运维需要深入每一个厂商内 部,然而出于商业机密、市场竞争、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虑,CSP 不会容许竞争对手深度 参与,因此,与单一云供应厂商深度绑定的运维产品无法为整个多云系统提供完整的维护, 需要独立第三方云管理服务。3) 客户需要在不同的云平台部署中切换,第三方厂商更了解 客户的应用需求和使用习惯,可以提供半定制化服务。

  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快速增长,中软国际核心受益。中软国际是云管理服务商(MSP), 提供第三方云管理、运维等服务,主要包括云管理和运维服务如云咨询规划、培训服务、 云迁移实施服务、云运维优化、和云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延伸出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是立足客户上云用云,为广大企业级客户提 供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字化商业全套解决方案。据 IDC 测算, 2020 年我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为 6.8 亿美元,该机构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 可达到 37.4 亿美元,五年 CAGR 为 41%。飞速增长的第三方云管理服务需求给中软国际 带来了巨大的产业机遇。

  

  云管理行业格局较为分散,中软国际位列行业 top3。我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较为 分散, 2019 年,神州数码(含云角)、IBM、中软国际、埃森哲、数梦工场位居中国第三 方云管理服务市场前五,共同占据 26.8%的市场份额,中软国际占据 6.2%的市场份额。

  

  除了为头部云厂商提供上云、迁移、管理、定制开发等服务以外,公司也在不断沉淀 多款云产品(办公云、园区云、零售云等),致力于形成自己的 SaaS 化能力:

  1)基于微软云为大中小型客户提供多款云产品,基于华为云开发解放云盘。办公云 方面,中软国际收购 Catapult Systems,为大中小型客户提供基于微软云的员工生命周 期自动管理产品Launch、企业内网协同办公平台Fuse、IT安全与合规流程产品Spyglass。 开发基于华为云的企业级存储产品解放云盘。2020 年公司全面升级企业数字化办公云解 决方案,持续增强解放云盘 SaaS 产品的能力。公司与华为合作打造「云速云盘」新品牌, 作为华为自营品牌,上线一个月内签单金额突破百万。

  2)公司推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零售企业营销端。零售云方面,公司基于华为 AI ModelArts 研发并推出了智慧门店、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云店 O2O 平 台产品,内容涉及智能巡店、云 POS、客流分析、商品识别、虚拟货架、精准营销等全方 位一体化的服务,帮助品牌商和零售企业创新业务模式和营销手段,强化门店阵地优势。 公司作为华为云零售行业的总集成商和严选解决方案伙伴,聚焦品牌商和零售商等行业客 户。公司为三只松鼠打造业务中台,支撑多场景前端应用,为物美、常客隆等商超成功实 施门店智慧化改造。

  

  智能汽车:华为或成中国版“博世”,巨大市场容量将带来新成长曲线

  2019 年 5 月,华为正式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定位 Tier1 对标博世。博世是全球 Tier1 的巨头,2020 年营收 465.15 亿美元,位列汽车零部件厂商第一名。华为希望成为智能汽 车的“博世”并非没有道理,根据 IHS 的预计,到 2030 年,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整车里的价 值量占比将提升到 60%,新增的大量传感器、芯片和软件给市场带来巨大增量,华为很有 可能凭借其在 ICT 领域的优势,成为新的 Tier1 巨头。

  比如智能座舱,首先座舱里要部署鸿蒙 OS,共享华为的“1+8”生态,实现跨终端的全 无感互联,这一块涉及到针对不同车厂的操作系统定制化工作。其次,为了丰富生态应用, 需要在车机的 HMS 上做很多工作,需要不断丰富中间件,开放 API 接口以方便上层的应 用调度。再次,座舱的独有 APP 及智能终端的 APP,在座舱上均涉及到适配等相关工作。 因此,座舱的智能化进程,离不开 OS、中间件和上层 APP 的大量软件开发和适配工作。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开发及定制化需求巨大,将释放大量外包需求。中软国际外 包需求受 HI 景气度、外包程度的影响。上文已提到华为 HI 在架构及五大系统方面的优势, 其装机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现代高端汽车车载系统平均有 1 亿行,鸿蒙的特点则 加大了其开发的工作量和外包的需求。鸿蒙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大量系统应用是以服务的 方式来调用的,因此开发工作量非常巨大,除了鸿蒙操作系统以外,鸿蒙还有“N”的大量操 作系统需要进行相关开发,比如智能汽车的有仪表盘、智能中控、智能 HUD,以及 360 环视系统等多种交互方式的操作系统,有很大的定制开发需求。因此,预计除核心模块外, 外包开发的需求比较大。中软国际作为鸿蒙操作系统里投入最早且投入人力最多的厂家, 华为的外包开发订单及整车厂商的定制化实施订单有望大量增加。

  智能化为整车核心竞争力,中软国际有望受益整车厂、Tier1 自研需求。在“软件定 义汽车”的时代,硬件逐渐趋通,智能化为整车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所在。为加强 与供应商的话语权及明晰所获取数据信息的所有权,整车厂商在运用华为、Google 等解 决方案的同时,也会进行一定的程度的自研。此外,例如博世等老牌 tier1 供应商也可能会 加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能力。然而,与传统车相比,智能车软硬件结构更复杂、开发 工作量难度更大,而整车厂商和 Tier1 供应商开发能力不足,则可能释放更多的外包需求。

  

  我们预计中软国际未来几年基石业务将维持 15%以上的复合增长,除了华为业务稳健 成长以外,另一个主要的动能来自于公司的一亿美金大客户战略。公司对埃森哲、Infosys、 Wipro 进行复盘,启动了一亿美金大客户战略,聚焦于提升在汇丰、腾讯、平安、阿里、 中国移动、微软、百度、泰康、字节里的份额和业务占比,从而形成基石业务在华为之外 的第二增长极。

  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分析为什么一亿美金大客户会成为公司基石业务持续增长的动能:

  1、全球趋势:全球信息化潮流和网络化趋势导致软件外包业务拥有二十年的景气周期。 从全球来看,由于 IT 流程化的开发,使得软件外包开发成为可能,通信网络的建设,使得 离岸外包降低成本成为可能,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以埃森哲、Infosys、Wipro 为代表 的软件外包公司获取了大量来自微软/英特尔等 IT 公司、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公司的持续 的大量的订单,在过去二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86%、23.01%、5.73%;

  2、中国现 状:中国信息化大潮及研发往二线城市布局的趋势使得中国软件外包处于黄金发展时期。 在国企及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使得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而 BATJ 等公司的研发 中心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迁移,使得在岸外包成为功能,从而大大促进了软件外包行业 的发展。

  3、行业壁垒:中软国际伴随华为成长十年间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软件外包管 理体系,这使得公司将在一亿美金大客户的竞争中受益。从事软件外包行业的企业虽多, 然而具备管理大规模外包团队,以及形成优质代码输出的公司并不多,这使得头部IT 公也会偏向选择头部的软件服务企业,从而使得中软国际有足够的底气推进一亿美金大客户战略,获得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速。

  全球趋势:外包行业持续增长,离不开政策支持+IT 行业井喷式发展

  从海外行业龙头的历程看,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企业流程化的变化, IT 服务需求将 会不断迭代更新,为 IT 服务厂商的长期增长空间奠定了基础。

  

  近 10 年来,Infosys 和埃森哲的营业收入稳定持续增长,CAGR 分别达到 10.92%和 6.74%。2001 年,埃森哲营业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大关,2001-2020 年 CAGR 达到 7.39%; 2005 年,Infosys 营业收入突破 100 亿人民币大关,2005-2021 年 CAGR 达到 14.33%。 按照营业收入来看,中国现阶段处在海外 2000 年左右时期。

  通信成本降低、政策利好和信息化流程化浪潮,促进大量服务外包行业需求。通信成 本降低和基础建设质量提高,服务外包行业发展为企业节省人力或运营成本。随着电信基 础设施质量不断提高、通信成本日渐降低、异地协同工作流程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领先 的跨国企业纷纷将 IT 基础设施服务在全球进行离岸外包,并由此节省最高可达 60%的人 力成本或约 30%的 IT 基础设施运营成本。其次,由于最近几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促使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服务外包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美国麦 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跨国公司将同质同量的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平均可降低 65%-70% 的成本。

  对外经济开放程度提升,为外包服务行业铺垫良好政策环境。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密切了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特别是在 WTO 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 各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普遍提高,为国际服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全球信息化浪潮、流程化管理来临,推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增长。在全球信息化浪潮 的强烈推动下,软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最具活力的产业。2009 年,全球软件外包规模在 800 亿美元,到 2017 年,全球软件外包规模达到 2200 亿美元。 其次,企业通过对各业务流程的时间效率、流程顺序的合理性、流程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 和经验的合理配置,实现软件流程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

  

  国内现状:企业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IT 软件外包方兴未艾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自主可控要求的提升,促使国企开展数字化、流程化管理。2020 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互联网+”和“中 国制造 2025” 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进一步驱动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改造需求。该政策 背景下,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面临着信息化投资加速及信息 消费需求升级等发展机遇。传统行业如政府、物流、金融、制造业等将继续进行大规模信 息技术改造和升级,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云计算等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也将产生大量 的信息化投资需求,进一步促进软件技术服务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众多大型信息技 术公司,如华为、腾讯、小米、vivo、oppo 等,在招聘平台设有外包岗进行人才招募。

  伴随企业数字化浪潮、精细化管理需求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由“痛点驱动”升级 为“愿景驱动”,即从解决痛点问题,到通过信息化助推企业实现发展愿景。传统企业对 互联网缺乏经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专业化外包使企业获得 专业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即时满足需求,有助于企业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有效加快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未来信息化建设将继续驱动 IT 服务外包总体需求上涨。

  我国 IT 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大。2014-2019 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总规模 CAGR 达 到 14.23%,2016-2019 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利润率超过 10%。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市 场总规模近年来稳定增长,每年增长幅度稳定在 10%以上,2019 年规模已超过 7.2 万亿 元,根据工信部《2020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20 年已经达到 8.16 亿。

  

  BAT 大客户稳定,研发中心二线化和业务流程化驱动在岸化外包。从 BAT 大客户来 看,业务流程化成为未来趋势,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控制成本和优化平台。出于对成本的考 虑,BAT 等公司的研发中心呈现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趋势,一线城市人员需求量持续降低, 二三线城市近年在政策扶持下逐步兴起,且成本较低。目前来看,BAT 公司已逐步将研发 中心向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转移,促使在岸化外包需求增长,引发外包行业增长点。

  出于对优化平台能力的考虑,业务的流程化逐渐成为现实,科技外包将成为企业未来 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 IT 公司进入产品稳定期,老产品研发制造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和 平台能力输出成为企业重要考量事项,IT 公司对科技外包需求进一步扩大,而 IT 企业在 前期快速发展阶段普遍缺乏成体系化的外包业务,为快速适应新阶段,有经验、成体系化 的外包服务成为 IT 企业的必然需求。

  

  公司壁垒:和华为长期合作形成完善管理体系,助力一亿美金大客户拓展

  我国从事 IT 软件外包的企业有很多,但如果想和头部的 ICT 企业进行长期的深度合 作,对于管理水平的要求其实非常高。以中软国际和华为为例,2020 年来自华为的收入 为 74.92 亿,按人均产出 18.6 万元来计算,意味着中软国际服务于华为的人力外包和项目 制外包的员工总数就达到了 4 万多人,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认为,中软国际在软件外 包领域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形成了三大壁垒:1、通过和华为的供应商发展计划形成了 规模化、体系化管理外包的能力;2、通过软件工厂的流水化作业,降低了交付风险,提 升了软件交付质量;3、通过流程工具和建立知识库,使得由以前的人管人逐步转化为工 具、流程管人,同时通过知识库使得能力沉淀到公司里面,减少对熟练工程师的依赖,减 少新手的培训时间。对于一亿美金大客户而言,交付的服务品质和软件代码质量都非常重 要,这使得头部的 ICT 厂商倾向于和头部的软件外包厂商合作。

  首先,为了实现对大规模软件外包供应商进行管理,华为联合中软国际推行了供应商 发展计划(SD 计划)。华为供应商发展 SD 计划依据 12 个维度,30 多个子项,从商业匹 配、文化匹配、项目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评价 IT 服务 供应商的能力,通过打分,将企业划分为行业领先企业和全球领先企业。中软国际首次评 估已接近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与华为的多年合作和相互促进,供应商发展项目自评评估增 幅达到 10%,企业已连续多年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普遍缺少对 外包业务的专业化管理,而未来企业发展对外包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中软国际借力华为供 应商发展计划,形成了专业化外包模式,帮助客户明确企业开发需求、进行管理外包,助 力外包业务符合客户主要业务导向,增强外包业务和客户发展方向的适配性,在降低企业 成本方面具有绝对经验和优势。

  

  其次,企业积极布局的自身独立业务——软件工厂模式。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平台、人 力管理系统平台等结构,形成多条规范化流水线,实现从细微处降低出错率,打造高质量 服务及产品。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降低风险实现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营收数额:公司 应用系统工具监控,对项目进行 360 度评估,使得风险持续下降,2019 年,风险点同比 下降 25%,2020 年同比下降 15%。

  最后,外包企业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将员工经验转变为产品或形成知识库以赋能企业。 中软国际提出员工经验模块化,完成企业知识库搭建。在员工管理方面,实施 KPI 考核, 具体包括软性的知识库的搭建和公司的流程化体系化,各部门流程化体系化建设;实施员 工持股基金和期权激励,对核心的业务骨干给予多种激励;扩大管理半径,将人管人转变 为工具化、流程化,将使得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半径由 10 个人左右扩展为 14-15 人。 公司在 2018 年 12 月实行为期为 10 年的股份激励计划,用于奖励雇员的贡献并吸引 人才,以支持集团的持续运营和发展。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受托人已于公开市场购 入共 1.75 亿股公司股份,约占普通股的 6.02%。

  

  中软国际加入了鸿蒙的开源原子基金会,成为了七个创始成员之一。随着鸿蒙的推进, 我们预计可能会给中软国际的商业模式带来一定的变化,即依托鸿蒙拓展操作系统定制和 连接业务。在基于操作系统如何给手机和车机厂商进行定制开发上,中科创达是一个成功 的典范;而在物联网的开疆拓土上,涂鸦目前走在了最前列。我们通过分析中科创达和涂 鸦智能的案例,来研究鸿蒙的拓展给中软国际的新的业务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中科创达:和高通深度合作,打造智能操作系统业务核心竞争力

  2008,公司前身创达有限在北京设立,其业务逐步由 Linux 系统扩展到 Android统,并与高通、Flextronics 进行合作。2010,中科创达和高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为 高通芯片提供上层操作系统、元器件和应用的适配服务,这对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 节点。同年公司与高通、展讯通信等移动芯片厂商以及索尼、夏普等移动终端厂商签署了 合作协议,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2 年,公司协助中国电信开发基于 Android 系统 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2013 年,公司建立了与微软、等操作系统厂商正式的合作 关系,与 Intel实验室设立并持续扩大,进一步扩展了操作系统软件的业务范围。2014 年后,公司开始进军车载市场,陆续与广汽、上汽、大众、丰田等主机厂商开展合作。纵观公司发展历史,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实现了核心技术与相关业务领域的快速扩张。目前公拥有全栈技术开发能力,实现了“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三线布局,充优质赛道。

  在众多合作伙伴中,公司与高通的联系最为紧密。移动芯片是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性能 和体验的决定要素之一,因此与领先的移动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对公司发展智能终端操作系产品具有战略性意义。早在成立之初,公司便与高通开展密切合作。作为公司最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高通为公司提供了专业设备、技术培训、底层数据等重要支撑,二者逐步 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也极大提高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凭借高通在技术、 数据方面的重要支撑,公司于 2010参与了高通第一代 QRD 操作系统相关的研发工 作,形成了包括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这一系列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品。 公司与高通在中国合作构建了业内领先的 Android 系统平台 IHV 实验室,高通芯片 平台的各类厂商提供技术支持、认证等业务。2016 年后,公司与高通先后出资创立子公司创通联达,将高通的芯片技术与中科创达的操作系统与本土化服务能力最大化结合。 2020,公司与高通在杭州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暨 Qualcomm AI 创新实验室。

  公司与高通的深度绑定合作关系,为公司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的研发提供先机,奠定 了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就毛利率而言,近 10 年(2017 年除外)公司的毛利率均在 40%以 上,大幅度领先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这些公司近年毛利率基本在 30%以下。2018 年-2020 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1.71%、42.63%、44.22%,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就净利率而 言,2011 年-2013 年公司净利率稳步上升,2013 年后公司进军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业务 规模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带动人工及日常办公成本上行,加之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以及股 权激励费用,因此 2013 年-2017 年公司的净利率呈现下降趋势。2017 年后,公司营收规模不断提升、降本措施逐步落实,实现净利率的稳步增长。

  

  维持国际化优质客户群体关系,构建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技术和营销网络

  公司具有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专业团队,在欧洲、北美、日本、东南亚地区均有业务布 局,分子公司及研发中心分布于全球 30 余个城市。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使得公司能够及时 掌握每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快速响应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提升研发效率。一直以来,海 外业务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2013 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总收入 65%以上,随着 国内市场的兴起,海外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但仍然占据半壁江山,2020 年公司海外业务占 比 43.81%。公司通过维持国际化客户优质关系、深入融入当地产业链,使得海外收入具 有较高的稳定性,未来海外收入仍将是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提高技术壁垒,形成行业护城河

  中科创达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自主研发能力的建设,研发投入不断提升。2018 年 -2020 年中科创达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2.35 亿元、2.81 亿元、4.03 亿元,研发费用率始终 保持在 15%以上。除研发投入外,中科创达大力招募高层次研发人员。 截至 2020 年, 中科创达研发人员数量超过 6800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92.2%。中科创达对研发投入和 与研发人员的高度重视,带来了丰厚的技术成果,逐步构建起智能操作系统技术领域的行 业护城河。截至 2020 年,中科创达共拥有超过 1000 项发明技术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实现 了芯片层、软件层、应用层的技术全覆盖。

  

  涂鸦智能:抢占智能物联云平台蓝海,打造 AIoT 领军企业

  以 IoT SaaS 业务为中心,针对不同客户提供细分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 IoT PaaS 服务、智能设备分销、SaaS 服务及其他。IoT PaaS 服务包括云链接与基础物联网服务、APP 开发、设备优化解决方案、边缘功能,共有零代 码、低代码、多代码开发三种模式供客户选择。智能设备分销即通过涂鸦 Expo 平台或涂 鸦商城为 OEM 厂商提供分销渠道,同时提供个性定制化服务。SaaS 服务及其他包括各 行业 SaaS 平台、定制软件开发与配置、各类增值服务等。就收费模式而言,IoT PaaS 服 务在产品交付或激活后进行一次性收费,智能设备分销以订阅时间长度收取中介费,SaaS 服务则以按年订阅收费为主。

  公司的三大类主要客户包括智能设备制造商、智能设备使用商、终端客户。面向这三 大类客户,公司提供有针对性、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智能设备制造商,公司提供物 联网 PaaS 服务、基于云的服务、两大分销平台。面向智能设备使用商,公司提供行业垂 直 SaaS 服务。面向终端客户,公司提供数据存储、消息推送等各类增值服务。

  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IoT PaaS 是实现云基础设施与终端用户设备连接 的关键枢纽,具有极度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明确三大类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始终聚焦 IoT PaaS 业务,以此抢占智能操作系统市场制高点。在各类业务中,IoT PaaS 业务贡献 的营收额度最高,2019 年和 2020 年的占比分别为 72.2%和 84.3%。2020 年以来,公司 的 IoT PaaS 业务实现迅猛增长,每季度业务扩展率均超过 160%。2020 年下半年以来, 每季度 IoT PaaS 业务收入均超过 4800 万美元,每季度同比增速保持在 100%以上。

  

  高效便捷的智能物联平台和连接,帮助硬件平台连接上物联网

  与亚马逊、谷歌的物联网云平台含有较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不同,涂鸦智能提供的 IoT PaaS 平台高度中立开放,不限定与某一类特定的终端用户,能够匹配多种不同的用户连 接需求,具有良好的开发环境。针对企业客户、IoT 平台开发者、终端用户,涂鸦智能提 供零代码开发、MUC 低代码开发、IoTOS 多代码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用户能够高效便捷地各取所需。

  在各类开发模式中,零代码开发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助力客户降低技术进入门槛。零 编程经验的用户只需按照说明文档进行分步式工作,便可轻松完成功能设计、界面设计、 联网配置等步骤,实现相应的模块。零代码开发模块包括六大功能,产品功能定义、自适 应公版面板、可视化拖拽面板创作台、可视化固件配置、电路原理图、整机自动化测试, 从开发全过程极大程度为用户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用户只需要对购买的硬件进行付费, 对应的软件开发和云端授权是免费附加项。零代码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用户友好性。

  在物联网的发展中,IOT 设备的连接数非常重要。华为在鸿蒙的发布会上反复强调 16% 市占率的生存底线,我们预计华为在该领域将有比较大的投入。物联网是一个生态,而鸿 蒙主要是提供物联网的 OS,但除了 OS 以外,物联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比如 MCU要有控制,设备要进行管理,APP 需要开发,消息需要推送。我们预计中软国际在鸿蒙物 联网连接这一块将成为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生态上进行补位。

  中国软件国际:与华为通力合作,全方位助力构建鸿蒙生态

  中国软件国际作为华为坚实的合作伙伴,并且是开源原子基金会的核心成员,无疑会 获得华为重要的支持。在华为 1 万多家供应商中,中国软件国际是唯一一家在华为全联接 大会开幕式上被称赞的风雨同舟合作典范。公司连续 6 年获得华为供应商第 1 名,交付绩 效第 1 名。目前公司占华为国内外包市场份额的 50%-60%,相较于华为其他的合作伙伴, 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公司实现了消费者、云服务、技术服务、流程 IT、海思等业务的全 产品线覆盖,可谓是助力构建鸿蒙生态系统的绝佳伙伴。

  

  鸿蒙操作系统长期来看将进军全球,但许多国家要求数据不能离开当地,因此华为会 进行运营团队的全球化布局,这对中国软件国际是良好的机遇。中国软件国际作为全球化 公司,业务遍布亚太、北美、拉美等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日本、 印度、俄罗斯等建设了全球战略中心。中国软件国际的全球战略布局,为其与华为在鸿蒙 生态系统的运营中形成深度协同奠定坚实基础。

  鸿蒙系统以万物互联为目标,打造新一代分布式 OS,是万物互联时代的蓝海。华为 对标谷歌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Fuchsia,率先抢占国内全场景操作系统高地。鸿蒙系统有望 在物联网时代实现快速弯道超车,而中国软件国际作为华为第一大软件合作伙伴,我们坚 信它会在鸿蒙生态的构建和运营中核心受益。无论从开发操作系统和 HMS,还是从建立 鸿蒙生态体系和维护生态体系而言,中国软件国际都将会凭借其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 合作基础给予华为鼎力支持。华为和中国软件国际有望在打造鸿蒙全场景操作系统的进程 中实现双赢。

  我们认为,中软国际依托鸿蒙操作系统,从中期来看,可能衍生的商业模式是依托鸿 蒙进行不同厂商终端的 OS 的定制工作,类似中科创达;以及做各个模组的软件适配和中 间件工作,类似于涂鸦智能。

  1)鸿蒙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2)云智能行业竞争激烈。

  3)新商业模式拓展不及预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