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青春接力奋斗!这些复旦人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要不是去家访,还不知道她家里连张写字的桌子也没有……还有,她家的灯泡也太暗,我担心她的眼睛。”日前,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背景的原创话剧《西望》在相辉堂上演,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徐菁在戏中饰演了自己——宁夏西吉王民中学第23届支教老师之一,这些台词都来自真实的支教生活。
徐菁(右二)在戏中饰演了自己
“这是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西望》为复旦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复旦大学的博士生讲师团、研究生支教团和博士生医疗服务团都是接力奋斗了20年或以上的学生团体大“IP”,他们在实践中服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和西部教育、医疗事业,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走之前我已经决定,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王民中学珍藏着一张课桌,上面有着复旦研支团来此支教的青年学生名字,从第1届到第23届一共51个名字,未来还会有更多。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我在这里收获了成长,以前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甚至会因为小侄女拿了我的绒毛玩具而生气。”徐菁说,她本来不会补衣服,当学生来向她求助,她自己买来针线,现学现补。
采访中,徐菁几乎没有怎么提及支教的辛苦,留存于心的都是难忘的记忆:盘山路上,两三里远就能看到王民中学,因为那是最耀眼的建筑。这里有着最美丽的天空,除了满天星星,有时天气好甚至可以看到银河。
“支教经历让我看见了更真实的中国社会。”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余丹在四川凉山支教时,难忘一次家访,淳朴的乡亲竟然杀了乳猪,用当地最高规格的礼仪来招待“上海来的老师”;她也同样难忘,听说女学生请假去订婚时的惊愕;“这些经历坚定了我的想法,未来要到基层去工作,改变也许不容易,但我想付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在她和当地学生的合影中,照片里的每一张脸,都笑意盈盈。
眼下,化学系博士生杨飏正在青海玉树第三民族中学支教。这里海拔4493.4米,需高压锅煮饭,洗澡得去学校对面新建的公共澡堂,“听说之前要走2公里,现在已经很好了。”他的话语里透着乐观。
24年从未间断,研支团的407人来到西部,也见证着这里的变迁。22年前在西吉白崖乡中学支教的冯艾,来之前只知道这里以土豆为主食,没想到他们几乎顿顿烤土豆、煮土豆。2020年11月16日,西吉县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后一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改变的还有很多。在四川彝族山区支教一年的罗炜说,他逐渐理解了“接力”二字。“我不期待我的学生获得多大的成功,但他们一定在一点点改变,然后,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会发生更大的改变。来之前我没有想过要做老师;走之前我已经决定,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已招募完毕,他们正等待着下一次“接力”。
攀登过贡嘎雪山,跨越过科尔沁草原
2022年暑假,复旦大学博医团赴贵州剑河和云南永平义诊期间,很多人慕名远道而来,有的凌晨4点就从山区出发了。
博医团2022年暑假在贵州剑河义诊
从1994年起,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博士生医疗团,每年暑假前往医疗欠发达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在28年的接力传承中,他们攀登过贡嘎雪山,跨越过科尔沁草原,用脚步丈量山河,走过13个省市、22个贫困县。博士生200余人次、专家50余人次参与其中,接诊贫困群众5万余名,志愿服务达数万小时,开展医疗培训500余场。
博医团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吴超民,在2020年除夕夜,作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他在金银潭医院坚守了67天,参与救治危重型患者90余人。
“在四川道孚县我们发现,由于缺乏正规培训的专科医生,一些设备不得不闲置。”博医团成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任冬冬说,培训地方医生,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对偏远地区来说特别重要。
28年来,博医团走过最贫瘠的山区,送医上门;抵达海拔5000米的高原,抱着氧气袋义诊。在陕西延川县延水关镇中心卫生院义诊时,一名患者突然抽搐,他们迅速协助诊治,患者生命体征很快平稳;在贵州麻江县,他们诊治了一名视力严重受损的患儿,并把他接到上海手术,为孩子恢复了光明。
博医团先后4次赴云南永平县开展医疗服务,促进了疾病诊断率与筛查率的提升,当地一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负责人说:“复旦人改变了永平人民的健康曲线。”
“青春好景君须记,最是复旦博讲时”
“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上海这座城市的思政大课堂,身临其境感受上海的红色基因。”10月29日,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夏繁,登上一辆“学思践悟二十大”红色巴士。从《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到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红色巴士成为“行走的党课”新载体。
红色巴士
理论宣讲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年来,从14个人到400多人的讲师队伍,从不足10门课程到近400门课程,1200多名博讲人开展理论宣讲3500余场,覆盖受众达55万人次,还曾受邀赴中宣部宣讲。20年来,弦歌不辍、春风化雨,博讲团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存在”,打造了一支理论普及的青年生力军。
“青春好景君须记,最是复旦博讲时”,刘瀚斌曾是博讲团的明星讲师。2016年暑期,他在四川宝山县宣讲我国的绿色经济,提出打造川西旅游范本的建议。“宣讲结束后,许多当地干部找到我探讨生态农业和河湖治理。”
对于博讲团成员、经济学院博士生杨洁萌来说,哪怕是成熟的课程,也要常讲常新。《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与中国应对》她已宣讲过45次,而背后是近40次的修改。
如何把“党言党语”转译成“青言青语”“乡言乡语”?博讲团团长、材料科学系博士生左宗正介绍,博讲团鼓励课程情景化和互动式。比如,用“剧本杀”形式,让听众沉浸式感受上海的红色地标与传奇党史。再如,以青年视角讲述的《研读新时代》视频,在“学习强国”的单集点击量已超200万。
青年强,则国家强。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宣讲,他们为青春写下不一样的注脚。